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聊城大学委员会近几年来,聊城大学党委、行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6 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多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校团委连年被评为“山东省红旗团委” ,获 2005 年度“山东省红旗团委标兵” 。 一、主要做法(一)传承弘扬鲁西运河文化,培育学生“敦厚、奋进”的人格品质聊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迄今至少已有六千多年历史,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深厚。聊城地处鲁西,地域文化秉承齐鲁文化底蕴,融会南北文化精华,造就了以敦厚奋进为精神内核的鲁西运河文化。聊城地灵人杰,英才辈出,表现出敦厚朴实、奋发进取、爱国忧民、志存高远的共同人格品质。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范筑先等;东方学人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身残志坚的“当代保尔”张海迪、 “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等则是当代鲁西人的优秀代表。聊城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注重挖掘聊城地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敦厚、奋进”人格品质上的独特作用。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熔铸鲁西运河文化中的“崇教、尚学”精神,成为传承、弘扬鲁西运河文化的第二课堂;“重走繁森路” 、 “挂职基层、挥洒青春” 、 “百名党员大学生当村官”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年一个主题,更是形成了以挖掘开发鲁西运河文化为主要特征的鲜明特色。2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始终注意传承鲁西运河文化中“敦厚、奋进”的人格品质,激励大学生成长进步。团委还专门制订了“三字经”式的聊城大学大学生文明公约 ,统一印制宣传手册和招贴画,发放到每一名学生手中,张贴到每一个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学生活动区域,增强“文明公约”在教育、引导和约束大学生日常行为上的警示作用。在鲁西运河文化潜移默化的陶冶熏染中,聊城大学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形成了“敦厚、奋进”的人格特质:勤学耐劳,乐于吃苦;脚踏实地,勇于进取;志存高远,甘于奉献。近几年,学校先后涌现出“孤儿院飞出的金凤凰”安哲芳、全省优秀共青团员陶姗姗、 “全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赵杰峰、厉成晓、陈之海,身残志坚的优秀学生郝磊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500 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种荣誉称号。聊城大学培养的学生以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高、作风朴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聊城大学 20042007 年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 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优秀率都在 86%以上。(二)大力推进德育基地建设,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德育基地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但要真正发挥好它的作用,一是在于选好、建好基地,二是坚持不断地在这里组织各种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第二点更加重要。长期以来,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在当地先后建设了一批又一批各类德育基地,并利用基地源源不断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建设和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早在 1995 年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落成之际,聊城大学就将它确立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参观、祭奠,进行义务劳动,还不断邀请与孔繁森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来校为学生作报告。十多年来,每年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学校都选择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举行,让全体新同学了解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每年毕业生离校前夕,大学生们都会自发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再次接受孔繁森精神的教育。建设和利用好革命英雄教育基地。在聊城,范筑先、马本斋是家喻户晓的革命3英雄,也是聊城人的骄傲。学校将范筑先纪念馆和马本斋烈士陵园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常利用清明、国庆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缅怀先烈事迹,教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为人民利益奉献自己一切。建设和利用好名胜古迹教育基地。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有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如光岳楼、铁塔、海源阁、山陕会馆等,他们是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中一幅光辉画面,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将这些名胜古迹先后确立为我校德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考察,使他们更真切地体验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历史文明的光辉灿烂。组织多种形式的以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为主题的演讲、诗歌朗诵、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对聊城、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建设和利用好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建立了东阿阿胶厂、茌平县小杨屯、时风集团和凤凰农业高科技园等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星期天去参加劳动锻炼和进行社会考察;在校内,建立了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建校劳动等劳动实践基地,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劳动实践管理组织,制定了详细的劳动计划,并列入课程表,保证了劳动实践活动的成效。自 1992 年以来,学校保证每名学生每学年参加不少于 42 学时的校内劳动,在假期参加 15 天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开展向当地英模人物学习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聊城大学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这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通过开展向孔繁森、白云、徐本禹同志学习等活动,同学们自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涌现出一大批去西部支教的志愿者、逆境励志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学生干部等先进学生典型。