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粮食局后勤服务中心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根据组织的安排,我有幸代表基层党组织在这里发言,深感荣幸。下面,我就服务中心三年来结对帮扶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我们服务中心党支部在省局的正确领导和松阳县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三都乡政府协同下,按照“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依靠下田村和里庄村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细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两个结对帮扶村的各项建设。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 8 万多元、物资 665 件,折合人民币累计帮助 40 多万元,帮助两个村修建 2 个老年活动室,完成安全护栏、村口整治等工程,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基本情况XX 年下半年,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省局直属的 5 家企事业单位分别结对了松阳县三都乡的 10 个村,我们服务中心承担了里庄村和下田村的结对帮扶任务。里庄村是三都乡乡政府所在地,海拔 620 米,距县城 15 公里,交通不便。截至 XX 年,全村有村民 268 户共 826 人,有党员 28人,残疾人 13 人,其中外出人口 403 人;留守村民以种植高山水果、蔬菜、茶叶等为主要经济来源;认定的低收入农户有 145 户共 381 人,是全省的重点扶贫村。下田村位于三都乡中部,距离县城 11 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 4 公里,海拔 500 米。由下田、思步、朱竹三个自然村组成,共 239户 873 人,有党员 23 人,残疾人 16 人,其中外出人口 423人。留守村民以种植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为主要经济来源。认定的低收入农户有 150 户共 398 人。低保对象 28人,五保户一人,也是我省重点扶贫村。二、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安排,不断规范帮扶工作内容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改善社会贫困群体生活状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实践社会保障,稳定人心,化解社会矛盾的国策。服务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把帮扶工作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确保了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专门成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筹划和协调落实帮扶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中共 xx 省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结对共建的指导意见 、省局下发的省粮食局全面开展“送温暖”惠民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结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奠定了做好帮扶工作的思想基础。服务中心党支部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党员积极参与,提升了帮扶工作质量。制定帮扶规划,完善工作制度,具体实施组织帮扶、思想帮扶、工作帮扶、生活帮扶等,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坚持做到“四有” 、 “五落实” ,即有组织领导、有帮扶计划、有帮扶制度、有具体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理清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拓宽帮扶工作途径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有效措施和手段让贫困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为此,我们坚持从摸清两个结对村的基本情况入手,组织支部一班人利用双休日先后多次到结对村摸底调查,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我们还经常与省局派出驻三都乡的驻村指导员联系,准确地掌握结对村和结对户的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按不同致贫原因,划分帮扶对象和帮扶目标,坚持救济性帮扶与开发式帮扶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帮扶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帮扶活动。围绕整村推进的要求,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制订了“支部对支部、党员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计划和措施。与两个村的村委班子深入探讨两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把帮扶重点放在“助老、助孤、助残”和“项目扶持、观念扶持、资金扶持”上,加大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当地原有的特色,利用自身的力量,做精做优高山蔬菜和高山绿茶自我发展的文章。同时向他们灌输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关键还是在于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党员干部主动、中心与结对村联动、帮扶对象互动的有效机制。注重真抓实干,坚持帮促互动,不断提升帮扶工作成效三年来,我们中心始终秉承“只要带着感情扶贫,就能够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通过结对双方的共同努力,帮扶成效明显。一是村级办公设施明显改善。两个村委办公设备条设施简陋。为了改善结对村委的办公设施,我们服务中心向省局汇报了这一帮扶意向后,得到了省局的大力支持。省局将机关更换下来的电脑、办公桌、办公椅、办公柜等办公用品共计 645 件,全部捐赠给三都乡的 10 个结对村,村委的办公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关心照顾好老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里庄村 60 岁以上老人有 118 人,下田村60 岁以上老人有 152 人,他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也没有活动设施和器材。为了让两个村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我们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员会主任商量,利用村里闲置房子改建成老年活动室。我们服务中心出资 4 万元帮助装修、购买了桌子、凳子、电视机、自动麻将桌、象棋、健身器材等设施。让两个村的老人有活动场所,有娱乐设施,丰富老年人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今年5 月走访慰问期间,我们又给老年活动中心捐款 4000 元,用于增添活动设施,让老年人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与驻村指导员的工作联系中,我们得知里庄村小学校门口路面与河面的落差有 4 米,河边没有护栏,学生进出校门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想在河边修建护栏;下田村想对村口进行美化整治。因两个村经费来源有限,两个项目迟迟未能开工。为了解决两个村的经费问题,我们中心今年又给两个村 4 万元,让这两个项目尽快动工,解决村口美化,确保学生上学安全。