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37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25分)(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20113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2012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201338同文馆之辩(1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由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未来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袭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筹办夷务始末问题:(1)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分)(2)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201440梁启超论李鸿章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此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之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问题:(25分)(1)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2分)(2)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8分)(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15分),201537一份奏折(12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李文海:“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问:什么是不平等条约?,问: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体系?,一方以武力或是政治强迫等手段胁迫另一方签署的条约。,从1840年到20世纪,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等各种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宗教等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体系。,材料一:到了20世纪,经过精神饱满的西方领事们花了三代时间的努力,发挥了条约的优点之后,条约结构才成为一个表达得很明确的、内容周全的体系。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整理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过程:,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及其附约,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 条约北京条约,扩大: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 丑条约,内容1.割让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5.附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租界”之依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天津条约内容:1.增开牛庄、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商船3.可以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军费5.400万两,法国200万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北京条约内容:1.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卫商埠;3.割九龙司给英国;4.赔偿英法军费个增至800万两,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858年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承认日本控制朝鲜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赔款最多,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3.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各国在战略要低驻兵完全失去了抵御外国入侵的能力4.惩办义和团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参加任何反帝组性质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前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英、法、美、俄、德、日、意、奥、西、荷、比11国)辛丑条约,1、割地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日本: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通过三国干涉还辽,中国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俄国:19世纪5080年代(主要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赔款南京条约:2100万元。天津条约:英国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北京条约:英法各增至赔款800万两马关条约: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3、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牛庄(营口)、烟台、南京、镇江、九江、汉口、汕头、淡水等十口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苏州、杭州、沙市(湖北荆州)、重庆,4.其他的特权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权(关税自主权)。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文化权);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内河航运权)。马关条约: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免收内地税(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辛丑条约:设使馆界,驻兵保护;拆毁炮台,列强可派兵驻守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摧毁中国军事力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干涉中国内政,朝贡外交体系逐渐瓦解,中国外交被动走向近代化)。,材料二:天津条约第十六款: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按牌上所载吨数输纳船钞,每吨以方停四十官尺为准:凡在一百五十吨以上者,每吨纳银四钱,不及一百五十吨者,每吨纳银一钱。,材料三:北京条约: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材料四: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影响的研究综述 第一阶段: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 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关于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很少,此阶段有影响的著作有王铁崖的中外旧约章汇编,丁名楠的帝国主义侵华史,钱泰的中国不平等条约之缘起及其废除之经过;徐绪典的近百年来不平等条约的侵略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破坏作用等。 第二阶段: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研究学者与研究著作不断增多,例如:林建增的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熊志勇的关于清末不平等条约的评述,李育民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论略,李斌的戊戌时期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李育民的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等。,问题一:从上述材料中,就新中国建立以来对不 平等条约的研究出现了什么变化?,问题二:你认为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阶段(第一阶段)学术界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影响认识比较单一,其主要观点是普遍认识到了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造成了深重灾难。这一时期(第二阶段),学者们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的研究不仅继续了前一阶段认为“造成深重灾难”的研究,而且开始考虑消极影响之外的积极的影响。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影响的研究综述,整理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史实:领土主权:割地、建租界、抢占租借地、势力范围。关税主权:协定关税,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史实:赔款、鸦片贸易,白银外流、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消极角度,政治上:破坏国家主权,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中国成为原来产地和商品销售 市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