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 1 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实现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统一。隋实现统一的原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意义:结束了长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隋的灭亡:隋炀帝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措施:隋文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意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表现: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激增,垦田扩大。3.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4.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开通原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创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作用:1)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2)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 1300 多年。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诞生阶段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完善阶段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就是唐高祖。2.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626 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1)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2) 措施: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3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3) 贡献: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3.女皇武则天:(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农业措施: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3)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这是对她最恰当的评价)(4)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1)名臣:姚崇、宋璟2)措施: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3) 贡献: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在他统治的前期,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唐朝兴盛的原因原因:1)国家统一;2)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3)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4)民族关系友好;5)对外交往友好;6)注重创新等。246. 唐朝兴盛的启示(1)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2)注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外积极主动交往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4)注重人才培养和选用是社会发展的保障。21co7.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8.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第 3 课 盛唐气象农业 先进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手工业 蜀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经济的繁荣 商业 长安: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城内 坊(居民区),市(商业区)民族关系友好1、 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合同为一家”,“甥”与“舅”关系2、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社会风气开放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蓄,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唐诗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史-杜甫的诗;白居易书法 颜真卿、欧阳询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 绘画 阎立本(人物故事画)、吴道子(画圣)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5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第 4 课 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风俗习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鉴真东渡 六次东渡日本,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代对外关系友好史实 玄奘西行 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特点: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因素: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第 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叛乱,它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使唐朝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Y.com6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907 年,节度使朱温灭亡唐朝,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最终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一、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与统一: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强化中央集权措施: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及其调动;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控制兵权)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副宰相若干,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也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7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上文请勿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2、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北宋与辽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3)评价:一分为二评价。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思考: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1)订立合约后有利于保持和平稳定局面。(2)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破坏,促进了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3)对民众生活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也使边境民众生活相对安定,加强各民族间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第 8 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族的崛起:811 世纪初末,女真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 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今黑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