通过我们的结对帮扶,进一步促进了两个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在我们积极帮扶的同时,松阳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两个村的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几年中先后投入 100 多万元资金用于两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庄道路改造、沼气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公厕改造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三是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一定意义上说,对贫弱者的态度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按照“一帮一” 、 “几帮一”的要求,建立帮扶结对子,中心在职 8名党员共结对 6 户贫困家庭,要求每名在职党员全面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制,认真做好服务跟踪工作。每年深入 6 户结对家庭中,与他们谈心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与困难。党员自愿捐款为结对家庭购买彩色电视机、棉被、热水瓶,并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服务中心工会、妇女小组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向两个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五保户、贫困户”送去温暖和关爱;关心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去 9 套床上用品;关爱残疾人,给每个村送去 2000 元用于残疾事业;关怀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关照五保户,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形成一张相对稳定的结对帮扶网。四是农民生产收入明显改善。通过结对帮扶这个平台,我们提供 XX 市农产品的信息,引导他们依托自有资源,发展生产,里庄村加大了对高山茭白的种植,并建起了自己的高山蔬菜交易市场;下田村加大了对茶叶的种植,把高山绿茶作为打造一个品牌来做。我们中心每年给结对村提供农产品的销售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并帮助他们销售一定数量的高山蔬菜和高山绿茶。由此,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从 XX 年人均收入 7646 元,提高到 XX 年人均收入 9351 元,收入增长了 22.3%。五是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我们把帮扶工作当作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战场” ,让党员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增长见识,磨练能力。在帮扶活动中,党员干部通过亲历亲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首先,增强了民本意识。党员干部通过与贫困户“攀亲交友” ,与困难群众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中心党员干部认为,联系一户贫困户就多了一份责任,作为党员干部一刻也不能忘记群众的疾苦,一刻也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激发了工作热情。党员干部通过走访慰问,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群众,还有如此多的弱势群体需要关怀帮助,心灵为之震撼,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激发热情,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干好工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践证明,开展结对帮扶,不仅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而且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进一步浓厚,有效地促进工作作风的改进。通过结对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形成了“支部一面旗,党员一盏灯”的良好局面。三年来,我们服务中心对下田村和里庄村的倾情帮扶,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村庄的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村风民风不断改善,村民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我们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也从中得到很大促进,基层党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XX 年被评为 xx 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XX 年被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几点启示我们服务中心结对帮扶所做的工作,实现了群众的满意,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也受到了社会的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局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服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得益于结对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配合。回顾三年来结对帮扶工作的实践,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深刻的启示:启示一:坚持组织互动,发挥堡垒作用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三都乡里庄村和下田村是省级贫困村,总人口 1296 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先后多次召开双方党组织座谈会和工作通报会,把上级相关要求和帮扶原则通报到位,全面统一了党组织对帮扶工作的思想认识,调动了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帮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深入调研,听取村党支部的情况介绍,实地走访村民,科学制定帮扶规划。注重调动整体力量参与扶贫,我们服务中心在职党员 9 人,坚持为帮扶对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扶贫对象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为扶贫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在实施帮扶过程中,遇事先与党组织负责人沟通,工作通过党组织安排,重点建设通过党组织牵头,增强了帮扶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因为我们先加强了党组织情况互通、工作上的互动和双方的互信,才有效地确保了帮扶的顺利进行,取得帮扶的明显效果。因此,我们感到,做每项工作,干每件事情,只要党组织认识统一,党员的积极参与,工作规划科学,工作制度落实,工作就能有效落实,就能形成政府主导、组织参与、党员落实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启示二:坚持实事求是、全力服务民生的原则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保障。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扶贫工作的实质是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员的民生问题,我们坚持立足现状、科学研判、合理安排,从解决贫困村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饮水难和住房难等实际问题入手,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捐赠钱物,推荐就业和销售高山农作物等活动,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我们感到,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民生为重的扶贫原则,立足帮扶实际,不做表面文章,努力解决好贫困户最直接、最紧迫的生产生活问题,就能实现帮扶的目的,达到帮扶效果。启示三:突出工作重点,形成帮扶机制是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艰巨性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