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发表日期:2010 年 1 月 8 日 已经有 72 位读者读过此文第一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概述一、学科意义1、西方文论是我国当今文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三大文论来源: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2、西方二十世纪文坛被称为“批评理论的世纪”。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多于或高于此前所有的文论。二、学科内容1、作家系统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生命直觉主义、精神分析2、作品系统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3、读者系统文学现象学、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4、文化社会系统新马克思主义、文学文化学、存在主义、社会批评理论5、后现代系统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总体走向(一)从现代到后现代1、20 世纪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解体、1991 年前苏联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文论呈现三种状态:革命化、精神分析和形式主义。存在主义成为贯穿二战始末的哲学及文艺运动,反映焦虑、不安、无聊、冷漠、忧郁、荒谬、虚无、绝望和死亡等社会思潮。冷战期间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理性,逐渐动摇了现代主义唯我独尊的地位。2、前工业、工业化和后工业三个时期的划分前工业时期(国家资本主义,采掘自然资源)现实主义工业化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机械制造产业)现代主义后工业时期(晚期资本主义,开发信息资源)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艺主要是一种后现代社会的大众文艺,部分地体现大众对现存社会的思虑、烦躁、反思、反抗、颠覆、批判乃至失落和玩世不恭的思想情绪。(二)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1、知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和区别。2、二战前的文论,主要是一种知识文化和知识话语;20 世纪下半叶,占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叙事学、符号学、语义学等属于知识文化范畴;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论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三)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1、文学理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哲学文论、文学理论批评、作家创作谈。哲学文论、创作谈属于西方文论史的传统形态,20 世纪文论的突出特点是,文学理论批评自成体系。2、诗学文化,就是从艺术性出发,在语言、结构、形式中研究文学的文化意义。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派、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等文论隐含着文化意蕴。3、文化诗学,就是以非文学系统和视角分析、研究文学现象,展示文化与文学和艺术的深刻联系,探索文学的独特性和文化性,表达文学对文化建设的意义、价值和功能。精神分析、现象学、阐释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多重视角介入文学研究和批评。(钱中文: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从外而内到自内而外)4、20 世纪下半叶文化诗学有五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解构和后现代。20 世纪文化诗学,以意识形态为轴心,从世界和历史、 和文化、男权和女性、建构和解构等多重维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文化诗学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四)从分析走向综合20 世纪上半叶文论,是分析的诗学;20 世纪中、下叶,是综合分析的时代。20 世纪文论,从现代到后现代,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整体上呈现出从分析走向综合的趋向。从过程看,西方 20 世纪文论具有从现代、后现代到后殖民的发展过程。在认识论方面,无论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知识话语,还是对理性、非理性、精神危机的表述,20 世纪西方文论不同程度地走向了意识形态的综合分析。文论的本体论转化。(五)从多元走向边缘20 世纪以前的文论,主要是哲学的演员,文学创作的服务员,作品的广告宣传员。20 世纪的文学理论可以与哲学理论、社会理论、文化理论相提并论,文学评论有时比作家、诗人更能脱颖而出,更能赢得知识界和学术界声望。西方没有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体系,文论出现众说纷纭的多元化局面。据统计,西方文论至少有五十种“主义”。有的评论家,常常从此“主义”跳到彼“主义”,如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20 世纪文论属于一种思想领域,把玩语言、符号和形式的目的在于释义,在于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它主要是一种阐释学。20 世纪文论具有明显的文化创造性。20 世纪西方文论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六)从吸收、对话走向发展钱中文:中西文论的两次错位。以 80 年代为分界。80 年代以前,西方文论的主导研究是一内在研究,中国的文论则把外在研究发展到极致,结果是两者都走入绝境,难以为继;80 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语境的逐渐形成,西方文论主导倾向由内在研究转向外在研究,而中国的则由外在研究走向内在研究。第二讲 表现主义一、流变与特色浪漫主义诗学运动的演变,反说教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1、1901 年巴黎画展2、1911 年德国先锋派作家的代名词3、1914 年以后,表现主义一词在艺术界被广泛运用4、表现主义文论代表人物:克罗齐、科林伍德、鲍桑葵、开瑞特等5、表现主义文论主要观点:艺术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它来源于一种想像。