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填空题(20 分)1 后康德美学中、和三人的美学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极为突出。2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将人的本质特征(“类特性”)规定为“”或“”。3 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的概念,4 马克思在中直接提出“精神生产”,说:“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5 在马克思、恩格斯致信中,出现了“”和“席勒式”名词。6 马克思在中,提出了人类对世界的四种重要的掌握方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二、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 10 分,共 40 分)1“首先对劳动者说来,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报按、精神遭到摧残。因此,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突然若失。结果,人(劳动者)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动物机能时亦即在饮食男女时,至多还在居家打捞等等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动的,而在执行自己的人类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P822您完全正确地反映了现在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白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亠个本质的标记。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P1893“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想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粹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4“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酷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P165三、简答题(20 分)1 马克思恩格斯文论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各有那些涉及或论述文艺问题的著作?(8 分)2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艺术意识形态性确定的意义?(6 分)3 什么是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想“三融合”的观点或原则?(6 分)3四、综合写作:试评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要求条理清楚、字迹清晰(20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 分,每题 2 分)1 席勒、黑格尔和费尔巴哈2“自由自觉的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3艺术生产4共产党宣言5致斐迪南拉萨尔 “莎士比亚化”7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二、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 10 分,共 40 分)能够使用自己语言表达下列各题大意、要点的均可给分。1。这段话首先说明由于劳动的异化(劳动异化的实质是劳动活动本身对人而言失去了“自由自觉”的性质,而是成了为达到某种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此,活动与人的自然本性相游离,它不再是目的而成了手段),人们甚至在从事美的创造这样的活动时也感受不到美的享受。由于私有制利用佣劳动制,使劳动这种原本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的生命活动”与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占有相脱离,他生产的东西不再为他所享有,因而劳动所应有的那种主体的积极拄、愉悦性就被机械性和痛苦所取代。因此,劳动对劳动者而言就不再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他的本质力量不是得到自由的发挥而是受到催残。在劳动中人不仅不再能感到那种真正人的愉快,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作为人而存在,相反只有当他在摆脱了劳动的瞬4间,在享受仅有的一点个人自由时,他才又恢复到人的位置上。换言之,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他感到自己仅仅是一架机器,一架为某种力量驱使不得不运转的机器,只有在家庭关系如夫妇关系、父子关系中才感到自己还享有一点人的自由。这就是现代文明中,异化劳动的结果。人类本来来自动物界,在某种意义上,他至今仍未完全脱离动物界,因此,人的活动必然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动物截然不同的。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如劳动;二是以人的动物性为基础的,近似于动物的,如饮食男女,当然由于前者的存在,后者在形式上已与动物截然不同。但是异化劳动将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人在从事那些在性质上与动物机能截然不同的活动,如劳动时反而感到自已是动物,人在从事本来类似于动物机能的话动时,却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活动这种最少动物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活动当然要受到破坏了。2这是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关于典型的论述个性与共性。在文艺理论界,今天看来,没有什么比说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再老生常谈的了。但在恩格斯批评拉萨尔时历史剧济金根的时代,这种观点只有少数的具有辩证头脑的哲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所讲的“做什么”和“怎样做”,是对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典型理论的具体化。“做什么”在某个范围、某个类别的人中都是一样的,例如农民反封建贵族统治,济金根作为一个下层贵族,也同样反对封建贵族统治,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样的,在这“做什么”中就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怎样做”则是个性的表现,同做一件事,不同性格,不同主观条件的人,绝不会一样去做,在“怎样做”中才使人物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才使一个人物形象具体化、活起来。对于一个艺术家,表现人物“做什么”是不难把握的,而表现他“怎样做”才显得出真正的艺术功力。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恩格斯正是委婉地批评了拉萨尔把握人物“怎样做”的艺术能力。而一个成功的典型形象,更主要的恰恰表现在他“怎样做”上。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但这仅仅是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的。任何一个存在物都可以被看做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人物不是个性与共性的机械相加,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他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特征,对此,恩格斯称之为“一定的单个人”。5恩格斯借用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典型人物的具体性和独特性。严格说来,对于一个典型人物,我们很难清楚地划分出什么是他的个性,什么是他的共性。