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今天我们召开地区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地区 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 2017 年的各项任务。地委、行署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会儿,地委委员穆太力甫托乎提同志还将专门对地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结,对扎实做好 2017 年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这里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地委、行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地区实际,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构建、狠抓落实,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牧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及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哈密市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肉牛肉羊等特色产业在增加农牧民收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预计 2017 年实现一产增加值 40.86亿元,增长 5.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592 元,增长 17%。特别是近两年来,紧紧围绕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增加农牧民收入,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地委、行署作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性惠民政策,比如,在全地区普通高中全面实施了“三免一补”教育政策;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凡是在乡镇和县市医院住院发生的费用,在政策范围内的由各级财政全额给予补助;为乡村两级增加工作经费,专门用于解决基层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城乡低保户的帮扶力度,由原来1 年2 次增加为 1年 4次进行全覆盖慰问;由地、县(市)两级财政出资,在一些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实施了民生工业项目,有效解决了5000多名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开工建设了哈密地区肿瘤治疗中心,填补了哈密肿瘤治疗的空白,同时由财政筹资聘请医疗专家来哈就诊,为大病不出哈密创造了条件,尽最大努力解决了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一些突破和进展,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依然是“五化同步”的短板,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短板。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城乡一体化、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我们依然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和繁重的任务。尤其是在农牧民增收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受气候和市场影响较大。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也将越来越多。这些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地区也将继续加大对农牧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农牧民的生活保障,重点将加大对边远乡村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农村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户的慰问金额,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生工业投入力度,做好已就业农牧民安置房建设。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坚决防止农牧民家庭因缺钱看不起病、上不了学等现象的发生。各县(市)、各部门(单位)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三农”工作新常态,创新领导方式方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二、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环境条件的重大变化,把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富裕,实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产业“强起来”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巩固农业基础的根本途径,要围绕农业“八化”的目标,强化农业基地建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一要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哈密瓜、哈密大枣、肉牛肉羊、露地蔬菜、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产业,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园区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要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示范园区为引领、自治区级园区为支撑、其他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二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力促特色农业在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上有新的突破。树立“抓流通就是抓增收”理念,突出抓好农副产品销售工作,通过直销店、超市专柜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营销平台。三要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切实做好农副产品的流通工作,重点推进加工、储藏、保鲜体系建设,优化改善流通环境,提高政府储备能力,保证市场有效供给。抓好露地蔬菜和稳定的肉食生产基地建设,研究建立农副产品价格波动预警和特殊群体补助机制,在重大节假日和蔬菜、肉食上涨波动超过警戒值时,向城乡低收入特殊群体发放副食品补助,同时也要研究建立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对种养业的补贴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中低收入农牧民家庭的利益损失。加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大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完成二道沟水库、二道白杨沟水库、柳树沟水库等控制性水利工程,抓好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完善防洪体系建设和升级改造,坚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土地零开荒”政策,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管护,以农田防护林、安居富民小区绿化为重点实施好造林工作,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严禁非法占用林地草地,全面构建绿洲生态保护屏障。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加大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控制农牧业面源污染。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村发展动力“活起来”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今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地区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在农牧民自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动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要加大“南园北牧”特别是“北牧”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地委农办和农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提出可行的办法,有效促进“北牧”工程高质高效发展。二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治区已确定巴里坤县为试点县,巴里坤县和各相关部门要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三要推进水权水价综合改革。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为核心,深入推进水权水价综合改革,重点抓好伊吾县、巴里坤县水权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和调节作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四要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大枣、肉羊、哈密瓜等特色产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切实增强农牧民抵御重大病害、灾害的能力。(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富起来”促进农牧民增收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一要加大对农牧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力度。目前,农牧民收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资性收入偏低,这既是瓶颈和短腿,也是潜力之所在。要抓好有组织、成建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把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一些企业在招收工人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歧视少数民族和妇女群众的现象,对此,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安居富民、农田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美好家园中增收致富。二要积极拓展农牧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继续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加大对特殊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扶持力度,努力在新常态下确保农牧民政策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扶持,一是加强普惠性政策的落实,二是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对无地农牧民的扶持。三要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前,全地区还有 4900 户15955 贫困人口,1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没有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要紧紧围绕“摘帽退村减贫”目标,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把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整合使用各类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实施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产业和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做好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确保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今年要重点完成 15 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减少贫困人口932 户3200人。(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让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创新观念、拓展路径,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互惠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要以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精心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管理,大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均衡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要围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和去宗教极端化,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确保新农村成为农牧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圆满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不仅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继续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亲自过问,确保劲头不松懈、力度不减弱、力量有加强,以只争朝夕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加快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科学发展步伐。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把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二)转变作风,夯实基础。我们的工作根基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牧民,任何时候都要带着对农牧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求真务实地做好工作,真正把农民当家人来看,把农民的事当家事来办,对农民多一点换位思考,少责备、少埋怨,多理解、多支持,最大限度地支持农民、富裕农民。要进一步加大进村入户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和农牧民真实意愿的力度,各级干部特别是农口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深入开展“访惠聚”活动为契机,经常深入农村一线,了解掌握最基层、最真实的情况,真心实意地协调解决好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