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梧桐( 纱厨(尔不群( 茅塞顿开(当真 ( 埋怨(毛求疵( 处心积虑(憔悴 ( 窥视(香盈袖( 乍暖还寒(D堆积( 寻觅(不自禁( 伺机反扑(解析】B 项, “埋”应读 项, “乍”应读 项, “禁”应读答案】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莫道不销魂 莫听穿林打叶声B怎敌他、晚来风急 势均力敌C雁过也,正伤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梧桐更兼细雨 二者不可得兼【解析】A 项,都为否定副 词,不,不要。 B 项, 动词,抵挡;动词,同等,相当。C 项,动词,飞过, 经过 ;名词,错误,过失。 D 项,动词,加上;动词,同时具备。【答案】列词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解析】B 项,应为“独自 /怎生得/黑” ,“怎生”是一个词,即 “怎么、怎样”之意。【答案】空。(1)醉花阴 中形象地抒发相思之情的三句是:_,_,_。(2)醉花阴 中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是_;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是_。(3)醉花阴 的主旨是_。(4)声声慢 中连用叠字的诗句是_。(5)声声慢 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答案】(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抒写了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58 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 纱 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 ,人比黄花瘦。5对醉花阴中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从清晨薄雾到入暮浓云,时光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B “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渐渐烧完了。C “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D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人公因思念而更显得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解析】应为“实写” 。【答案】列对醉花阴的赏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内容单纯,上片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B下片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C词中作者善于以正侧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便使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D全词正笔、点笔是实中有虚,情中有态,因此人物意态、形象立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解析】词中没有描述人物的服饰、容貌。【答案】“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诗中,并 结合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来做 综合分析。 “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的分离之悲更深。【答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日里“佳节又重阳” ,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 “玉枕” “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8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_【解析】首先是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 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 顾花自怜,认为 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 这 三句是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 ,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1 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乍暖还寒时候”是写一天的早晨,而不是写一季之气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 ;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且下片“到黄昏”句正好与清晨呼应。B “这次第 ”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省。C首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缠绵悱恻,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D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首句相呼应,使文章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解析】表达的感情应为“哀婉凄切” 。【答案】C10.(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 4 题)这首词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答案】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词人的忧愁很浓。“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抒写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声衬情,啪啪的雨声震撼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忧苦之情。11该词最后作者以“怎一个愁字了得”收尾,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请简要分析。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案】前人写愁绪,有的说愁有千斛万斛,有的说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繁,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 题。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祇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12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考查对词眼的理解。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这首词集中表现的正是词人的“愁” 。【答案】同意。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13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虰中” , 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请从“情、词(炼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_【解析】词的上片集中写景,下片集中抒情,结尾处又借景抒情。可以 围绕这点进行分析。【答案】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景,下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不归,中间以一“雨”字联结, “愁”字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结构严谨。 “柔肠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深闺中孤独寂寞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