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节 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南山铝业航空事业部高温水项目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1.2 设计单位:山东鼎超热电设计有限公司1.3 穿越公路桩号:G206 线 K94+600 处。1.4 工程量:顶管穿越 DN1000 的钢筋混凝土管,顶管长度为单根 32 米,共顶两根。1.5 工作内容:测量放线、操作坑的开挖及支护、顶管后靠背墙制作,顶 管施工设备安拆、顶进作业、土石方处理、注浆等。第二节 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简介1.1、 施 工 前 进 行 详 细 的 施 工 勘 测 , 摸 清 地 质 条 件 、 公 路 结 构 等 情 况 ,制 定 可 行 的 施 工 方 案 ;1.2、 测 量 放 线 : 在 公 路 两 侧 放 出 穿 越 套 管 轴 线 、 确 定 高 程 基 准 点 ;1.3、 人 工 开 挖 探 坑 , 机 械 或 人 工 开 挖 操 作 基 坑 及 接 收 坑 , 在 坑 洞 四 壁采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浇 灌 或 钢 板 桩 安 全 挡 土 支 护 , 浇 筑 混 凝 土 靠 背 墙 、 安 装 导轨 顶 进 设 备 等 ;1.4、 顶 进 作 业 : 从 公 路 北 侧 操 作 基 坑 顶 进 套 管 直 到 准 确 进 入 接 收 坑 ;1.5、 注 浆 、 拆 除 操 作 基 坑 内 设 备 及 支 护 、 清 理 场 地 、 工 程 验 收 。2施工现场情况2.1 概要:依据山东鼎超热电设计有限公司南山铝业航空事业部高温水项目集中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该管段为东海旅游度假区新泰小区至铝 业四期的高温水管道,管道为双线(一供一回)地埋聚乙烯护套聚氨酯发泡保温管道,单线管道长度约 103 米,工作管道采用 20#无缝钢管,双线管径均为 DN600(外护管壳外径为 760) ,设计压力为 1.6MPa。依设计显示,新建 DN600 高温水管线在 G206 线 K94+600 处与公路交越,设计采用顶管穿越方式从公路下方穿越。套管选用 D12001002000级钢筋混凝土管。单线穿越长度为 32 米。在勘察深度内未揭露地下水位。场地土对混凝土具硫酸盐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强腐蚀性。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 0.5 m,地基土属冻胀性土。项目区域内标准冻土深度 0.5m,结构物埋设应大于标准冻土深度。第三节 危险度和风险评价针对本项目施工的实际,就施工工艺本身特点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进行的各类施工工作项目导致的危险,通过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案措施和应急措施。1、就顶管施工工艺对公路本体影响:因该处顶管作业所处的地质特点,只能采用人工掘进式顶管施工工艺,就人工掘进顶管本身工艺特点来讲,如若施工控制不利对公路存在如下不利。风险一 、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对土体的扰动,若人工掘进过程中对超挖量控制不力或挖土和顶进工序配合不当,有可能引发路面沉降、塌陷等事故;风险二 、 公路两侧工作坑与接收坑靠近公路若未按规范距离开挖或未能进行安全支护,可能会出现坍塌,从而造成公路路基失稳;风险三 、 注浆作业不到位,形成路面下空洞,有可能引发路面沉降、塌陷等事故。2、 开挖作业中风险:风险一 、因在公路两侧施工,且该处为国道公路,车流量较大,车载重量大,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风险二 、 塌方:因本穿越工程部分地质为粉质粘土层,胶结性较强不易产生坍塌,因此在工作坑开挖制作过程及顶管施工过程中只要不超挖、工作坑边离路边保证 4 米距离,就不易出现坑洞塌方、顶管管端路面塌陷、不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风险三 、挖断管线或光缆等地下设施:本次穿越地带多有地下管网交错等现象,如若不预先不对管线分布情况探明,或未能按施工要求在正式开挖前人工挖探坑,则很容易造成管线损伤,从而造成财产损失、人员窒息、中毒、火灾烧伤等事故。3、顶管作业中风险:风险一 、 因本次顶管为穿越国道公路,路面上重型车辆较多,若因地质结构原因、公路结构原因或施工原因造成公路冒顶塌陷等事故,后果较为为严重。风险二 、塌方:若顶管掘进过程中未能按规范开挖,遇到土质松软加之超挖等,就会造成塌方,致人伤亡。风险三 、物体打击:顶管作业中人员在作业基坑内,容易发生坑洞上物体滑落,或提升出土过程中出现吊物堕落致人伤亡;风险四 、人员窒息事故,顶管坑洞较深、距离较长时须进有效通风否则,容易使人员在坑洞内长时间作业后出现缺氧反应甚至窒息事故。风险五 、 在公路两侧施工,容易发生因占道施工,交通警示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交通意外事件。第四节 风险控制通过风险措施评价,已知主要的危害,对不能忍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削减,具体从而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预防控制”二是“保护控制” ,其主要风险控制及削减措施见表:主要风险控制及削减措施序号 定级事件危害及影响 控制措施 补救(削减)措施1交通安全事故1.人员伤害2.财产损失1、按规范要求设置交通安全施工标识牌及夜间施工警示标志;2、搭建施工安全围档;3、施工现场安全监护;4、不得在公路上作业及起吊等1.现场救护 2.向上级报告 3.减少损失,恢复生产 4.启动应急计划2、 路面沉降、 塌陷1.交通事故2.人员伤害3.财产损失1.严格控制超挖量及顶程;2、超前注浆支护;3、路面沉降观测监控。4、一旦出现道路沉降超量或1、现场救护;2、向交管部门报告,做好现场交通安全指挥塌陷及时道路封闭避免更大损失。3、工作基坑坍塌路基失稳1.交通事故2、道路损失1、操作坑与接收坑采用钢筋混凝土安全挡土支护;2、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1、现场救护;2、向交管部门报告,做好现场交通安全指挥4、 道路两侧管线损坏 1.人员伤害2.财产损失1、开挖前请相关部门现场交底,确认地下设施情况;2、开挖基坑前人工开挖探坑。1、现场抢修;2、安全撤离;3、安全疏散;4、及时上报请求支援5工具及物体击伤事件:1.人员伤害2.财产损失1.在操作坑四周搭建防护栏 2.认真检查机械设备及连接设备完好无损并正确安装、定期更换 3.在顶管作业时顶镐、顶铁两侧严禁站人;1.现场救护 2.向上级报告 3.减少损失,恢复生产 4.启动应急计划6火灾、爆炸1.人员伤亡 2.声誉破坏 3.环境污染 4.财产损失1.工作按程序进行。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在有潜在危险的施工区域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先办理动火手续 4.施工现场要有专职安全员监护5.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上岗 6.办理动火报告的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7.