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心核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人们理解人伦关系的基础和政治生活的合理性。早在商代,人们就提出了“敬德配天” “修德配命”的命题,将道德视为通达天地、获取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前提。在我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更是系统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仁在国家层面表现为“仁政” ,意味着以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的强盛,将国家置于道德之上,正如孟子所言,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仁政”强调国家对于人民的道德责任,并且认为热爱百姓、增进百姓的根本利益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生与国家的强大之间甚至达成了必然性的联系。 “仁政”意味着通过道德共识实现国家和谐。儒家围绕“仁”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 “忠恕之道”力图在仁爱原则的实践中使人们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对传统国家的高度凝练,充分展示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政治道德的深刻内涵。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是我国传统社会治理观念的结晶。我国传统社会推崇“仁” “礼”结合统一的伦理模式。仁是道德本质,礼是外在规范,两者并举才能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 “仁” “礼”结合的社会伦理模式提倡基于道德自觉的自由,孔子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人们心中仁爱的缺失,只有当人们怀有仁爱之心,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符合“礼”的要求。正义是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基于“仁” “礼”的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参与社会事务道德资格的正义,如孔子所言“政者,正也” ;二是社会规则的正义,如荀子所言“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传统社会伦理模式赋予人们以道德平等,道德平等为社会平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传统社会伦理模式凸显了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无疑是对上述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浓缩与继承,传递了我国传统社会伦理模式所承载的仁爱精神。在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我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表达。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君子”代表了人格的完美状态,而要成为君子,就必须修身以具仁德。对于个人而言,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仁”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孝、恭、宽、信、敏、惠、忠、敬都是对于“仁”的具体表述。这些分属不同范畴的念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直接,而后者则是对于前者的深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不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而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萌发、形成的。或者说,核心作为道德,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之传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