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武汉理工大学开放性实验报告(A 类/B 类)项目名称: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实验室名称: 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1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实验名称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 日期 2011.11.26姓名 X X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1、 在信号源 Vpp1V 的情况下输出幅值10Vpp.2、 增益20dB.3、 带宽 10Hz1MHz.二、实验原理(详细写出理论计算、理论电路分析过程) (不超过 1 页 )1. 假设三极管 =100,我们选择高频小功率 NPN 管 S9018。2. 设定静态工作点,9018 电流增益带宽最大时 Ic 为 4mA-10mA,我们设定Ic=7-8mA.Vce=7-8V,Re+Re=(Vcc-Vce)/Ic,得到 Re+Rc=1k,由于放大倍数必须放大 10 倍,设定 Av=15,Av=Rc/(r be+(1+)Re1),近似的Av=Rc/Re,我们令 Rc=750,Re1=50,Re2=150。根据 Ic=I B, 得 IB=70-80uA,在静态工作时,我们要求 IR1IR2IB,所以 IR1 IR2 越小越好,但由于低频带时,耦合电容 C1 的阻抗不能忽略,所以 IR1 IR2 也应该尽可能大,我们选取中间值,令 R1+R2=14.2K,Ve=Ic(Re1+Re2),假设Ic=7.5mA,Ve=1.5V,VB=Ve+0.7V,根据分压公式,我们确定R1=2.2K,R2=12K。3.确定电容参数,C4C5 为电源去耦电容,C1C2 为耦合电容,在低频带时,由于复阻抗较大,使输入输出衰减较大,因此我们选择 100uF,Ce 为旁路电容,同样在低频带时会严重影响放大倍数 Av,因此我们选择 1000uF。2三、实验过程 1. 原件参数选择R1=2.2K,R2=14K,Rc=750,Re1=47,Re2=150,C1=C2=100uF,Ce=1000uF2. 画出原理图3.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 输入 Vpp=800mV,f=1KHz,时仿真结果3输入 Vpp=800mV,f=10Hz,时仿真结果输入 Vpp=800mV,f=1MHz,时仿真结果总的来说,中频带时放大倍数 14 倍,在要求的 10Hz-1MHz 之间,衰减也没有超过 3dB,输出幅值10Vpp,基本上达到要求.a) 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电路板,焊接电路时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b) 对电路板进行调试,并进行改进。在输入 Vpp=1V 时,输出波形明显失真,此时,降低输入信号使Vpp=800mV.四、 实验结果(详细列出实验数据、结论分析)1. 在直流电源为 15V 的情况,测得静态工作点为:VB=2.19,V E=1.44,V C=9.2,V CE=7.752.在输入信号 VPP=800mV 情况测得不同频率下空载时的输出信号4频率(Hz)6 10 1K 1M 2M输出 Vpp 8.13 10.2 11.5 10.2 8.083.实验现象:在调试频率时,发现在低频和高频时,信号衰减很厉害,而且会出现截止失真的迹象,但是在中频区,信号输出 Vpp=11.5,无失真.4.结论分析:1) 出现截止失真,说明静态工作点还有改善的余地,之后我们可以降低 Vce,以此可以达到最佳的放大结果。2) 在频率小于 10Hz 情况,放大倍数衰减很明显,比如在 6Hz 情况下,输出只有 8.13V,因此我们可以把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换得更大一些,如耦合换成 470uF,旁路换成 4700uF,这样可能会得到较大的改善3) 在高频区时,放大倍数同样衰减很明显,比如在 2MHz 情况需啊,输出也只有 8.08V,这是因为器件存在极间电容和引线电容,同样的,我认为,改变静态工作点 Ic,使三极管频率特性达到最佳,可以改善高频时的衰减情况4) 实际放大倍数 Av=11.5/0.8=14.4,理论放大倍数 Av=750/47=16,这个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五、实验总结(实验中遇到的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1.通过这次试验,我发现,在设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时,静态工作点的设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路的放大效果.2.在硬件调试时,由于不可能一次成功,我们可以插座焊在电路板上,这样更方便我们的硬件调试.2.对于改善高频区放大的衰减还是存在问题,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器件极间电容和引线电容的影响,如何让三极管的频率特性达到最佳.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