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 古诗两首一、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二、学习目标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三、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学生已经对古诗这种形式有了很多了解,也知道了简单的学习方法,学起来应该不是难点,另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学们一年级学古诗七十首时就已经背过,所以重点应该是体会诗意,把握诗人情感。四、教学方法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理解诗人情感的发生和变化,可以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古诗句进行交流。五、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六、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秋天的古诗,有关诗人的资料,制作课件。七、教学时间:1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促”的写法,认识“萧、梧” 。2、 借助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诗意。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3、 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策略与分析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对话导入1、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描述,你们来猜猜我描述的是哪首古诗: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诗人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哪首诗啊?(静夜思 )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背一下。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思念故乡)4、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南宋叶绍翁的诗,这首诗也是表达思念故乡的。(板书:叶绍翁。读“绍” ,检查字音。 )温故而知新5、诗人叶绍翁独自一个人离开家乡,来到外地,在一个晚上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夜书所见 )6、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先齐读题目。7、解释诗题。 (课堂预设)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生 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生 2:写!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 “所见” ,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生 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 ,那就是“书本” ;可在“夜书所见”里呢?生:写!师:对!就是“写” ,这叫“一词多义” 。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师:请同学们补上诗的抒情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生:作者叶绍翁记夜间所看见的景色。8、小结学法:学习古诗,首先要解诗题、知作者。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初读古诗。那诗人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注意有拼音的字,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学生默读)2、出示生字词。萧(xio)萧 梧 (w)叶 促(c) 织)师:谁来拼拼音?3、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课堂预设)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 “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4、认识了生字,我想我们能更好的读这首诗了,现在请大家把诗和图画结合起来,自由地读一读,看谁先初步弄懂全诗的大意?(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1、学习前两句。(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秋季,落叶,秋风,寒冷)(2)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深刻理解生字(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3)你们说的这些在诗中都能找到,下面我们读读你找到的内容。(4)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指名朗读,感悟。老师发现你在“萧萧梧叶”后面停顿了一下,我也觉得应该这样,我们学着他的燕子来读读。(5)读得非常好。你们知道“萧萧”是什么意思嘛?(风声,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6)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 (课堂预设)生: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孤单。寂寞。苦闷师: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生:很容易想家、想亲人。师: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 “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 。读第二句。(7)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读,指名读。师: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2、学习后两句。(1)带着思乡之情,我们来读读后面两句?(课堂预设)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生:(笑)捉蟋蟀呀!师: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生:高兴!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生:(自由读,讨论) 。师:“知” ,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 “知”字该怎么解释?生 1:估计、猜想。生 2:料定。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 “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生:(轻声,细读)(2)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师: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另类的表扬激发学习热情问题引申,深入理解“动客情”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想童年的什么呢?生: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还可能想念他们。师:所以, “动客情”就成了全诗的中心词。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课堂预设)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大家读一遍全诗,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生:(静思细读) 。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生:(自由读)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 (范读) “江上/秋风/ 动客情! ”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范读)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 篱落/一/ 灯明。 ”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生:(齐读) 。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生:好呀!(鼓掌)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生:越睡不着,越兴奋。师: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生:(齐声诵读)4、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把古人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指名说。5、小结学法(1) 、明诗意在朗读中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A、理解词义:通过看注释或已有知识理解词语。B、明白句义: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古诗里,一边读一边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2) 、悟诗情:通过观察图画,回想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6、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1)学生自由背诵。(2)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3)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4)背给你的同桌听。(5)指名背。(6)我们一起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四、拓展阅读1、你们还读过那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2、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情。3、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首古诗带回去背一背,讲一讲,你也会成为了现代小诗人。五、作业1、背诵古诗2、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三、四句诗的意思,并写下来。板书设计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回忆童年夜深篱落一灯明。张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遥、插”等字的写法,认识“茱萸” 。2、借助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诗意。3、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策略分析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分别时心情怎样?2、是啊,分别是感伤的,难受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 ,可是伟大诗人王维为了去京城学习,考取功名,17 岁就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他在京城长安非常想念亲人,于是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望着那热热闹闹的场面,兴高采烈的人们,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机板书课题。二、理解题意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个课题的意思?(学生思考讨论)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大家知道吗?生:老人节。2、 忆:想念、思念。3、 山东指的是现在这个山东吗?(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介绍诗人。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你们了解王维吗?这位诗人的诗我们已经接触了不少,可是大家对他究竟了解多少呢?王维:(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 ,在华山之东,所以课题写“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全诗,了解大意1、放课文录音,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2、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名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学习全诗。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能给生字找个朋友。(2)想一想,从哪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3、交流(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