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良好的个性: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现在绝大多数少年儿童从小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更未曾担社会家庭的责任,可以说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之下,使之心理的成熟越发的滞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诸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等等,由此开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学科教学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各种教材内容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对人格的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积极倡导情境教育,愉快教学,寓教于乐,在愉快中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心理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一般来说,优生学习能力强,接受知识快,当堂就能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加大课后练习的难度,解答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对后进生的教育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允许反复,循序渐进,避免他们在学习上因受挫折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在课堂内外应进行重点辅导,以表扬为主,不论是提问还是板书都要让他们能表现自己,逐步锻炼,增强自信心。为了让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我们在班里开设了 “悄悄话信箱”根据学生所反映的心理问题选择具体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教育、指导、启示,能让学生的烦恼及时得到解决。学校、家庭、社会要齐抓共管。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学校的整体机制实施,不能只凭借某一项的活动和学习来完成。学校除了通过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以外,还要利用校,班队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 、 “知识竞赛” 、 “辩论会” “诗歌朗诵” 、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生产劳动、军政训练以及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开拓进取,吃苦耐劳意识,在为社会服务的奉献中得到磨练,提高社交能力,从而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意识;同时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心,教师的可亲,促使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目前大多数家庭教育存在重智力,轻心理的倾向,很多家长只要孩子学习好就可以,其他无所谓,致使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家长要与学校配合,协同教育,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不能粗暴对待,也不应该在子女面前责怪老师,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如果孩子失去信心或害怕学习,要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他们,使他们增强信心,奋发向上。总之,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 21 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赵彦钢1366351618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