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多项指标超额完成。然而由于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我国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2012 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期盼在国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革道阻且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民众没有普遍建立生态文明价值观、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破坏严重、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尚不健全等等。因此,我们应在精神、制度和技术支撑等方面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真正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received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ignoring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caus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2012,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formally p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to the national five-year plan, hoping to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of respecting nature, conforming to nature and protecting nature in China, and endeavoring to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and achiev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orm will take a long time, because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 people do not generally establish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do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are not yet sound and so on. Therefore, we should continuously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pirit, system and technical support so as to bala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原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各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和肆意污染同时也导致了大面积的环境破坏现象,当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便是典型的案例。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1/3 以上;全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大量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全国旱涝灾害频发,每年近 4 亿亩农田收到影响;全国雾霾天气频发,呼吸道疾病所患人群不断增加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已严重下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享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我们应不断反思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问题,求索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为建设“青山绿水”而奋斗,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努力。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不尊重和不关注,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统一。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文明的思想应用到指导社会发展中去,包含三个重要内容: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较高的环保意识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加强对大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形成集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还要求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观,从源头上预防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政府和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管和运行,对环境不利的经济行为进行限制和整治,保护好生态自然资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人类社会推进文明进程进行有益尝试。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1. 正确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缺失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使民众培养这一价值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然而在当今中国,这一观点只在思想先进人士群体身上体现地比较充分,广大民众尚未看清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大幅发展,人民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物质欲望被释放,人们疯狂无节制的追求财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如今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已有目共睹,人民的环保意识被唤醒了一些,但人们关注的是与自身日常生活利害相关的环境问题,是停留在非常表层的功利层面的。因为我国还没有达到普遍小康的经济层次,民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工厂常常以不想增加成本为由拒绝引进废物处理设备,居民心中还没有广泛形成垃圾分类和避免浪费等基本环保意识。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普遍低下,使得精神层次的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我国自发形成。西方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所以积累出的环境教育、生态哲学等环保经验得以流传进国内,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西方不熟悉的话语体系、没有切身体会的经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都阻碍了外国成熟的生态文化理念进入我国民众心里去。2.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制约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生产方式主要是高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道路,结构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能源来源依然是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发展难免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掠夺。消耗资源的同时,化肥、农药和工农废弃物也严重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是一个正处在城市化中期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的商品以及许多基础产业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难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大量社会生产。但“先污染后治理”这种西方国家的老路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全球第一,工业化城镇化增加速度很快,人口和企业布局密集,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含量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能一味指靠发展起来后的环境修复。其次,人民的消费水平已较建国初期有了飞跃的提升,新时期民众已抛弃勤俭朴素的价值观,奉行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人们对于物质财富额追求已经威胁到生态平衡和其他物种的生存繁衍。这不仅是因为上文提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缺失,也是因为当今国内绿色商品不够丰富、环保意识普及力度不够,人民可以选择的绿色生活途径有限。除此之外,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对大陆的冲击,激励引导人们超出“自然生理需要”尽情享乐,让民众的心灵受到了资本主义的蛊惑,民众对消费物质的贪欲增加,淡忘了中国朴素自然的生活理念。3.生态文明的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民主和法制的保障。中国虽有 40 余部环境法律法规,但由于制定和实施的各项问题,这些法律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首先,环保局等机构的设置欠科学,环保机构碎片化严重,难以形成各部门有效的合并力量。其次,地方政府采取不科学的评估制度体系,过分强调 GDP 增长量,忽视资源和环境成本,将环境污染问题留给他的继任者和大多数当地普通老百姓。第三,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公民不能普遍地参与国家环境管理,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利,政府在环境保护中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第四,市场机制作用减弱。环境管理上忽视了经济手段的应用,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由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越来越间接,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可能会失效,一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执行其职责的能力不断被削弱。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要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思想,使民众产生根深蒂固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自觉自愿地爱护环境、克制浪费、减轻污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首先,我们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信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道家、儒家都有相关语录进行宣讲。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将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成果进行整合、创新,以民众熟悉的方式去宣传,让民众真正理解、接受生态文明价值观。其次,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生态宣传与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将环境教育作为终生课题来传授,更要广泛利用大众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科普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引导大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更是治理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开放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要大力开发和推广绿色照明技术、重大机电设备节能降耗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等先进的绿色科技,支持一批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项目。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消耗污染大的煤炭和石油为主,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地热能等,积极引起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生态科技创新,也应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国家应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和创新企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为生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我们还应与西方发达国家增加交流与学习机会,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从内从外不断促进我国生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3.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