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0 年第 2 期 文章一、积累与应用。(共 28 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提(d)防 执拗(ni) 歼(qin)十战机唾 (tu)手可得 B.濒(pn)临狭隘(i) 猝(c)不及防记忆犹(yu)新 C.胆怯(qi)懊悔(hu) 刚正不阿()断壁残垣(yun) D.联袂(mi)刹(sh)那 颔(hn)首低眉鳞次栉(zh)比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4 分) 国庆 60 周年盛大阅兵表明 ,我军的陆军装备已经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国产岸舰导 弹、舰空导弹、两凄步战车等武器已成为海上打击“杀手涧”, JH7A 歼击轰炸机实 现全天候精确对地攻击能力,Z8 直升机堪称中国版的“超黄蜂”。 甲:第句为病句,修改方法: 乙:文段中有 3 个错别字,请改正:“”改为“”;“”改为“ ”;“”改为“”。 3.用古诗文原句填空。(共 6 分) 吾,故逐之。(曹刿论战)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的诗句是,。 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 是任何人 无法改变的。”接着他引用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一联加以强调。这一 联是“,”。 小王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赵翼论诗中的两句诗阐述对文学创作须创新的看法, 这两句诗是“,”。 4.去年下半年 ,报刊常用 “企稳向好”“企稳回升”这一类词语评论我国在国际经济危机 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对这些词语中“企” 字意义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企业 B.站 C.企求 D.盼望 5.名著阅读。 (共 6 分) 阅读伊索寓言蛇和鹰,完成题。 蛇和鹰交战,难解难分。后来,蛇把鹰缠住了。农夫见了,便解开蛇的缠结, 使鹰 获得了自 由。蛇为此愤愤不平,把毒投到了农夫的饮料里。农夫不知情,正要喝这饮料,鹰猛扑下来 把农夫手里的杯子撞掉了。 善有善报。 说说动词“猛扑”“ 撞”表现了什么?(2 分 ) 现实生活中有的被救的“鹰”与寓言中的鹰有着截然不同的种种表现, 对此你怎么看? (2 分) 这则故事体现了伊索寓言的特点,请简要地写出两点。(2 分) 6.综合性学习。 (8 分) 国庆 60 周年庆典的一项精彩内容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34 辆彩车通过天安门。这 些彩车都根据造型内容用个四个字命名,体现地方特色。请你回答下列题目。 河南省彩车命名“花开盛世”。请简述“花开” 的含义。(2 分) 根据你的知识积累,说出下列彩车各属于哪个省。(4 分) A.锦绣潇湘() B.钱江明珠() C.壮乡欢歌() D.紫荆盛放() 山东省彩车命名“岱青海蓝”。“ 岱青” 取自唐朝著名诗人的一首五律 的首联, 这两句是 ,。(2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 4 分) 阅读杨万里的桂源铺,完成 78 题。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7.“ 拦得溪声日夜喧”一句表现了溪水怎样的精神?(2 分) 8.2005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上海浦东机场为来访的台湾民党主席连战送 行。连战登机前,陈主任以杨万里的这首七绝相赠。你认为陈主任此时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 914 题。(共 14 分) 北京奥运会谢幕之际,在成功的喜悦中, 有这样的观点值得品味:在中华民族迈 向现代化的征程中 ,北京奥运会既是一次成功的撞线,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确是如此。2008 年的夏天,中国收获了 51 枚金牌,收获了世人的无数赞誉, 收获了更 加自信、开放、宽容的心态。胸中的万千感慨,在更上层楼后,顿有豁然开朗之势。 再度出发,中国有了更从容的心态和更自然的步伐。在感受过竞技体育巅峰的滋味后 ,金牌并非不再重要, 只是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最值得纪念的奥运会开幕日被定为 “全民健身日”,从仰望金字塔塔尖的辉煌到关注更为宽广的塔基,这一重境界的转折, 尤 有深意。 注重结果,也欣赏过程;欢呼胜利,也理解失败。也许 ,只有真正沐浴过彩虹的光芒 ,人们才能对所经历的风雨洒脱看待,眺望前路也更为开朗。刘翔是幸运的,他在“鸟巢” 留 给国人一个落寞的背影,却没有像 1988 年汉城奥运会时的李宁那样,备受指责。李宁曾感叹 ,“对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讲,更多的是需要金牌,而不是体育。”从李宁所经历的苛责, 到 刘翔所感受的宽容 ,正投映下不同时代的印记。同样,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难免曲折 坎坷。惟其如此, 我们此时回首北京奥运,那份成功 ,不应只留在回忆中。 成功与自信总是相辅相成。“鸟巢一代” 这个由国外媒体创造的词语, 也为国人欣然 接 受。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谈到对奥运会的印象时认为,中国年轻人“聪明、敏锐和坦率,充 满自信和乐观,不愤世嫉俗,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既是观察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窗口 ,也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一笔人文财富。 不久前,记者在贝尔格莱德采访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 同样感受到北京奥运会带来的 影响。“北京标准”成为衡量国际大赛的一个标尺。和当地志愿者聊天时,“北京奥运”是 他们表达熟悉与善意的高频词汇。去年夏天的、的固然 令人欢欣,在拉开了一定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后,奥运会更像一杯陈酿,需要慢慢发酵,细细 品尝, 更有余味不尽之感。 我们再回首,为了再出发。 (2009 年 8 月 8 日 新华日报) 9.根据文意 ,给文章补上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不超过 8 个字):(2 分) 10. 写出文章用于论证中心论点的 3 个分论点:;。