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疯狂的战车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掌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 、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等基本知识。通过识读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 “巴巴罗萨”计划要图 日本空袭珍珠港示意图 ,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分析,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教材有关材料的学习和分析,增强处理材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图片,直观形象地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学习从史书、网络、影视等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故事。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注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有认同感。通过对英国、苏联等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认识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依据慕尼黑协定内容,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并掌握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史实及大战从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的基本线索。难点之一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难点之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失利的原因。设计构思1新的历史课程观念启示我们:历史是一门可解释的学科,它以史实依据来架构知识,它也是能引起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从教材内容来分析,绥靖政策是本课结构的一条主线。 “慕尼黑阴谋” “白色方案” “进攻苏联” “偷袭珍珠港”这些事件发生的本身不是孤立的,既是绥靖政策的具体的连续性表现,也是其消极影响产生的必然结果。为此,我尝试从整体出发、从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求本质和规律,用“绥靖政策”这一知识链条把教学板块重新组合并艺术性地串起来。 “慕尼黑阴谋”以启发式谈话法实施, “白色方案” “进攻苏联” “偷袭珍珠港”采用发现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概念、原理的探究欲望。3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可以为教师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放在感官内。 ”情境教学法以教材为基础,借助实物、图片音乐、语言情境等一步步展现,具有真切的历史感。故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片段,进行剖析,通过图片感染、音乐刺激,寓教于乐,寓理其中,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教学过程板块一 凭借谈话法,初步了解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本插图,中间挥手者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你们能看出什么道道来?生(七嘴八舌):张伯伦得意洋洋,一副救世主的样子。师:有小说家曾这样描绘“当飞机停稳,舱门打开,瘦长细高的张伯伦高举着文件,挥手步下舷梯。顿时,机场上欢声雷动。张伯伦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此刻挺得笔直,他面对在场的千万群众,忘情地高呼:到手了,我把它搞到手了。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走上前去,拥抱了首相:阁下,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打来的电报,你能猜出他写些什么吗?哈利法克斯激动地说:好人!机场上原本狂热的欢呼变成了有节奏的呐喊:好人、好人、大好人! (教室里一片笑声)连英国国王也在白金汉皇宫给他举行酒会。当日出版的泰晤士报评论说:这一刻,整个英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 ”师:我刚才朗读的时候,有同学在窃窃私语,还发出会心的笑声。谁来说一说,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张伯伦高举着文件”表达的是一种极度的兴奋。师:英国人在机场称呼张伯伦为“好人” , “全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老百姓不愿意打仗。生:在一战中英国伤亡了上百万人,它给人们带来的这种精神创伤至今难以愈合。师(赞许):某某同学还用小说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非常好!下面的这段影视资料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启示。(适时播放多媒体,德国军队庞大整齐的阵容,伴随着舒伯特进行曲阔步前进)生: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政府看来更害怕战争,一战时期德国军队旺盛强大的战斗力使他们记忆犹新。师(再造悬念):德国军队不弱,难道西方国家的实力很差么?正如德国现代史(19181945) 中提及“德军当时只能部署 55 个师,而且其中 5 个作战师和 7 个后备师必须放在西线,因而只有 43 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 45 个师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 100 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 ”因此,德军参谋本部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生(疑惑):西方国家仍占据上风,怎么会?师:张伯伦为自己签订慕尼黑协定百般强辩:“不管怎样看待这件事情,一场欧战无可置疑地被阻止了。想想看吧,前些日子,我们的人民在干什么?在挖战壕,在修防空掩体,在准备战争为了海峡对面几千英里之外的一块土地纠纷,值得我们整个改变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吗?让国家和人民经受战火弥漫的苦难,更何况还要付出无数年轻人的鲜血”生 1(议论纷纷):简直是狡辩,推卸责任。生 2:这才是他们的心里话。师(趁热打铁):老百姓自然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可当侵略者的战刀即将举起的时候,我们仍然能无动于衷吗?生:不能。师(话锋一转):难道英国国内就没有人持不同看法吗?不,不是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议会辩论中就清醒地指出:“一纸空文能消灭战争么?