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生理或生化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生理疾病或失去生命的外源化学物。2 毒性: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化学物质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3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对某种生物产生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产生损害,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产毒性。 4 毒效应:化学物质或其他代谢产物在机体某个组织部位停留一段时间,跟组织部位相互作用。5 高敏感性:某一群体在接触较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后,当大多数成员尚未出现任何异常时,就有少数个体出现了症状。6 高耐受性:接触化学物质的群体中,有少数不出现敏感反应。7 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化学物质后引起毒效应,效应的范围包括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改变到明显的病理变化过程甚至是死亡,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变化称为8 靶器官:化学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可随血液进入各种组织器官,但起作用的往往只是一个部位。9 生物学标记: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他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10 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11 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12 易感生物学标志:反应机体对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13 绝对致死剂量:化学物质使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14 最大耐受量: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5 急性阈剂量: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一次,引起受试对象少数个体最轻微的遗传改变所需的最低剂量。16 慢性阈剂量:化学物质与机体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受试对象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遗传改变所需的最低剂量。17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18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化学物的总量。在此剂量下,终生每日摄入该化学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可测量出的健康危害19 最高允许浓度(MAC)指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点某种化学物不可超越的浓度。在此浓度下,工人长期从事生产劳动,不致引起任何急性或慢性的职业危害。20 阈限值(TLV):绝大多数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车间内化学物质不致引起损害作用的浓度。21 参考剂量(RfD):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人群在终生接触该机量水平化学物质的条件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痛或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低至不能检测出的程度。22 毒物动力学:研究机体对化学物质的作用和靶器官中化学物质或其活性代谢物的量。23 毒物效应动力学:研究在靶器官内化学物质或活性代谢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以及引起的局部或整体的毒性效应。24 吸收:化学物质从接触部位的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25 首过效应:化学物质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循环过程中,可被生物膜上的酶或膜内物质结合,可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中的化学物质的数量或可能减轻毒性效应。26 分布:外源化学物质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27 肠肝循环:化学物质及活性代谢物质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可随宿便排泄,另一部分由肠液或细菌催化增加可溶性,被肠道重新吸收返回肝脏。28.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或严重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或功能改变而表现出的物质。29.增毒:活性物质在转化中,转化为有毒产物的过程。30.细胞内钙稳定:细胞在静思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 Ca+为 10-7mm,细胞外 10-3mm,当细胞处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钙离子迅速达到 10-5mm,此后再下降至 10-7mm,完成信息传递。31.血红蛋白自杀性毁灭: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共价结合 Hb,从而抑制细胞色素 P-450 的活性,继发出现叶琳症和 Hb 生成障碍的现象。32.毒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机体而产生的毒性效应。33 非交互作用(1)相加作用:每一种化学物质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他们对机体产生的毒效应。(2)独立作用:不同性质的毒物有不同作用部位,不同的靶子,而这些部位与靶子之间在功能上关系不密切,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33 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或更弱的毒性效应。(1)协同作用:化学物质对机体产生的总毒效应,大于各化合物单独毒效应的总和。(2)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质对某一系统并不存在毒性,与另一化学物质先后或同时产生毒性。(3)拮抗作用:几种化学物质对机体产生的联合毒性作用小于各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34 一般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质在一定剂量,直接接触时间,一定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综合毒效应的能力35 一般毒性评价:根据急性毒性,亚麻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对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36 急性毒性: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 24小时内反复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质后在短期内产生了毒性效应。37 苯丙酮症:苯丙氨酸氢化成酪氨基的代谢途径发生障碍的现象。