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本知识以后,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对学生来讲量角方法最本质的道理,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所表示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合,读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数就是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而我感觉到怎样进行重合学生是容易理解的,对他们来说比较难掌握的是: 找刻度、读刻度的过程。由于量角器上有 2圈刻度,学生很容易读错(将锐角的角的度数读成是钝角得度数)。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量角器的原理,区分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 教学过程设计中我用三个层次来进行引导。 第一层是课题的引入。一开始出示两个角(无法用眼睛观察比较),让学生比较大小,引出比较的方法是先要知道角的大小。然后质疑: 怎样才能知道这两个角有多大?从而引出课题。 第二层是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这里又分认识量角器、认识 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 3个层次进行教学。 认识量角器时,采用“学生自主观察、认识、发现”的方法,研究量角器的特点。课堂中学生的回答非常活跃。 在量并说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层次来学习的: (1) 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2)在量角器上读出两个角的度数。因为读角时学生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深有体会地说: 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我发现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找错的概率就小了,读角的度数也较容易了。 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我用尝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探求量角的方法。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量角的过程上也没有讲在关键点上。在此过程中,我感觉到学生学的并不透彻,还有部分学生不懂。 于是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这样通过互助互动环节,大部分学生学会量角了,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形象的演示让孩子们的印象很深,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要领的。 教研活动度量教学反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