孔繁森同志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也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两次援藏,4十年如一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雪域高原。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永远滋润着聊大学子的心田。1992 年,时为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同志回家探亲,就被聊城大学聘请为校外政治辅导员,与聊城大学结下不解之缘。1995 年,以孔繁森同志命名的学校繁森希望小学在其家乡五里墩村落成,聊城大学每年都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到繁森希望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薪火相传,爱心无限。十二年辛苦支教路,不仅给繁森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让参加支教的志愿者们懂得了大学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的道理。2005 年 7 月,学校组织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走繁森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实践活动。11 名党员大学生来到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孔繁森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真实感受“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克已奉公、献身西部”的孔繁森精神。并联合西藏大学向全国的青年学生发出呼吁:“当代大学生要像孔繁森同志那样,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关注西部、服务西部,做民族、社会的中坚,做国家、时代的栋梁” 。白云是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模范检察官。他几十年如一日,秉公执法,克己奉公,用自己的赤诚谱写了一曲“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正气歌。 学校把白云事迹当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活教材” ,在“白云热线”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从“听民声、识民情、解民忧、处和谐”的“白云热线”中感受白云精神。2005 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就邀请白云为学校全体共产党员上党课,学习以“敬业、公正、爱民、自律”为主要内容的白云精神。2007 年初,白云再次来到聊城大学,做客校园文化论坛“东湖之约” ,和大学生们一起,探讨人生价值。广大党员大学生结合白云先进事迹,纷纷寻找自身差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在聊城大学有一块“党员责任田” ,“责任田”里聚集了全校 1500 余名党员大学生,每一名学生党员对口帮扶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或一名同学,通过“党员一帮一”活动,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工作,经常和思想上有困惑、学习落后、家庭贫困的同学交流,探讨人生价值取5向和理想信念精神。通过“党员责任田” ,每一个大学生党员都有了自己的工作“领地” ,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缝隙”覆盖;另一方面,锻炼了大学生党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徐本禹是在聊城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大学生代表,他放弃读研机会,毅然到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大山深处,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倾颓的教室。他的义举感动了 2004、感动了全国人民,更感动了家乡大学的近三万名大学生。2005 年暑假,徐本禹应邀来到聊城大学,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支教工作。2006 年 12 月去津巴布韦支教之前,徐本禹再次来聊城大学与大学生座谈,并参加了“东湖文化论坛” 。在徐本禹精神感召下,聊城大学大批学子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如数学科学学院毕业生黄振亚毕业后直接选择去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商学院学生郝明和、张楠、付媛三名同学暑假期间,自费到徐本禹曾经支教过的贵州省大石希望小学进行了义务支教活动;生命科学学院 2005 级学生陈之海,休学一年去贵州接替徐本禹义务支教等等。在聊城大学,本禹精神后继有人。2006 年暑假,聊城大学组织开展了“英雄赞歌”聊城市百名革命功臣访谈活动,走访、慰问聊城境内 100 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前辈,听他们讲战争故事,告诫自己在享受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幸福生活时,更应该继承、发扬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品德,勇于承担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二、主要经验和体会(一)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时代要求,用足用活地方德育资源,将其渗透、溶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地方德育资源,对于大学生可亲可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励志、践行,奋发向上,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6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追求完美的人生。(二)围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结合地方实情,建设全方位、系统化的德育基地,并坚持不懈地开展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德育基地教育,对于有效地克服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正如聊城大学党委书记程玉海教授所言:“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德育基地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一大亮点。 ”聊城大学正是以这些基地为载体,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教育活动的直观性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发挥好当地英模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当地英模人物是活生生的教材,借助先进典型人物的现实性、形象性、示范性、有效性等特点,与英雄模范人物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在聊城大学,孔繁森精神、白云精神、徐本禹精神已成为凝聚人心、塑造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的一种品牌,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四)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多年来,聊城大学无论是在考察发掘鲁西运河文化、建设德育基地、还是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都得到了聊城市委、市政府以及聊城团市委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5 年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走繁森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实践活动、2006 年“挂职基层、挥洒青春”优秀大学生基层挂职锻炼活动和 2007 年 “百名党员大学生当村官” 挂职锻炼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