38 基因库:某一种在特征时期能将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处于生育年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组合。39 酶(E):氢化酶 鸟嘌呤磷环化水解酶E 丙二酮回氢喋啶合成酶 双氢碟啶还原酶 嘌呤甲醇胺脱水酶40 碱基损伤:1 碱基错配 2 平面大分子嵌入链移码突变被碱基类似物取代剪辑的化学结构变化。41 染色质:在间期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通过光镜可见一种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由、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组成的的形似串珠结构的物质,即为染色质。42 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倒位重复缺失易位43 各种接触途径中以静脉注射吸收最快、其他途径的吸收速度一般的依次为呼吸道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44 酶素由血红素蛋白类黄素蛋白类磷脂类三部分组成45 催化氧化的总反应为底物()产物()46 生物学标志态: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或以及他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47 影响毒性大小因素:剂量大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频率、速率二简答1 目前已知的主动转运系统:有机阴离子转运系统(oat) 、有机阳离子转运系统(oct)、核苷转运系统(nt)、肽类转运系统(pert)、多药耐受蛋白转运系统(mdr)、多耐受药物蛋白转运系统(mrp)、二价金属离子转运系统(dmt) 、有机物子转运多肽转运系统(oatp)2 化学物质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CNS 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很紧密,细胞间无或仅有很小间隙。CNS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含有一种多耐受药物蛋白转运系统。CNS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被星状细胞包围,化学物质必须通过上述屏障才能进入大脑。CNS 间液的蛋白质浓度比其他部位低。3 化学物质不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原因:1) 胎盘由多层细胞构成。2) 胎盘具有主动转运系统。3) 胎盘具有生物转化功能,可阻止某些毒物到达胎体。4) 胎体的肝脏对某些化学物质无富集作用。5) 胎体的血浆蛋白浓度和血浆蛋白对某些化学物质的亲和力比母体低。4 活性氧族氧中心自由基、非自由基衍生物、单酰态氧、次氯酸、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环氧化合物5 解毒失效的原因:解毒酶耗竭,共底物消失,细胞抗氧化剂耗竭某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毒物使解毒酶失活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解毒过程中 有害的副产物6 钙离子稳态失调学说:1)完全破坏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短暂的 Ca+信号2)危及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骨架结构3)激活不可逆的细胞或分子分解代谢7 急性毒性试验对受试物的处理:1) 必须了解受试物的纯度、化学结构、杂质成分、理化性质、溶解度、挥发性。2) 检索与受试物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化学毒物的毒性资料。3) 标记试验动物的总量,一次备齐全部试验用量,且应以同一批号为宜。4) 受试物的成分和配方应稳定不变。5) 异构体混合物比例必须固定。8.常用的 8 种致突变试验:伤寒沙门氏菌回复试验 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果蝇伴隐性致死试验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程序外 DNA 合成试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9 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染色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一定形态结构,而基因是遗传学的单位,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并且每对基因在杂交中仍保持它们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每对基因只有一个,而每对同源染色体也只要一条个体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体,另一个来自母体,染色体也是如此)不同对基因形成配子时的分离与不同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期的分离,都是独立分配的10 化学毒物毒作用机制的意义)通过对毒作用机制的了解,可阐明描述毒性资料)估计化学物所致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性毒性的农药11 哺乳动物短期致癌实验)小鼠肺肿瘤诱发实验)小鼠皮肤瘤诱发实验)大鼠肝转变性实验雌性大鼠乳腺瘤诱发试验化学致癌机制引发阶段:正常细胞衰变细胞癌细胞促发阶段:促进肿瘤细胞分裂增长特点:引发物作用后,经促长物作用才能形成肿瘤引发物单独作用不会引发肿瘤只有促长物缓慢作用而无引发物一般不会引发肿瘤引发物和促长物的致癌顺序很主要引发物在前,促长物在后引发物产生的作用属不可逆进展作用: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在促进1/2 中或 1/2 后呈现出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基本标志为遗传不可逆表现。13 细胞色素催化下面几类的氧化反应脂肪族芳香族的羟化基双键的环氧化作用杂原子的氧化和羟基化杂原子脱烷基作用转化基因的转运酯的裂解脱氢作用14 毒作用(毒效应、不良效应)分类促进或迟发作用 局部或全身作用可逆、不可逆作用过敏反应特异体质反应高敏感性、高耐受性15 亲电物的形成1 插入 O 原子,RH + O?RH+ +O-2 形成共轭双键?亲电物3 键的异裂4 通过化学键化合价数改变16 RH5 核酸共价结合机制形成亲电剂作用 1 硬亲电物 2 软亲电物 受体原子带低电荷,体积较大,有多个易于激发的外层电子受体原子:接受生物大分子的原子亲核物?针对生物大分子而言软:较高极性,较低负电荷,易被氧化并与低层轨道联系高:较低极性,较高负电荷,不易被氧化并与高层轨道联系形成亲核剂,与 DNA 作用形成自由基,与核酸作用17 化学毒物与 Pr 结合的结果1 导致细胞毒性与坏死 2 引起免疫反应 3 引起致癌 4 酶活性丧失与血红 Pr 自杀性毁灭18 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1 最直接途径?化学毒物在机体重要部位出现2 较为复杂途径?RH 与靶分子作用?产生毒性3 最为复杂途径?1 RH 到达靶部位2 与内源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功能紊乱3 启动分子水平细胞或组织水平的修复机制。外源化学物:即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的总称,又称为“外援生物活性物质” 。外源化学物分为:天然物:包括植物性有害物质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动物性有害物质;衍生物:即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的(或潜在)有毒物质,或称有毒反应物;污染物:包括生物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添加剂。食品毒理学的概念: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是一门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食品毒理学的作用或意义:食品毒理学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