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OOC 唐宋诗词人文解读部分答案(上海交通大学李康化老师)HIT 一剪寒梅1.1 唐宋的精神精神气度不同的地方在于:唐朝开放、主动外向;宋朝内敛,含蓄内向。唐朝国力强盛, 推崇对外开放的理念和政策。 国力的强盛是唐朝人们自信自尊的重要根基, 而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唐代人很容易包容和接纳。 这样的精神气度, 才有李白的狂傲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才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才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些大气凌然的绝句。而宋朝“积贫积弱” ,宋人普遍心理为“守旧、求静与懦弱” ,他们少有唐人开拓性的思维观点,与唐人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 宋人较少关注外部世界, 他们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宋人的词的创作方面会更加地婉约,有一种柔美的风味。宋词比唐诗更有一种“女性化”的倾向。1.2 盛唐诗歌“风骨声律兼备” ,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唐诗达到全盛的重要标志。盛唐诗歌时期与 “盛唐社会” 时期并不完全相对应。 虽然盛唐诗歌也有描写盛唐社会的恢宏繁荣局面, 但也有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抒发。 提到盛唐诗歌, 就联想到 “盛唐气象” 一词,若以“盛唐气象”论诗,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诗歌的韵度风貌,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共同体现的盛唐文化气度。而不是单纯的以社会时期、诗歌内容等进行划分研读。关于盛唐诗歌的特点,严羽曾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提到: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可见, “雄壮”与“浑厚” ,是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 “宏大壮美”更多在诗人文豪李白中得到体现,而盛唐诗人的另一代表杜甫,更多的是“雄浑悲怆” 。正如大家所言,李白与杜甫风格迥异,其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关注点并不同一, 但他们与许多盛唐诗人一样, 虽然诗中有悲, 有愁, 有愤懑, 但他们并不消极。他们心态乐观,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并没有被击垮,而是积极通过披露、批判等方式,希望大唐能够再次恢复它的繁荣昌盛,心中的“大唐梦”并未褪色。李杜二人,都有着豪迈的心态,否则,杜甫怎能道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怎会狂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们的诗,便是他们自信姿态、阔达胸怀的表现。盛唐诗歌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期诗歌最要描述了大唐江山的美好, 文人们对政治的跃跃欲试, 积极入世,自尊自强自信的心态。 而后期主要关注政治上的黑暗腐败, 以忧国忧民的态度,表达自己强大的国家责任感。1.3 宋代的词并不全然婉约, 豪放派亦有大家。 但词的女性化相比于豪放派而言, 能寻到的踪迹更多更多。宋词女性化特点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社会政治因素。虽然宋词也曾出现豪放派大家苏轼,但婉约的“女性化”更多地出现在宋词之中。 这种现象, 与宋朝国力不无关系。 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 “积贫积弱”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国民自信心大大削弱。形成了宋人保守、 懦弱的特点, 这在词的创作之中便“婉约”之味重于“豪放” 。第二,词自身的特点是宋词“女性化”的重要因素。古人往往将词看做是“难等大雅之堂”的俗物,词最初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享乐文化氛围的浓厚。词作为一种俗物, 为了娱乐大众,一般出现在歌妓表演的舞台上。