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99 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由 1999 年的 239.38 亿元飞跃到 2009 年1081.27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2.1 倍,年均增长 11.9。人均生产总值由 4728 元提高到 19454 元,增长 1.8 倍,年均增长 10.9。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 4.3 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 4.8 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以来的 31 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 3.2 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 3.0 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趋向优化。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按照稳定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1999年的 17.5:39.3:43.2 调整为 2009 年的 9.9:53.2:36.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政府财力不断增强。1999 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 23.04 亿元。2009 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 166.46 亿元,比 1999 年增长 6.2 倍,年均增长 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 31 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7.9 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 8.7 个百分点。(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2009 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 107.4 亿元,比 1999 年增长 41.9,年均增长3.6,比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年均增速高 1.3 个百分点。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近年来,我们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 5 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09 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已达到 65.6。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年来,全省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和重点产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力度,通过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产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建立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生态农牧业基地。(三)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全省工业快速发展。2009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 470.33 亿元,比1999 年增长了 3.5 倍,年均增长 16.1,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高 5.6 个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 8.1 个百分点。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3.5,比 1999年提高 14.8 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青海围绕加快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水电、钾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生物制品、新型材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精深加工能力,构筑了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重点发展了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生产、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冶金、医药制造、畜产品加工和建材四大优势产业。2009 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 283.71 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 64.5,;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 64.52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 14.7,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9.2。循环经济助推结构调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生态立省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柴达木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9 年,两大试验园区实现增加值 308.06 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 70.0。(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 1999 年的 103.32 亿元增加到 2009 年的 398.54 亿元,增长 1.9 倍,年均增长 11.2,与改革开放以来的 31 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1.4 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1.5 个百分点。内外贸易繁荣活跃。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9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0.47 亿元,比 1999 年增长 2.3 倍,年均增长 12.6。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省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十年来,全省累计进出口总额 44.28 亿元,是 1978-1999 年(21 年)进出口额的 2.7 倍,其中出口 30.54 亿元,进口 13.74 亿元。2009 年,海关进出口总额 5.86 亿元,比 1999 年增长 4.4 倍,年均增长18.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 31 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4.6 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13.2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 2.51 亿元,增长 1.9 倍;进口总额3.35 亿元,增长 15.0 倍。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西部开发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2009 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00.51 亿元,比1999 年的 128.13 亿元增长 5.2 倍,2000-2009 年累计完成投资达 3862 亿元,占 1979-2009 年累计投资额的 82.7,年均增长 19.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 31 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3.5 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 0.2 个百分点。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西部大开发以来,为保护全省生态环境,并构筑全国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逐步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思路。2007 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等工程项目;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设立柴达木和西宁经济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园区,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丰厚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通过强化环境全民宣传教育、规范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05-2009 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累计达到 47.55 亿元(其中 2009 年 12.23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4 倍)。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达到 28.98 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 6.0,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2008 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达 8.89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98.0。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 1173 万平方米,增长 95.8;供水综合生产能力 94.88 万吨/日,增长97.7;供气(人工、天然气)总量 11.84 亿立方米,增长 6.5 倍。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 1899 辆,增长 68.8;出租车 6600 辆,增长 14.1。截至 2008 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3180 公顷,增长 99.5。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广泛开展,省委、省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了生产设施建设、水电路话“四通”、农牧民转移培训、扶贫整村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为群众撑起“安全网”。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弱有所济。2009 年末,全省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71.3 万人,比 1999 年末增长 41.2,其中,在岗职工 52.0 万人,离退休人员 19.3 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36.0 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460.5 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5.7 万人,比 1999 年末增长 5.0 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50.6 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 334.3 万人。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 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8.0 万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