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计划生育现行政策的思考董立俊目前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中共中央 1980 年 9 月 25 日发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 信中说“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及 2001 年 12 月 29 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至今已实行 30 多年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约 3 亿多。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也已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不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反思。正 像 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陈 友 华 教 授 指 出 的 那 样 : 中国生育率的下降是以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为代 价 的。如果这种代价过于沉重,超过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政策的调整就是必须的。什么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就是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去生育,这才叫计划生育,不能无计划地、无目的地、盲目地去生育。不能把计划生育简单地理解为一胎化才是计划生育。作者从事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手术工作,又经过 20 多年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潜心研究,在搜集国内、国外的大量翔实的最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资料和作者所进行的广泛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当代严峻的人口形势,撰写了当代人口论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公开发行。该书指出了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出生人口盲 目增加、人口素质整体偏低、生殖健康得不到保障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对夫妻准许生育一个健康男孩和一个健康女孩即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新理论、新方案,这也是最佳生育方案和最理想的计划生育方案。作者认为实行这项人口生育政策,应是我国各个民族乃至世界各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不应该只是对汉族的。明确了可以利用当代先进的十多种医学及生育科学技术手段(参见当代人口论52-57 页)和强有力的各级政府的计划生育机构去实现这种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应该用科学技术为人类自身谋求福利。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错 ,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是 没 有 国 界 的 , 也 是 阻 挡 不 住 的 。 B 超 等 没 有 错 。 目 前 美 国 已 发 明 了 B 超 手 机 。测定或选择胎儿性别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语)的伟大理论,不但要用于指导生活资料的生产过程,也要用于指导人类自身的生产过程。这一点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和未来,在人类生育问题上,生男生女,不宜听其自然,而应人为地去加以调节,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1+1=1+1”的人口政策,可使更多的妇女,更多的家庭,从生男生女的困惑的阴霾中走出来(或称解脱出来,或称解放出来) ,将给无数个家庭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更多的喜悦,家庭更加稳定和睦,也使整个社会更加稳定,更能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大多数国家都主张生育 2 个孩子(详见当代人口论一书的 62-65 页) 。根据 2004 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显示,总和生育率在 1.9-2.1 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要保持 1.9-2.1 的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减少在 1.5 以下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中国香港等 40 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要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养育两个孩子,要增加人口,减少人口危机。鉴别胎儿性别方面的技术,已有 10 多种详见当代人口论一书的52-61 页 在中国已发展到分子水平。上海遗传专家曾溢滔 在国内首次采用DNA 分析技术,在妊娠早期(8-10 周)鉴定胎儿性别获得成功。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的性别鉴定技术已从细胞学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上海遗传专家王世雄认为:“预测胎儿性别最理想的要求是取材容易,操作安全,方法简单,早期诊断,准确率高。现有检查方法各有一定优缺点。 ”“两种以上检查方法同时并用,可进一步提高预测胎儿性别的准确率。 ”当代人口论一书展示了控制人口数量、控制并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出生人口性别保持平衡即实行人口“三控制”政策,全世界各国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光明前景。不会出现“空巢”现象。这是人类进入 21 世纪生育政策最美好、最理想、最明智的决策选择,是成功实现 WHO 提出的达到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捷径。这也是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一项世界性的创新。根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的生育愿望是:并不想多生、只想生 2 个、 “儿女双全”最理想、既要少生又要生有儿子。这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科学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有利于人口统计,避免了黑户和漏报女孩,有利于国计民生,可以大大减少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生育,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致的,不矛盾的,更符合目前的国情,更符合广大民意,符合可持续生育文化与生育现代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的科学的向前发展。 “1+1=1+1”的等式,向天平一样,符合自然平衡法则。符合人口代际更替水平(平均每位妇女生育 2.1 个孩子)的要求。每个家庭的出生性别平衡了,向社会上输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出生性别也就平衡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重点也就解决了。这有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更能安居乐业奔小康。中国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但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更应该让人口结构优化、合理化,这应该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的提高。