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 高考历史考前 20 天冲刺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时空坐标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知识纵横鸦片战争前(19 世纪上半期)中英国情对比国别项目 中国 英国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中英贸易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模板应用类解答评价、评述、认识、启示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增分策略指导题型解读“评价” ,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认识、启示类的设问一般含有如下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建议、主张等评价类 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答题模板 评述类 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解答:“是什么” ,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怎么样” ,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认识类一般认识、看法、说明类的设问,都侧重于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启示类 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大方面回答典型案例展评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观点二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4 分)(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6 分)(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6 分)(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4 分)阅卷话得失点评本题为观点评述类试题,要按“是什么” ,先明确观点,再按“为什么”摆出理由,还要以“怎么样”评价观点。考生甲的答案体现了评述的答题要求,第(1)问解答较好,第(2)漏掉了“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这样一个重要采分点,第(3)问紧紧围绕道路抉择回答,并说明了理由,第(4)问的启示回答过于简略,容易失分,对于启示应侧重于认识到了什么,怎样去做。解答评价:评述类设问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第(1)问中的“五四精神”是论,具体表现是史;第(2)问中的“两个文化体系的碰撞”是论,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态度是史;第(3)问中的“道路抉择”是论,探索革命道路是史。点评(1)优点:考生乙解答非选择题特别注意紧扣设问,这样就容易接近采分点。(2)缺点:有些地方对观点材料理解不准确,如观点二中的“产物”和“结果”所体现的历程应是从维新思想到民主思想再到民主、科学,而不能笼统地理解为向西方学习。满分答案我的收获(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只要史实正确即可)(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3)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4)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针对训练提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文明史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他们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认为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8401911 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8 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说明鸦片战争的影响。(8 分)解析第(1)问应注意理解材料一中的“两个过程” 。回答时要选取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第(2)问材料二强调从文明史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鸦片战争的影响。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8 分)(2)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间的暴力冲突,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起步,工业文明成为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8 分)学科素养类正确处理史料,快速获取有效信息一、史料概述一般而言,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广义的史料也称为“材料” ,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也包括所有可以用来考查历史知识的材料。目前高考命题中,史料被大量运用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处理史料的能力,在高考考查目标中属于“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正确处理史料。利用史料的第一步是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中国古代和近代史的史料大部分是文言文,所以理解和研究的前提是准确掌握信息,理解材料主旨大意。其次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要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新课程改革非常突出图表的地位,图表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史右图”传统在新时代的再现。历史图表包含历史地图、图片、漫画、数据及各种数据统计表等,图表的运用可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增强历史的时空感。但是,图表史料不像文字史料那样来得直接、条理,它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捕捉图像中的历史信息,其次是对通过观察获得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找出其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平时应注意对教材中引用的插图进行仔细观察,培养他们捕捉图像信息的能力。二、解读史料的方法方法 1 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考生对材料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典例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解析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反对马关条约签订而发动的考试举人上书事件,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参加者主要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五四运动是从青年学生罢课开始,扩展到“三罢”斗争的爱国性群众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二者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主要原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A 项符合题意。B、D 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 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命题者说对材料的解读,时间要素是必须注意的, “甲午战争后” “五四运动”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的原因。方法 2 抓关键词、关键句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句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关键词、句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典例 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信息看,1918 年和 1924 年,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由否定到肯定,由指责义和团的民族主义到赞扬其爱国精神,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民族主义的高涨,是受 1924 年兴起的国民大革命影响的结果,故选 B 项。十月革命发生在 1917 年,故其态度变化不是受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排除 A 项。民主主义不是义和团运动的目标,排除 C 项。1918 年到 1924 年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 D 项错误。答案B命题者说解读材料应当抓住关键句、词,1918 年陈独秀斥责义和团“野蛮” ,1924 年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从这一变化分析民族主义的高涨。针对训练1在陕甘宁边区,丁玲在回答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的询问时说:“一个作家今天只有一项重任,那就是拯救中国,帮助推动救亡运动。我们演出戏剧,公开演讲,在农村墙上画漫画,还必须教会农民唱救亡歌曲。 ”促使作家坚持这种文艺方向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B文艺工作者思想觉悟的提高C毛泽东思想的影响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解析:选 D注意抓住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救亡” ,由此可以判断这段谈话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现的。2.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右图是其封面。据此判断该书发行时间应是 ()A辛亥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 D图片上有“中国内战”及“美国制”字样,由此可以判断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书。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 ”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 B材料描述的“奇迹”是指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