他的共性就融会在个性之中,个性中无处不表现者共性。如果为表现个性而凭空为人物添加一些特点,不能使之与共性就融合在一起,那势必导致恩格斯所批评过的“恶劣的个性化”。3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一是哲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凭借逻辑思维将客观世界变为主观世界,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将客观世界变为范畴体系,而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掌握。二是宗教的方式。这种方式首先是对人类世界的掌握,而它是凭借幻想,通过将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的方式,完成对世界的掌握的。而世界上的其他存在物则一概从神学目的论出发,被理解为异化了的人本质神所创造的。第三是实践方式。这是人类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对世界的最普遍的掌握方式,是人类维持自身存在最基本的能力。第四,艺术的方式。这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或者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感性把握。人将世界作为一种观照的对象对它加以感受和体验,然后再将他们对对象的认识、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化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性形式,人们在这种感性形式中不仅熔铸了客观世界的特征,而且熔铸了自身的特征。因此艺术在掌握世界的同时,也掌握了它的主体。马克思将艺术视为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四大方式之一,足见他对艺术的重视。4这段话的意义首先表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表现在二者的同步发展中,亦即物质生产方式由低级而高级的进步,并不能导敢艺术生产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有没有一个历时性的进步过程?不容质疑,艺术与物质生产亠样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继承性的演变轨迹,任何亠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是在旧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问题在于从价值论角度看,在延续过程中的诸艺术形式之间有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文学史和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经济繁荣时期往往并不是艺术繁荣时期,相反,倒是在许6多经济萧条的时候,艺术反而蓬勃发展。如何理解这种不平衡现象呢?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艺术发展与社会一般发展之间虽然不存在比例关系,但后者对前者的制约、决定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古希腊史诗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原因正在于它赖以产生的土壤社会条件已经永远得成为过去了。这恰恰证明了物质生产对文艺的决定作用。二,文艺这种意识形态漂浮在上层建筑的顶端,与经济基础之间要受到“中介因素”的影响。三,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绝不是物质生产这一个单一的因素所决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说明艺术的发展与繁荣除经济原因外,还要取决于其他诸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四,文艺自身传统也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对文艺的发展起到特殊的作用。三、简答题(20 分)1 理论界普遍认为,他们的文艺理论大致经历了萌芽、成熟、发展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8351844 年):萌芽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因素。这一时期涉及文艺思想和美学的代表作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在孕育马克思主义思想因素的同时也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观点,主要有:对人化自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规律等美学问题;对巴黎的秘密的文艺评论涉及的现实主义的文艺批评原则等。第二时期(18451859 年):成熟期,其有关文艺理论的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马恩致拉萨尔的书信。这一时期马克思文艺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发展,形成科学的理论形态。如关于文艺本质理论、文艺发展理论和关于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理论及文艺欣赏与批评的理论。第三时期(18601895 年)发展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文论伴随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也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特别是恩格斯提出丰富7了现实主义的真实论、典型论和中间因素理论。代表作有致斐迪南拉萨尔、致敏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8 分)2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确定,第一次把文艺真正置于一个社会结构的庞大系统之中了,它的位置第一次被确定了。这就为后人们(如普列汉诺夫)在各种复杂联系中来研究文艺的种种特性,诸如文艺的起源、发展问题,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对艺术社会意识形态性的确定,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马克思将艺术确定为一种意识形态,尚未能真正切人艺术的内在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也从未表示过意识形态性是艺术的内在特性。马克思只是在谈及文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才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的,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性仅仅是文艺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我们没有理由将这种属性夸大为文艺的本质属性。(6 分)3 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恩格斯在总结自莎士比亚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未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理想。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未来的预测,或者也可以把它视为对现实主义文学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这里讲的“完美的融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较大的思想深度”,这里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思想观念的深刻性。二是“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是指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历史内涵。三是“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是对作品的审美要求,或纯艺术性的要求。“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