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是如何解酒的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 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 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 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 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 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 。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 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 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 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 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