二、克罗齐克罗齐(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从两度任政府内阁部长。美学和文论代表作有:美学、纯直觉和艺术的抒情性、艺术表现的整体性、诗与非诗、民间诗歌与艺术诗歌、诗论等。克罗齐偏爱直觉和心灵传达。三、克罗齐的心灵哲学图(朱光潜)两度四阶段 产品 价值 哲学部门 全体 直觉 个别意象 美(丑) 美 学心灵活动 认识概念 普遍概念 真(伪) 逻辑学 哲学 经济 个别利益 利(害) 经济学 =美学真实世界 实践道德 普遍利益 善(恶) 伦理学四、直觉即表现1、直觉与表现是一回事,艺术的定义是直觉,也是表现。直觉=表现 =艺术,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2、直觉充满个性,洋溢情感,“直觉是抒情的表现”。艺术的直觉=抒情的直觉=情感的表现3.心灵具有特殊性和创造性。直觉是全部心灵历程的起点。直觉具有独特性,由独特性带来创造性。4.诗,充盈着直觉表现。直觉表现说专指纯诗,并不是指向所有文学艺术,没有理性和外在杂质才是真理作品。提倡纯诗、纯艺术、纯文学,它们来源于纯粹的直觉。5.艺术表现四阶段论:诸印象、表现、快感的陪伴、由审美事实到物理现象的翻译。其中第二阶段最重要,所谓表现阶段,即指心灵的审美的综合作用。五、科林伍德的总体想像论和语言论科林伍德(1889-1943)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美学家。代表作艺术原理。1.作品既是作者想像的产物,也需要读者的想像力。2.艺术必然是语言,艺术的情感想像依赖于语言。六、评论方法1、剥离方法:运用“ 排斥律 ”展开文学理论批评, “不是什么“说得最多,“是什么”说得较少。诸如艺术不是物理事实,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不是道德活动,艺术不是概念或逻辑活动等,从而得出艺术是直觉活动。2、批判方法: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克罗齐是意大利知名的政治活动家,在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期间,因拒绝效忠法西斯政权,被撤去部长职务。他主持的批判杂志充满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3、历史方法:文学史是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历史。4、语言学境界:艺术=直觉= 表现=想像力=幻想= 语言=美体现出克罗齐后期思想的发展。七、对表现主义的评价(一)成果1、对作家思维层次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2、对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研究,有不少合理之处。(二)缺陷1、过分强调了作家的直觉表现的重要性。2、有意忽视艺术技巧对艺术创作的作用。(三)影响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文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在意大利及英语国家中曾一度占有统治地位。第三讲 象征主义一、象征主义的诞生及前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以丹纳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及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一种反叛。和表现主义一样,也属于浪漫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另一个变种。其哲学基础是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1886 年,莫雷阿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学宣言,第一次打出“象征主义”的旗号。前期象征主义(19 世纪中叶至 90 年代):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和象征主义三剑客马拉美、韩波、魏尔伦。二、后期象征主义二十世纪初,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在主体主义、达达主义的冲击下,日渐趋入低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重新崛起,20 年代达到高潮,40 年代接近尾声,文学史称之为后期象征主义。三、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瓦雷里(1871-1945),法国后期象征派大师 ,法兰西学院院士。瓦雷里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诗歌耽于哲理,充满了抽象的沉思、内省和分析。他认为诗歌的灵魂在于指挥和思想,纯粹的思想产生纯粹的诗。同时,他也注重理和情的统一、感和知的结合。赖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 )奥地利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一只眼睛看科学世界,一只眼睛看神秘事物,在他的心灵上,两者是可以溶合贯通的,于是科学与诗熔铸成一体。这便是他作品的特色。威廉巴特勒叶芝 (18651939) ,亦译“叶慈” 、“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一生都对神秘主义和唯灵论有浓厚的兴趣。四、象征主义的基本倾向现实世界是不可信的,诗人的追求点不在现实世界,而应该在远离现实的另外一种更真实的世界,只有诗才能认识和把握它。诗人要追求超现实的真实,需用抽象思维,要追求纯诗,必须从事从形式到内容的创造。五、象征性(一)古希腊把象征作为记忆的片断。象征主义文论所谓的象征,主要是指完整的主体意识。它把这个完整的意识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意识里,一半以文学形式留给人世间。六、象征性(二)1.定位论:精神本体论;2.纯洁论:显示人的内在精神的纯洁性;3.真实论:在孤独的体验中展示心灵的真实;4.过程论:在有限的心灵活动中显示精神的无限性;5.音乐论:彼岸的上帝的声音只有音乐和音乐化的语言文字才能表现出来。七、抽象思维和纯诗1.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2.要求诗人兼做一个逻辑学家和思想家;3.把哲学与诗统一起来;4.希望诗人把自己奉献给无限的精神世界;5.希望抽象思维能为纯诗注入充足的思想底蕴。6.强调内容与形式的交融与和谐。7.纯诗具有纯诗性,纯诗性是诗性的一种极致,一种境界。八、通感批评象征主义的通感批评是指“通”向作者的精神世界,“感”知作品的精神特质。1.感官互动批评2.作者精神世界批评:探索作者的精神取向和精神流动过程;3.心灵与自然契合批评:展示诗人契合大自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