歌妓作为词的演唱者,词需要“女音化”才能更加适合歌妓所用,才能更加符合享乐场景的需求。 而词相较于诗来说, 它没有严格的规范化,词更适用于私密情爱的表达,香艳淫靡的内容, 或者歌妓自身的经历,往往更拥有吸引力,也更容易唱得 “走心” 。 由此可见, 词在产生原因、 写作内容、 表演者上, 都与女性密切相关,因此才显得如此“女性化” 。第三,环境的影响。宋朝南移,南方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也是宋词“女性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大量的文人南移,他们所见的南方山水,并不同与北方的粗犷,南方的“柔” ,恰好点中了他们好静、 守旧以及儒弱的性格, 因此以词抒发胸臆的时候, 往往带有不同于男性“奔放豪情”的特点。他们的词风更多的是香艳、纯情、唯美与柔媚。2.1 原因: 1.家道中落 2.情场不顺(失意后歌妓最后也流落世间难觅) 3.内心敏感 4.仕途不顺(家中没人帮忙,世态炎凉) 5.是他的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晏几道所作之词, “梦”是他最大的特色。探究小山词中梦之广、梦之凄婉的原因在于他的一生中。晏几道原是富家子弟, 在父亲晏殊去世后, 家道中落的他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自由自在,意气风发的日子。他孤傲、清高的性格,没能帮助他在极度困窘之际向亲朋好友求助。或许他也曾向这悲惨的经历低头,但面对曾因反对新政被拘的“朝廷罪人” ,大多数人都默然地采取了各扫门前雪的态度。 经历这一切的晏几道感到世态炎凉, 对仕途存有的那一丝渴望也被湮灭。 他愈感悲伤, 于是投靠朋友, 流连于酒席舞宴上。 试图通过日复一日的 “一笑” ,生活在自己构筑的梦中。在这里,梦,是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通过它,便可以回忆往昔,倒转时间。在小山的鹧鹄天中: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上片通过回忆初次相逢时一见钟情, 歌舞尽兴, 恋人们纵情狂欢的美好时光, 溢出的欢乐情感感染读者。但下片笔锋一转, 却是离别后无尽思念的折磨与伤痛,过往的美好, 更突出了思念的苦痛。 晏几道词的内容, 梦与男女间的情爱都占了很大部分。 这些内容不仅吐露自己身世的苦闷,更是道出他与歌妓们的情感。仔细观察晏几道的词,梦中的恋人可以跨越时空, 开追寻他们的意中人。这种跨越,是晏几道内心热切希望有一种途径,可以让他跨越目前的困境。也是他希望与莲、鸿、蘋、云这几位歌妓再有相遇的那一刻。 在晏几道失意的日子里, 歌妓们便是他最好的精神支柱, 晏几道由于自身经历,有着更好的人生感悟。在皖溪沙中: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一句“不将心嫁冶游郎”道出了歌妓其实如普通女子一样,希望能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她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尊严和追求美好日子的愿望,只是这一切,现实起来要比寻常人难。正因为晏几道一直都无法走出这种悲伤地氛围中, 因此梦的结局往往也是悲伤的。 那些可以跨越的时空,最终也无法帮助恋人重逢相聚。 可能晏几道一生都认为“春梦秋云, 聚散真容易”吧。2.2 柳永与歌妓之间,并不是流连忘返便是情真意切。若说柳永与歌妓之间存在的是爱情,倒不如说这只是一种更为亲密的合作关系。何为合作?且听我道来。首先, 柳永对于歌妓的态度,是矛盾的。 他既折服于歌妓的美貌与才华,但也无法跨越世俗对歌妓地位的鄙夷。在他的词中,不乏有咏颂歌妓的相貌之美,才华之盛的。如: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妍歌艳 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这是风情万种姿态,谁人不为之倾倒?再如瑞鹧鸪宝髻瑶簪的“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其技艺之高超,令其羡慕。而封建社会固有的“男尊女卑” 思想,男子再佩服一个女子, 也绝不会将她的低位与自己等同。 而宋代享乐主义盛行, 歌妓作为一个娱乐行业, 在其中的女子所担任的角色只是服务于男性。因此,柳永也曾有过“莫道千金酬一笑 ,便明珠、万斛须邀”的念头,认为歌妓只是为男人所把玩的工具。其次, 柳永在仕途上的坎坷,使他流落到青楼歌妓中,为其填词以讨生计。 而歌妓因柳永的才华,填词之精妙所折服。两者这在方面,是赤裸裸的合作关系,互利关系。再者, 柳永对于庙堂之事的热衷,怎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断绝。 