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基本功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活动,而一切的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问题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设问题情境,从多维度提高课堂效率的效率。一、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环境条件中去,使学生从内心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全力以赴,废寝忘食,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甚至创造出奇迹。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像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难以下咽。巧设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带 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提问:可以买哪两样?还可以买什么?最多可以买几样?哪些东西是买不到的?这样,学生在思维的高度刺激下,求知欲充分被调动起来。这样,教师有意识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动手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便能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二、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达尔文曾回忆说:“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一种最强烈的要求去理解或解说我所观察到的事物。”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里好奇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培养儿童力的“仙仗”。在学习“乘加、乘减”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去逛商场的情境,让学生去买学习用品。有学生说要买 3 本本子,1 支铅笔,本子每本 6 角,铅笔每支 5 角。这样可列成加法算式:6+6+6+5,改写成乘加算式:63+5后,马上有学生提问:“老师,6+6+6+5 可以改为 6+6+6+6以是不是也可以改写为 64多么可贵的智慧的火花呀!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立即出了一道题:4+4+4+2,让学生讨论:可以改为哪几种算式?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对同龄伙伴提出的问题倍感兴趣。因此,在这样的情景之中,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掀起层层的涟漪。讨论之中,总是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旁征搏引,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表达出多种想法:(1)43+2 (2)443)27三、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观察想象能力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认识始于观察。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外界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观察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图形的识别,需要观察;数学规律的发现,需要观察;知识的关联,需要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与归纳能力。因此,教学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当学生有了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力是发展数学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提问:“你们已经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是用什么方法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现在你们会求梯形的面积吗?你想怎么办?你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吗?”从而,在教师演示、操作,总是认真观察动脑,学会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索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而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内化,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五、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一些数学感念,语言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渗透力愈强。数学教师要正确领会电视、报刊、因特网等传播媒介的实用信息,善于运用信息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为题材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总之新一轮的教改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营造求异和创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发现和创新动机,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培养形式的创新素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