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1、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学校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因而课程改革就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999 年 6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于 2001 年 9 月在全国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3 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 65%70%左右;2005 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启用新课程。 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因此,研究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具有前瞻性,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普通高中在科目上走向多样化,内容和要求上突出了层次性,要求学校创造条件积极开设技术类课程。学校在保证开设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使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课程改革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而更是“体验课程” (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值得我们研究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基于此,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2、我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是温州市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打造的十大名校之一,是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集“学园、花园、乐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高档次的普通高级中学。对学校来说,新课程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新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评价标准、教育者自身和条件等都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本着面向二十一世纪十大名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学校必须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才能抓住机遇,稳健发展。学校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管理者、教师、学生) ,教师是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变化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了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 2006 年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扫除障碍,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为我校的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使我校早日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个性化、人性化和特色化的二十一世纪名校。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现实,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开展课程实验,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20 世纪西方课程实验与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节奏趋于同步,经历了三次实验高潮。第一次发生在 2030 年代,在进步教育运动中兴起的以活动课程为主的活动课程实验。其目标是打破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树立以杜威为代表的新的“三中心”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 。第二次高潮发生在 5060 年代,在反进步教育运动中掀起的以结构课程为主的结构课程实验。以美国在 1958 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法为标志,西方各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改革和课程改革与实验。第三次高潮发生在 70、80 年代至今,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中掀起的以追求课程个性化为主的人本主义课程实验。20 世纪 70 年代后,人本主义思潮在全世界重新盛行并渗透到教育领域。主张教育追求个性目标和情感目标,注重学习者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内心体验,注重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构建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等。在现状调查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参与课程改革准备工作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国各新课程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方法、途径、策略,取得了十分可贵的成绩,关于新课程中各学科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也时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开展某一门新课程研究的如研究性学习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开展单个学科研究的个人也大有人在,但开展全校性课题研究的还没有,特别是非实验学校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更是如此。在实践基础上,人们总结出了: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普遍认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但全方位地探索其具体实施内容并形成制度、规划却不多见。三、研究目的1、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本课题研究,帮助高中教师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并且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在研究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改变教学行为,为 2006 年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扫除障碍,从而为新课程的创设和实施贡献自己的智慧,争取为本地或本省其他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提供借鉴。2、具体目标:(1)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及教学行为;(2)总结出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3)构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量表;(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整体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有利于教师角色转换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四、研究内容1、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更新教育思想。2、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3、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4、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6、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7、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8、学生的发展性评价。9、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播,但传播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造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 ”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2、当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3、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总是以组合的方式来动作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六、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2、文献资料法:查阅学习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查阅学习我国课程改革理论和新课程标准。3、调查法:利用问卷、座谈等方法,获得课题的第一手资料,找出问题,了解现状,得出对策。七、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宗旨,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功能;2、整体性原则:将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课外实践改革、校本教材的开发、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融为一体,促进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发挥整体功能; 3、可行性原则:既从面向 21 世纪十大名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又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便于操作的理论体系;4、创新性原则:以创新精神研究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在办学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所创新;5、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八、研究的具体措施1、宣传发动,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学校召开教育科研大会,还利用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宣传、渗透教育科学思想,不断增强教师新课程改革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研究工作。2、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学校每学期聘请专家或科研人员至少作 1-2 次教科研专题讲座,定期总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政策和科研知识的心得体会,在适当的时候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3、加大投入,保证科研顺利开展。学校专门从北京购置了各个版本的新教材,配备了专职的教研员带头研究,在确保人员经费、培训经费、教研经费和资料经费等的基础上,加大课题研究的奖励额度,为建立教育科研的保障机制和奖励机制奠定物质基础,确保课题工作顺利进行。4、健全制度,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学校成立了教研处、课题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科研评估奖励制度 、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暂行办法 、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细则 、 导师制等,并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课题汇报制度。 (见附件:暑假培训安排)九、研究步骤整个研究为期两年,共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3 年 9 月2004 年 7 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出科研管理制度,申报课题;学习新课程相关的理论、新课程标准,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开展校本培训,开展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研究性学习培训、校本课程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学习已实施新课程的省市兄弟学校的经验。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初步实验,将新课改理念渗透到老教材中,对照新旧教材,体会新课程的本质,写出相关教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评比活动。2、实施阶段(2004 年 9 月2005 年 9 月)2004 年 9 月2005 年 2 月 渗透理念、实践体验阶段进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试验,包括开展选修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