不被重用的他,若有朝一日重新再次被启用,他一定不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因为在古代,庙堂之事才是男子间的重要之事, 而这也是男性社会地位的象征。 且词在宋代被认为是俗物, 填词只是柳永为生计的权宜之计。而对于歌妓的怜悯, 也只是因为自己刚好身处的环境也如她们那般不堪, 低微。 在这种环境下,两者更容易相互体谅、 相互怜悯。柳永与歌妓之间的爱情,其实与太监与婢女之间存在的“对食” ,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柳永与歌妓之间的感情,正是一种参杂着怜悯、同情的隔靴搔痒的取暖而已。3.1 李贺3.2 隋朝3.3 行卷3.4 钱起3.5 213 3.6 岑参3.7 晏殊3.8 张籍3.9 进士及第的人数3.10 入幕3.11 节度使3.12 张籍3.13 虞世南4.1 对于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韩愈的两首诗来说这件事,韩愈的永贞行和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因为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在政治思想上始终存在着隔阂, 韩愈对柳宗元、 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应该说是逐步加以肯定的, 但是韩愈和柳宗元、 刘禹锡在人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韩愈作于永贞元年 ( 805 年) 九月的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 李十一拾遗、 李二十七员外翰林三学士 这首诗歌曾经追叙过自己被贬官阳山令的一个原因。 其中特别提到说, 韩愈以为自己贬官的原因是上疏言事以及刘禹锡、 柳宗元的泄密,他所上的这三个学士就是王涯、李建和李程。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韩愈在贞元十九年( 803 年)就贬到阳山了,远离朝端,因此说韩愈跟永贞革新其实不应发生关系,但是韩愈的诗文中,却有多篇涉及到永贞革新,而且对王叔文集团是大肆地诋毁。贞元十九年前后, 志在革新的王叔文开始关注到御史台, 当时的御史台中丞是武元衡, 监察御史有刘禹锡、 柳宗元、 韩泰、 韩愈、 李程等等, 这一批人跟王叔文集团都发生了或大或小、或正或反的关系。韩愈之所以没有加入王叔文集团,并对永贞革新颇多偏见,成为反对派,有几个原因。第一,韩愈自称韩昌黎,是要提高自己的郡望,说明自己出生高门啊,不屑于出生寒门的东南文士合作。第二,韩愈长兄韩会,因为元载结党,以至于身败名裂,时在大历十二年( 777) ,韩愈颇吸取其教训,在用永贞革新中持保守态度。第三,韩愈与宦官关系微妙。 永贞革新前后,贞元年间,韩愈一直站在宦官俱文珍一边而未尝动摇过。韩愈在董晋的宣武节度使做幕僚, 任观察推官, 而当时俱文珍就是监军, 可见二个人的人事关系是非常好的。后来俱文珍将要赴京师的时候,韩愈还作了一首诗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送给他,对俱文珍是吹捧备至, 这种吹捧显然的是出于私心。 官迷韩愈还是出于自己仕途的考虑比较多。韩愈贬官是在贞元十九年( 803 年) 。而作永贞行的时候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个时候韩愈重提旧怨,显然的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宪宗即位之后, 一反旧政,韩愈可能觉得这个时候有出头的希望, 但是要想回朝就必须得到宪宗, 也就是旧派人物的欢心。 而要得到这些旧派人物的欢心, 最简便而最有效的方法, 应该是大骂永贞革新集团, 其中李程是受王叔文集团排斥之人。因此在诗中特别提到刘禹锡、柳宗元这二个人。因为韩愈跟李程、柳宗元、刘禹锡在贞元十九年的时候, 都曾经任过监察御史,其后分道扬镳。这个时候李程是翰林学士, 身居要职,韩愈写诗寄给他, 目的也是想通过他来引荐入官。 所以他在诗中特别写到刘禹锡、柳宗元,是想表明我韩愈跟刘禹锡、 跟柳宗元是划清界限的。 这个时候刘禹锡由屯田员外郎贬连州刺史, 在被贬的途中又改为朗州司马, 经过江陵的时候, 刘禹锡跟韩愈曾经相会过。 此时刘禹锡是罪臣, 跟刘禹锡的交往会产生一定的政治风险,所以韩愈这个时候写诗,明显的是要为自己洗刷清白。韩愈跟刘禹锡江陵相遇的时候,曾经当面说“以不幸相悲” ,但是到了他作永贞行的时候又背后指责, 我们可以发现韩愈这个人其实颇为表里不一, 因此从韩愈写的这首 永贞行可以发现韩愈跟刘禹锡、柳宗元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夜作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