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尊老敬老过重阳课堂实录教学内容选自课标实验教材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 8 课中秋与重阳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关于重阳节的资料,了解有关重阳 节的知识。2、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真诚关爱的情感,体 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深远,激发敬老爱老的真实感情。3、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4、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主动为老人做事。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真诚关爱的情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深远,激发敬老爱老的真实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录一、一曲幽思入重阳师:今天看到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你们紧张吗?生:紧张,我的心里就像有只小鹿在乱跑。师:那你们想怎么缓解一下现在的心情?(生畅所欲言)现在,我们没那么紧张了,那你想怎么表现自己,让大家看到我们团结小学二年 级的风采呢?(展开讨论,蕴 情)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歌,你知道它是写的什么吗?(播放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生:我知道这首诗写了重阳节的故事。生:我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他写了自己在重阳节独自在他乡,没有亲人,感到很孤独,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所以所以就写下了这首诗。生:我还知道这首诗中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句。每到重阳节的时候,我的叔叔在西安打工回不来,我的爸爸有 时候就爱念叨这句诗。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今天我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关于“ 重阳节”的话题。(教师板书)二、七嘴八舌话重阳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重阳节的哪些知识?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多,表现得最好!生:我知道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生:我听爸爸说,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汉代就开始了。人 们为了免除灾祸而插茱萸,登高是 为了长寿。生: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望远,吃重阳糕,喝菊花茶。生: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生: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 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号召我们尊老敬老。师:你们说的真好啊!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谈谈重阳,谈谈“ 尊老敬老” 的问题。(教师补充板书)三、诗情画意赞重阳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的太热烈了,讲得也很出色。据老师所知, 历史好多诗人都留下过不少描写重阳节的优美诗文,就像上课时,老师所引用王维的诗。 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收集任务,你 们收集到了吗?生:老师,我这里还有重阳节的诗。生:我这里有重阳节的散文。师:接下来我们要举办一个朗诵比赛,看谁表演的好。(学生踊跃上台朗诵自己收集的作品,对于表现较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师:你们真的很出色,不知道古人听了大家的朗诵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诗歌,你们想听听老 师的收集成果吗?(生答略)(教师播放课件,与学生一同欣赏)四、读懂老人在重阳师:刚刚欣赏完优美的诗词,让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个谜语,放松、放松。说: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这是人。师:为什么是人呢?生:因为人刚出生时不会走路,要爬着走,就是四条腿走路;年轻的时候,用两条腿走就行了;到老了,走路费劲,就得拄着拐杖走,就像是三条腿一样。师:恭喜你,猜对了!为了奖励你的突出表现,老 师奖励你颗星星!希望你再接再励!(奖星)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每个家庭都有老人。你 们回家采访自己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的故事,你们准备的怎么 样了?(生读采访稿,介绍自己爷爷、奶奶 们年轻时的成就)师:你们的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都很了不起,那你见过他们年轻时的照片吗?你觉得他们和现在有什么变化?生:爷爷奶奶变老了,脸上都是皱纹了。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爷爷、奶奶老了?生:他们脸上有皱纹了,头发也白了。生:他们的牙齿越来越少了,吃饭越来越慢,吃不了硬的东西,爸爸 妈妈要经常的照顾他们。生:我看见我的爷爷、奶奶拿不了太沉的东西,走几步就上喘,他 们总爱说:“不行了, 这要是搁年轻时,我一人一次就能抗两个麻袋。”生:我发现他们走路太慢,走几步就会捶捶后背,摇摇头。师:爷爷、奶奶,还有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人。 为社会 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同学们知道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我 们应该这样对待老人呢?生:我们应该尊老敬老。五、尊老敬老过重阳师:重阳节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今年的重阳 节是几月几日?生:9 月 19 日。师:前一阶段,我们开展感恩教育,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重阳节,我 们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分头汇报)生:我们小组想到敬老院,慰问老人,陪他 们聊天、下棋,给他们送去有趣的节目,让 他们开开心心的过 一个重阳节。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家陪自己的爷爷、奶奶,送他们礼物。生:我们小组想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生:我们小组想建议爸爸、妈妈带着爷爷、奶奶出去走走,散散心。六、赞老助老结重阳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假如爷爷、奶奶 现在来到了我们班级,你最想 对他们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此 时的心情。(生畅所欲言)师:希望大家真正陪爷爷、奶奶过一个尊老敬老的重阳节,做一个尊老敬老的好孩子。我们经常把老年人比做夕阳,让我们祝爷爷 、奶奶的晚年像夕阳一 样灿烂!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着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所以,在课 前我注意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知识,目的是强化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培养他们对社会性问题的兴趣。 围绕“ 重阳” 这一话题我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古诗中感受到浓浓的“ 重阳” 气氛,引发孩子们关于“重阳” 的回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异常的 兴奋,主 动地参与到活 动中去。一首首 诗歌脱口而出,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享受着生活和学习的快乐。我本着“ 玩中学”“学中玩 ”的理念为向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 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利用故事、游戏、 谜语、 诗朗诵、小 竞赛等多种形式,辅以课件的声、光、色,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问,在问中论,在 论中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论哪种有意义的学习,都 这样与学习者的自身经验相关联。” 由于我注重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学生们个个都有话可说,大家在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畅谈。本节课我力求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这节课我认为是很成功的,我认为本课实现了以下几个突破:一、美的环节得以张显。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六个 环节:“一曲幽思入重阳”“七嘴八舌话 重阳”“诗情画意赞重阳”“读懂老人在重阳”“尊老敬老过重阳”“ 赞老助老结重阳” ,凸显了一种古诗词形式美,让学生在走进课堂之时,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气息。二、学习方法得以转变。这节课我改变了以教师收集材料代替学生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前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了学生。通 过“说一说”“诵一诵”“讲一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 “重阳节” 的有关知识,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真诚关爱的情感,获得一种深切的情感体 验。由 蕴“ 情” 到传“情” 到表“情” ,真正通过节日去祝福、关爱老年人。三、学生价值得以体现。本节课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关注没一个孩子的发展,无论是讨论交流,还是讲故事、竞赛,学生总是参与到活动中来,再现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使学生 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四、教学素材得以创造。品德与生活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和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融入了 许多教材没有的内容,增强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的综合课,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学生在小 组讨论交流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竞赛 、故事中培养了学生 竞争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交流汇报中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教学素材得以创造。品德与生活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把教材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和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融入了教材没有的内容,增 强了教育的 实践性和实效性。五、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的综合课,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 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学生在小 组讨论交流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竞赛、故事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口 语表达能力,在交流汇报中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尊老敬老过重阳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这一天又是我国的老人节。2在活动中体会老人对自己的爱,萌发尊老、爱老的情感,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助老的意识。3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尊敬、关心老人。活动重点:体会怎样才能给老人带来快乐,并有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意愿。活动过程:一、重阳节 老人节1 请学生说一说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2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到的社会上尊敬老人的活动,以及老人节这一天自己家周围开展哪些敬老活动。3 结合教科书上的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老人节这一天,准备为老人做些什么?二、小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1 请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身边老人的需求,课上讲讲老人的需求主要有哪些?根据老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考虑老人需要哪些帮助等。2 结合教科书第 37 页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特别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切实感受到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重要性。二、情景表演请几组学生分别设计并表演平时和老人相处,为老人做事情的情景。活动七、我为老人做事情组织全班学生实际开展一次为老人做事情的主题活动。如访问敬老院、帮社区的老人做事情等。附教学资源: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 点灯、吃糕 代替登高 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