(3 分) 11. 第 1 自然段中“成功的撞线”表达了什么意思 ?语言运用有什么特点?(2 分) 12. 在第 7 自然段的横线上分别补上最合适的词:。(2 分) 13. 说说 “在拉开了一定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后,奥运会更像一杯陈酿, 需要慢慢发酵, 细细品尝,更有余味不尽之感”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蕴涵的意义。(3 分) 14. 作为中学生 ,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后 “为了再出发”还要做哪些事情? 请你为学校或其他机构、部门提出建议。 (至少两条)(2 分) 阅读爬山虎,完成 1519 题。(共 12 分) 爬山虎 储成剑 从我办公室的北窗望出去,是一幢老房子, 墙壁上布满了爬山虎。多年以来,这些爬山虎 一直伴随在我的身后,我竟从未认认真真地打量过它们。而今天抛开案头杂务,信步走到窗 前时, 我的视线却在无意中与这片植物牢牢纠结在一起了。 我对爬山虎的突然关注完全缘于一种诧异它们仿佛昨天里还是绿茵茵的一片,转瞬之 间 怎就成为一片枯藤和败叶了呢?那些随意伸延的枝蔓,就像老人青筋蜿蜒的手臂,有的依然 努力抱墙而憩,有的则已颓然挂落 ,在秋风中瑟缩摇晃 这还是爬山虎吗?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苍凉。在我的印记里, 爬山虎似 乎总是以 一副昂扬的姿态呈现的。有多少文人墨客颂扬过爬山虎啊!有人说它们执著坚韧,有人说它 们不畏艰险,有人说它们奋发向上 所有的赞美都不无道理,这样努力向上攀缘的生灵, 自然可以充当人生的楷模。可是现在,当我不经意间和这深秋的爬山虎对视的时候, 我却无 法从它的身上获得一丁点的鼓舞,油然而生的除了哀怜,还是哀怜。我哀怜爬山虎,是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它实在是一种缺乏主见的植物。固然, 它的卷须是那样执着和坚定,攀登的确是它义无反顾的姿态。但作为藤本植物的爬山虎, 它 注定了总是要依傍他物的。倘若它失去了所有的依附,生命中的一切攀缘就会变得寸步难行 。 我哀怜爬山虎,是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它实在是一种低贱卑微的植物。是的, 它的清丽典雅曾经让我赞叹,那幢老房子亦曾因它的装饰而绿意盎然。可是现在,失去爬山 虎繁枝茂叶的掩饰, 那些墙面的残缺和污垢终于暴露无遗了。原来, 为了借助墙体而攀缘, 它一直都唯唯诺诺地为墙体掩饰着所有瑕疵和缺憾啊! 我哀怜爬山虎,是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它实在是一种毫无立场的植物。我不否 认, 它那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也曾让我无限敬慕,为之倾倒。可它的一生分明是毫 无立场的, 为了抵达更高的地方,无论是山岩、树木、墙壁、篱笆 只要能够依附,只要 能够助它攀缘,它就紧抱不放 无法独立,委曲求全,不择手段爬山虎的这些“做派” 实在令人沮丧。我忽然想, 也许 “向上”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生命的丈量,除了高度,还有宽度、厚度,更有自由度 、诚信度更何况, 当爬山虎决定依附于某种可依之物向上攀缘的时候,。不是 吗? (选自 2008 年 11 月 5 日扬子晚报) 15. 用文中的词写出作者对爬山虎有新发现时的心理变化。(2 分) 16. 说说第 5 自然段中“唯唯诺诺”这一词语的表达作用。 (2 分) 17. 根据文义 ,在第 7 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上一句能体现主旨的话,不超过 20 字。(2 分) 18. 作者认为 “向上 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你认同这一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 分) 19. 这是一篇新意迭出的咏物散文。阅读以后, 它对你怎样写好咏物散文有什么启示 ?(3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2023 题。(共 12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 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 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 则何 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 蒿 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 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 ,更以静 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释】任末:人名。笈(j):书籍。庵: 茅草小屋。麻蒿(ho): 植物名称, 点燃后可照明。静:通“净”。 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困于心,衡于虑 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或依林木之下 或 门徒悦其勤学 悦: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22. 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2 分) 23. 在 2008 年人代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了“名为治平无事 ,实有不测之忧” 这句古语。这句话与甲文都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请用一句话作简要回 答。(2 分) 五、作文。(50 分 )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2009 年 11 月 ,刘翔基本治好腿伤后出现在全民运动会的跑道上,万众欢腾。 看到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一定会想起他的雅典夺冠,想起他的北京折翅你一定有很 多的话语要给刘翔说, 那就拿起笔来写一封信给刘翔吧! 请以“给刘翔大哥的一封信” 为题 (或为副标题,正题自拟)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 字以上;信中的署名用化名, 不要 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收藏着什么,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