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1.启动应急计划 2.消防小分队行使职责灭火 3.消防器具齐全,有效 4.火灾报警系统灵敏7 机械伤害1.人员伤亡 2.设备受损 3.声誉影响1.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2.严禁违章操作机械 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1.现场救护 2.向上级报告 3.减少损失,恢复生产 4.启动应急计划8 人员触电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3.声誉影响1.所配电设施加装漏电保护装置 2.电焊机设备应设接地 3.临时用电按标准安装使用,执行 JGJ4688 标准 4.操作人员正确操作 5.电路检修必须是专业电工执行,定期检修1.启动应急计划 2.现场急救第五节:风险事件专项施工方案(一) 公路塌方与冒顶专项施工方案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是本次穿越施工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要将地质预测、预报工作贯穿于整个顶管施工过程中。自操作坑开挖和顶管掘进过程中通过对地质条件、含砂量、含水量、承载力变化情况的观测,准确判断顶管掘进前方地质条件状况,为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提供依据。2、超前预注浆支护依据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坍塌地段采用超前注浆支护措施,注浆锚管采用环形布置,沿顶管外壁与中轴线呈现 1015 向外延伸,采用化学泥浆进行预注浆加固。3、掘进、支护、顶进先进行少量掘进,始终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测量”的原则组织施工。这里面“短进尺”尤为重要,每次掘进和顶进进尺控制在 20cm 以内,安全性会大大提高。4、实施回填、换填当掘进面出现局部小范围坍塌时,需采用回填、换填工法,采用注浆、衬砌、或支护等工法,将顶管行进外壁以外因清除障碍形成的超挖空洞进行回填、加固,从而严格控制套管外壁间隙。5、顶管径向注浆顶管就位后为消除公路安全隐患,需采用顶管径向注浆工艺,顶管每两米一节,每节均设 12 个径向注浆孔,顶管就位后自注浆孔注入水泥与粉煤灰泥浆,使得套管外壁周围间隙得到充分填充为止,保证公路路基底无任何空洞缺陷。6、加大管顶覆土深度,本项目采用管顶覆土厚度为 2 米,大于 1.5倍顶管管径要求(顶管外径 1200mm) ,严格控制覆土厚度要求。第六节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事故报告及救援措施(一)指挥组织体系:组长:项目经理 陈新蕲 副组长:机组长工 董占强成 员:安全员 王明亮质量员 高宁宇(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启动与运行发生事故后,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项目救援体系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责任和权利: 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问题予以及时的处理;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和占用场地; 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车辆做好疏散工作; 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适时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予以公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生产经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值班和应急救援具体工作。各外施队伍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为开展应急救援提供人力保证。(四)应急处置的要求及原则:1.应急抢救原则:首先, “以人为本、抢救为先” ;其次,保护财产和环境。2.应急处置原则:疏散无关人员,抢救遇险人员,排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保护好现场,按程序向上级及政府有关部门汇报。3.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4.及时报告险情动态5.分析判断现场及时划定危害范围6.及时增援,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五)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1、教育培训培训对象:项目经理部及分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所有成员。培训内容:本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现场处理措施等知识。项目部设立突发事件紧急抢险领导小组,对于本项目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处理均承担组织处理和上报的职责。应急指挥中心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紧急状态下各类应急资源由指挥中心统一调配,并由组长决定联系上报和救援事宜。2、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援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在正常施工状态下,由作业面带班/工长报告模拟事件信号,启动处理程序,验证各类物资、工具、人员到位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处理要求。通过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全员应急救援能力。(六)事故预想及应急处理1、交通安全事故施工现场车辆或项目部其它车辆发生法律规定自行处理的轻微交通事故,当事驾驶员应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尽快自行处理,避免堵塞交通。接到发生一般事故报告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向工程处领导及主管部门上报。发生一般以上车物损失或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应立即拨打“122”报警,同时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疏导社会交通,劝阻无关人员不要在现场围观,交警赶到后应听从其指挥,积级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对伤员立即进行有效的现场抢救,包扎伤口止血,在做好现场标记的情况下,迅速送往医院抢救。搬运伤员要使用正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