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湖一中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2.03.1主备:潘万杰 审核: 授课: 授课时间:第 6 周(3.19-3.25 ) 课题:光现象 课型:复习课 课时:共 2 课时 学案编号:fc-2【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呈现形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一、 【自主学习】做中考专家课“基础自主梳理”部分要求:做后对答案,对错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达到“基础自主梳理”部分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夯实基础,迎战中考。二、 【课堂导学】1、做【经典考题透析部分】要求:对例题中的解析认真学习,已达到能够对“变式”训练题的正确解答。2、学生阅读“易错点击”和“考试技巧”.要求:结合 1、做题情况先对错题进行自我纠正。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三、 【课堂检测】 学生做【迎考闯关精炼】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自行进行对答案。真对错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位展示。四、 【直击中考】做河南省近七年中考试题,熟悉中考题型。200520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一次,小明没有像平时那样,将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而是对着电视机旁光滑的墙壁,结果也达到了遥控的目的,请你在图 8 中画出这种遥控方式中红外线的传播途径(06)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人空气中的现象,图 2 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人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折射角等于 900或折射光线沿水面前进)你猜想的依据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先达到 900田湖一中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2.03.2(07)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在我省召开,在郑东新区举办了焰火晚会。如图 1所示,一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 ,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的 反射 现象而形成的。(07)如图 4 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红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 程度最小。(07)光的世界丰寓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C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0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 )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09)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 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写出一个场景: 。(0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10)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田湖一中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2.03.3不同点: 。(11)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 1 所示。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凹”或“凸”)。五、 【达标训练】学生做本节“首轮复习专家评估”试题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 (时间 45min)2、学生对完成的试题,先自己对答案,分析错误。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班级展示和评析。【反思】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