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2. 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4.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 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5.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片 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6.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8. 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 分钟达高峰,2 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9. 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 6 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症,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症等疾患)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14.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15.科赫现象(Koch 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16.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17.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18.霍纳氏综合症(Horner 综合症):指的是植物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都可发生本病。19.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lung cancer),为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常有区域性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2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21.肺动脉高压: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其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30 mmHg。22.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23.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由型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神经障碍症候群。临床症状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等。24.弥散障碍: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25.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26.肺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型呼吸衰竭。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影响通气功能,造成型呼吸衰竭。27.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PO):常见于肺癌,也见于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和肺转移癌。多侵犯上、下肢长骨远端,发生杵状指(趾)和肥大性骨关节病28.干性支气管扩张: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29.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 PaO2130mmHg 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72.变异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的一个大的分支发生短暂的、局部痉挛收缩,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其发作与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关系,常发生于休息时,心电图有短暂的 ST 段抬高或异常 T 波的假性正常化,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可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73.Kussmaul 征: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吸气时周围静脉回心血量增多,而已缩窄的心包使心室失去适应性扩张的能力,致使静脉压力升高,吸气时颈静脉扩张更明显,称为Kussmaul 征。74.预激综合征:指在正常的房室结传导途径以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着附加的房室传导束。预激综合征有以下几种类型:WPW 综合征、LGL 综合征和 Mahaim 预激综合征。75.稳定型心绞痛: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在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此种典型的发作至少持续 2 个月稳定不变(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称为稳定型心绞痛。76.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发作时 QRS 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宛如围绕等电位线连续扭转,故得名。77.心室重塑:是指心室由于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所产生的大小、形状、室壁厚度和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变化,是病变修复和心室整体代偿及继发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78.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79.艾森门格综合征:又称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系指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继发性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出现右向左分流或双向流,产生中心性发绀的临床综合征。常见有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并发肺动脉高压所致。80.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81.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 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 1 小时,但也有人将发病后 24 小时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82.单位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一个人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83.MI(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84.AMI:是 指 冠 状 动 脉 急 性 闭 塞 , 血 流 中 断 , 所 引 起 的 局 部 心 肌 的 缺 血 性 坏 死 , 临 床 表现 可 有 持 久 的 胸 骨 后 疼 痛 、 休 克 、 心 律 失 常 和 心 力 衰 竭 , 并 有 血 清 心 肌 酶 增 高 以及 心 电 图 的 改 变 。85.非 ST 段 抬 高 心 肌 梗 死 ( NSTEMI) : 是 指 具 有 典 型 的 缺 血 性 胸 痛 , 持 续 超 过20min, 血 清 心 肌 坏 死 标 记 物 浓 度 升 高 并 有 动 态 演 变 , 但 心 电 图 不 具 有 典 型 的 ST段 抬 高 , 而 是 表 现 为 ST 段 正 常 , 压 低 等 非 特 征 性 改 变 的 一 类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86.冠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87.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88.心包炎: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症。89.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内 膜、心瓣膜、大动脉内膜所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可伴赘生物形成.90.心包积液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 Ewart 征,即心包积液征.91.舒张性心力衰竭: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的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的临床综合征。92.永久性房颤:指不 能 转 复 为 窦 性 心 律 或 在 转 复 后 24 小 时 内 复 发 的 房 颤 。93.高血压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94.嗜铬细胞瘤:是指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性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95.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96.右室梗死三联征:是右 心 室 梗 死 后 的 特 异 性 表 现 : 双 肺 野 清 晰 、 低 血 压 、 右 心 功 能衰 竭 .97.T 波的伪正常化:心电图上原来 T 波倒置的导联在某些情况下转为直立,称为 T 波假性正常化或 T 波伪改善。T 波假性正常化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98.二尖瓣面容:面 色 晦 暗 , 双 颊 紫 红 , 口 唇 轻 度 发 绀 。 见 于 风 湿 性 心 瓣 膜 病 二 尖 瓣狭 窄 的 患 者 。99.细迟脉:动脉脉搏上升缓慢,细小而持续,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100. Janeway 损害:是指手掌和脚底部出现的出血性红斑,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1. Osler 结节:是指在 感 染 性 心 内 膜 炎 时 , 血 管 炎 发 生 在 皮 下 小 动 脉 , 可 在 指(趾 )尖 端 掌 面 形 成 紫 红 色 、 米 粒 大 、 有 明 显 压 痛 的 结 节 , 称 为 Osler 结 节 , 在 临床 诊 断 上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102. 限制性心肌病:是 以 心 内 膜 及 心 内 膜 下 心 肌 纤 维 化 , 引 起 舒 张 期 难 于 舒 展 及 充盈 受 限 , 心 脏 舒 张 功 能 严 重 受 损 , 而 收 缩 功 能 保 持 正 常 或 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