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 年卫计局医养结合情况调研报告市直相关责任部门按照 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各自职责,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报告内容落实到位。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市办实事,作为市委、市政府督查项目推进。近期即将出台 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 健康 2030 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这些规划性文件,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合理有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同时依托琅琊区创建国家“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先行在琅琊区进行“医养结合”试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不断积累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复制。2017 年 10 月 19 日-20日,省卫计委、省民政厅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市申报的琅琊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和 5 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13 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进行了评估验收,获得省评估组的一致好评。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统筹规划。为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的发展,市政府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我市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在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在 市“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二是统筹资源整合。推动全市 150 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150 张床位以下的养老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签定协作协议,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对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的,符合条件的,简化程序并给予行政许可,对新建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新增 50-499 张床位按照每张床位给予 2000-10000 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租赁经营的养老机构,其合同期在 5 年以上,手续齐全并已投入运营一年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不少于 1000 元一次性建设补助。三是统筹要素保障。先后编制了 市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规划和 市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点专项规划 ,为整合资源,去年编制了 市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整合规划 ,以医养结合为原则,优化医疗养老设施用地布局,加强空间管控,形成了规划“一张图” 。目前该规划已经市规委会专委会研究通过。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在编制城市各片区控规中,将医养设施用地作为刚性要求予以落实。2017 年申报医疗卫生养老项目 5 个,总投资33678 万元,获中央预算内资金 12770 万元,项目争取额度位于全省前列。加强部门管理,健全协调机制。医养结合涉及到多部门的职能,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在卫生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积极推动的基础上,其它相关部门也加大支持力度,市财政部门将医养结合的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等进行制度设计,在建设的市福利中心医养结合项目中,投资规模达 1.1 亿元,一期工程在 2017 年 4 月完成,2017 年投入使用;发改部门将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纳入“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或其他专项规划;人社部门研究老年康复、护理等项目纳入城乡医保报销范围;国土房产部门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统一规划,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整合布局;城乡规划建设部门积极利用社会资本,建立医疗、养老设施,在经营用地出让条件中,详细明确了开发企事业必须配建医疗养老用房的规模,并在规划审批、后期竣工验收中严格把关到位;经信部门研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势搭建医养结合平台。完善医保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市人社局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符合准入条件的都优先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在收费上实行医养分离,属于医疗服务的费用由医疗保险资金支付,属于养老服务的费用由原渠道解决。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学 和南通护理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市在琅琊区进行试点,以政府、企业、社会筹资的方式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每人每年 1000 元护理保险,在全省率先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护理保险制度,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目前,共筹集资金 60 万元,为 356 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购买了护理保险,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发放每月 500 元或 300 元补偿资金。此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卫计委的充分肯定。加强机构融合,完善服务方式。一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实现“养中有医” ,先后在西方寺公办老年公寓、天长市民办金太阳老年公寓和琅琊区民办乐康养老护理中心、全椒六镇公办养老院和定远县民办中九华养老康复中心开办老年病、康复、护理、中医和临终关怀等医疗机构,或内设医务室。琅琊区乐康养老护理中心,引进台湾管理理念,依托先进的管理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护养、医疗保健服务。二是鼓励我市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房,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总数为 26 个,设立老年病科 5 个;开设老年康复护理型床位数 2912 张,积极开展老年康复业务,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三是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依托现有资源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倡导农村敬老院与村卫生室“联姻共建” ,全市约有 38 家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同级卫生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合作,约 276 家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推进医养机构和农村、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居家巡诊”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和 60 周岁以上的计生困难家庭老人,每年至少一次免费健康检查、评估、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家庭医疗制度,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内自愿签约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等服务,全市 65 周岁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享受家庭签约服务率达到 85%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有了明显提升。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养老服务岗前培训等,截止目前,全市已培训 600 多人次,并与中科院合肥智能所、 受恩养老服务公司合作,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及智慧老龄科技研究与实践,推动 学院增设四年制“智慧健康养老技术”本科专业,为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二是建立人员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机构在医疗和养老服务上,按照医护养比例,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和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基本服务需求和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三是构建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城市职业学院在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出台了双师型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 ,推荐教师到学校、企业、幼儿园、医院等一线定期生产实践,提高教师岗位综合素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与此同时,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用护理、美容、教育等专业兼职教师 34 人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养、教融合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实现学校与医养结合机构的无缝对接。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服务创新。2017 年年 5 月,我市成立首家民办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和服务平台,为服务对象配备居家养老智能终端设备,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和养老便民实体服务运营的优势,可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安全监管、健康管理、便捷照料”等服务,截止 10 月底已开展服务 1500 人次。同时,在全市二级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逐步覆盖周边养老机构,推动远程医学影像、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三、下步工作计划强化部门合力。市政府把医养结合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和深化医改、建设健康 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市直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履行相关职责,落实和完成相关扶持政策,共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完善购买服务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保合一,方便老年人就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在琅琊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实现医养结合有效突破。强化人才支撑。依托 城市职业学院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探索老龄服务校企合作路径,让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和了解老年照护及管理。同时通过减免学费、提供学生生活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投入养老服务行业,为健康老龄化的系统工程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