“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实施,完全符合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要 求 。 用 先 进 的 生 产 力 、 先 进 的 文 化 , 去 为 广 大人 民 群 众 的 根 本 利 益 服 务 , 使 计 划 生 育 工 作 更 贴 近 实 际 , 更 贴 近 群 众 , 更 贴近 生 活 , 即 完 全 符 合 邓 小 平 理 论 、 “三 个 代 表 ”的 重 要 思 想 和 “三 个 贴 近 ”的 重要 实 践 , 使 计 划 生 育 有 一 个 宽 松 的 生 育 环 境 。 这 完 全 符 合 科 学 发 展 观 和 循 环 经 济发 展 观 , 完 全 符 合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目 标 , 以 实 现 人 口 与 经 济 、 社 会 、 资源 、 环 境 的 协 调 、 持 续 、 健 康 的 发 展 。 为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提 供 一 个 良 好 的 人 口环 境 。 实行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实行“1+1=1+1”的人口政策是最佳生育方案,能使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要转变原来的观念,重新认识计划生育的真正含义,赋予计划生育新的内涵。使可持续生育文化与生育现代化沿着科学的正确轨道,健康的向前发展。要审时度势,在中国改革开放、转型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要创新新的理论、开拓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探索新的方法、使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新的局面、展现新的愿景。以利改善民生,科学的统筹解决我国面临的十分复杂的人口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也应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实行“1+1=1+1”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即在当代人口论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中央提出的要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平衡)的要求,使整个社会都将从生育政策的调整中收益,十分冒昧地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修改(草案) ,重点、反复强调了一个自愿的原则,彻底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但也要有一定的政策约束。使人口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良好的生育环境。鼓励生一胎,政策允许生二胎即用当代先进的十多种医学及生育科学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健康男孩和一个健康女孩,杜绝生三胎或以上,要受处罚。生二胎不算超生,不受处罚。这样会使总和生育率控制在 1.8 左右。近日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国家创新基地主任彭希哲教授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综述认为,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 1.8 的水平,能实现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迅速下降。实行“1+1=1+1”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增加人口,有利于优生优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缓解老龄化,有利于妇女的生殖健康,有利于家庭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真正的改善民生。这样做是比较完美的,完美比多样性更重要。 “一男一女两支花,欢欢乐乐好人家” 。因为人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崇高愿望。广大城乡的习俗是:结婚时枕头里都装上“花生” ,寓意着生育下一代,要“花”着“生” ,不要只生男孩或只生女孩,也就是意味着希望即要生有男孩又要生有女孩。当了九年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先后四次在人大会上提出建议放开“二胎”政策,”他说:“有儿有女并不是一个落后的理想,而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愿望,或者说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马寅初先生也曾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穆光宗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说:按马寅初老先生的原话说:两个有奖,三个有税,以税作奖,国家没有负担。所以作者主张实行“1+1=1+1”的人口政策,也应是计划生育政策。最近有人提出完全废除计划生育,提出自由生育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妇女有生育的权利,也应该有选择生育的权利,生育还应该受社会的一定政策的约束。生育不单单是个个人行为,它与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抚养、上学、就业、住房、养老、公共设施、社会福利事业等有关。2004 年 4 月 25 日上午,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成千上万名妇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游行,要求维护妇女堕胎权。据游行组织者估计,参加游行的人数可能达到 50 万至 75 万人,其中有不少好莱坞明星和奥斯卡奖得主。她们认为堕胎是妇女的一项基本权利。有人可能提出种种理由、种种借口,反对为控制性别平衡而实施的终止妊娠手术,可能指责这是不尊重人权。人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然而,如果不这样做,所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调,仍有一部分男孩(或女孩)找不到对象,这部分人的恋爱、婚育的权力即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满足,这同样是失去人权,不尊重人权的表现。事实上,民主、人权喊得最响,以不民主不尊重人权指责别人的国家和地区,引流产手术做得最早、数量也最多。而且,引流产手术源于西方国家医学(即西医) 。中国的引流产手术不是中国的发明,而是从西方国家学习而来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作法在中国广大农村很难做到,城市容易做到;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容易做到,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不容易做到。这势必造成了“文盲后代增多,知识后代减少,人口素质降低”!专家建议:应当允许知识分子按“1+1=1+1 的政策”生育第二胎。像新加坡那样,鼓励持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妇女生育子女,限制没有受高等教育妇女的生育。同时,严格控制生理上有严重遗传缺陷人的生育,实现“精品生育” 。杜绝超生第 三 胎 。 只 有 这样 才 能 扭 转 人 口 “两 极 分 化 ”的 极 不 正 常 的 现 象 。中国中央直属机关,连续多年保持了计划生育率、独生子女率、节育率、晚育率 100%的水平。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城市、军队等都接近以上标准。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边缘地区、山区,生育胎次较多及低质婴儿出生较多。当然,不可否认,农村、边缘地区、山区也有不少聪慧的婴儿出生。美国近日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贫穷及低学历母亲生弱智儿机会较高。“人口逆淘汰现象”不容忽视!在农村和城市,各民族、各宗教等都实行“1+1=1+1”的人口政策,对避免“人口逆淘汰现象” 、减少城乡差别,避免独生子女综合征等都有很大的好处。家庭是生育的单位(或称生育单元) ,每对夫妻就象一个生产“车间” (当然这种比喻不恰当) ,可以光明正大的、理所当然的按“1+1=1+1”的人口政策(标准、模式)去生育(制造)一个健康男孩和一个健康女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