这恐怕只是首相阁下的一厢情愿。回过头来看看吧,希特勒上台后的几年间,没有一天不在战争的轨道上加速运行。不错,现在的确还没有爆发战争,可是我们的政策,却把一只饿得发慌的野猫喂养成了老虎,它要吃人只是早晚的事情,这难道还值得庆幸吗?”但是,这样的呼声毕竟太微弱了,议会以多数票表决的方式批准通过了张伯伦的政策。师:那么,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生:它们为避免战争爆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又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所以不惜出卖他国利益。师:捷克斯洛伐克被叛卖,实际上是英法为了一己之私“阴谋”策划的结果。它是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生(质疑):老师,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师(提问):法西斯在欧洲肆无忌惮之前,有没有侵略别的地区?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师:对。受到外敌入侵的国家要求英法控制的国联说些公道话,他们根本不予理睬,而是对法西斯做了妥协。当时,被英法牺牲的大多是被压迫民族,是小国。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盟国,英法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为虎作伥,直接参与肢解盟国,手段极其卑劣。因此, 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生(顿悟):难怪了。师: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自私目的出卖他国的行为,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围绕“苏台德问题”前前后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充分反映了当时世界上欧美国家的什么心态?生:英法等西方大国心惊胆战,捷克斯洛伐克悲愤无奈,法西斯德国喜不自禁,苏联深深忧虑。师:总而言之,主宰世界的大国事不关己,各怀鬼胎,冷眼旁观。同学们是否能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刻画他们的形象?签约众生相(课本短剧)旁白: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从会议之初到最后结束,像热锅上的蚂蚁踱来踱去,已经在大厅隔壁的一间客房里苦熬了两天了,就像被出卖的奴隶和牛马,卖出的价格高低是无须同被卖的对象商量一样。英国人毫无表情地把文件交到他们手里,根本不理会捷克斯洛伐克人的心思。捷克斯洛伐克外长(泪流满面,痛苦地):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德国希特勒(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哈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他们会这样做的,他们肯定会向我们屈服。如果他们想反击的话,早在我们进军莱茵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那时他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我们撵走。现在,嘿嘿,他们更不可能了。苏联斯大林(手拿烟斗,沉思):法西斯德国的讹诈又成功了,这帮帝国主义分子,想给希特勒甜头,让他们来进攻我们苏维埃国家。我们的外交策略必须要应对新形势。师:同学们刚才的表演非常生动形象。英法的一片“真诚付出”得到的又是什么回报呢?(停顿)以损害他国利益来讨好希特勒,并没有如张伯伦想像的那样给英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战火越烧越烈。法国告急,英国同样面临灾难,德国不可遏止的侵略野心彻底砸碎了张伯伦的绥靖梦。1939 年 9 月,英国被迫对德宣战,张伯伦哀叹地说:“我曾为之奋斗过的一切,我曾希望过的一切,在我公务生活中我曾奉行一切,都毁灭了。 ”他最终只得“引咎辞职” 。板块二 通过发现教学,进一步认识绥靖政策的表现及其危害性师:同学们事先已经熟悉了课文,准备了不少相关资料,就请大家把自己准备的一些资料展示出来,根据例证进行假设,并围绕假设的依据展开讨论。第一环节 展示多方例证,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引起问题意识和培养观察能力恶魔的谎言(主题一)1938 年 9 月,希特勒曾说:“我对捷克斯洛伐克其他的州没有进一步的兴趣,这个可以保证:我们不需要捷克。 ”1939 年 5 月,希特勒也说过:“德国和波兰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我们应该遵守这个协议,必须无条件地遵守。 ”1939 年 11 月,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三个月后,希特勒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竟厚颜无耻地说:“我们与俄国之间是签有条约,但它只能在有价值时才予以遵守。 ”他还说:“在我们占领了整个欧洲之后,俄国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一个充满了布尔什维克的国家,与这样一个国家,与布尔什维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是日尔曼民族的耻辱,我们必须把他们从地球上彻底清除掉。 ”1941 年 12 月,一名美国记者忧心忡忡地问:“请问阁下,日美谈判已陷入僵局,您对自己此行打破僵局是否抱有信心和希望?” “如果不抱希望,我何必不远万里来谈判呢?”日本特使来栖三郎振振有词地回答:“我们应该对日美会谈的前景不失信心。 ”战略战术与实力对比(主题二)德国用于进攻的有 70 个师,包括 5 000 辆坦克、6 000 架飞机,而波兰只有步骑兵为主的 30 个师、600 辆杂牌坦克和不足 1 000 架飞机。波兰元帅西米格威的战役思想是:用重兵守住第一道边界,顶住德军的首轮进攻。英法盟军在西线开辟新的战场。当德军腹背受敌时,波军再从正面进攻。盟国谍报人员分析:在飞机、坦克和步兵协同下,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排山倒海之势让整个世界惊呆了。他们以装甲部队在前开路;紧随的摩托化部队两翼展开,像两堵墙壁一样护卫着大军;中间通道是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线。法国戴高乐少量装甲部队的对敌进攻,只像用一根针去刺一条大的响尾蛇。据苏联外交政策史(19171985) 一书披露,当时苏联政府和斯大林虽然十分清楚地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战争爆发的日期推测却犯了错误,斯大林“错误地认为希特勒不会在近期贸然破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未经斯大林的许可,依据隐蔽计划的规定,我们是绝对禁止部队向边界前沿做任何调动的。 ”德国的策略是以精锐装甲部队进行钳形攻势,合围苏军,将猎物吃掉。苏联充分利用国土辽阔的特点,组成多道防线;前一道防线被突破,剩余部队集结到下一道防线。德国的每一次前进都消耗部分有生力量,苏军防线俨然是一堵坚硬的墙,尤其是城市巷战把德军从惯用的运动堡垒中拉出来,德军失去了集团化闪电战优势。德国方面的历史学家总是喜欢把自己军队的失败归咎于俄罗斯的冬天,这种态度无疑是不现实的,列宁格勒 900天围困战的事实驳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