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无数诗人,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在这一个时间段中,唐代无疑成为诗歌发展的高潮,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大批诗人, “初唐四杰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比,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小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生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一首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首诗歌的意境怎样。而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人传承下来,奉为经典。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意境” ,从创作主体而言,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绝大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人物,描述故事为己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山水草木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人独特匠心的展示。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 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 ”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 ,古人往往只称“境 ”或 “境界”。概括古人意境理论之特点,大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 二、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王昌龄:诗三境说 王昌龄最早提出诗歌“意境” 这一概念。在其 诗格中,他对诗境的种类与特征作了分析,提出“诗有三境” ,即:“物境”“情境”“意境”,关于“意境” 他说:“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他的 “意境”说具体是从“意象” 角度出发,作用于“意象 ”并思考,是偏重于物象、偏重于表现情、偏重于表现心的意境。他又在其文章中提出了“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此“意象”是构思中的“意象” 即心内之象。 王昌龄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意境概念,从此意象理论与意境理论并驾齐驱,共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两块基石。从王昌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比来看,就“意境来说便显出了其创作与理论的矛盾。只有到了皎然,吸收佛教的认识论后,才完成了佛教境界说到艺术境界说的转变。皎然就是将掸理和儒遭有关的文艺思想结台起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诗歌美学体系,从此唐代意境理论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皎然:三境合一说 皎然诗论云:“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 “境” 在皎然诗论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能够引起主观情思的客观景物或生活环境。皎然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经义中“深穿其境” 的“境”义同。二指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让人体味无穷的诗境。 诗境既然有实有虚,皎然进而提出“采奇于象外” 的观点。诗歌要达到有意境,就不能满足于对事物有限的逼真的描绘,而且要上升到无限之象,从有限之象进到无限之象,审美主体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到诗中的无穷韵味。通过对“象外 ”之“象”的把握,便可领会 “文外”之意”。 然而,身为佛徒的皎然,他所论及的意境也较多地侧重于禅悟之境,因而他所悟的禅境,也就是诗的意境。主观的情性、客观的物象,在皎然那里都被视为禅中之境。禅与诗都能超脱表面的矛盾而趋向通融,即对世界有相同的关照方法。它们追求的都是超自然的,模糊的,非逻辑的,精神的,心灵的王国。在他看来,可以说诗人的情致来自于诗人的心灵,因而不表现心灵就无所谓诗歌,诗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灵的感受与展现的过程。 、司空图:四外说 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四外说” ,即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 韵外之致 ”、 “昧外之旨” ,是对“意境说”全面而深刻的表述,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标志着“意境说” 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意境说已经走向成熟。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 。这个“境”包括两个部分,即“象” 和 “象外之象”,即实境和虚境。 诗品缜密云:“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是”指缜密的艺术境界或缜密的艺术构思。 “真迹” 是自然的迹象,或者是天然固有的秘密。当“意象” 在人们头脑中出现时,它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有如天造地设的一般。所谓“意” ,是指作家主观的思想情感,创作动机;所谓“象” ,是指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的场景。艺术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互相渗透、融合、再造的过程。意象是意境的具体体现,意境是意象的组合、序列与整体所形成的。司空图强调“思与境偕 ”,其意要在艺术构思中营构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从而塑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所以说,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是情与景。 我们都知道,中国唐代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运用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关于“意境” 的理论却只是处在初步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由王昌龄提出了“意境” 一词,并对意境构成的心与物之关系作出了论述;进而皎然将“情” 与“境”联系起来,看到了 “文外之旨”。正是在、皎的基础上,司空图进一步完善了意境理论,使意境理论不断发展,并渐臻于成熟。 总而言之,在整个唐代诗歌创作实践中,意境理论的提出无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王昌龄“三境说” ,皎然的“三境合一说”以及司空图的 “四外说”的影响,不管这种理论的指导意义是否确实,但是从整个唐代诗歌的创作艺术上来看,诗歌理论的演变也促成了诗歌作品的变化,似乎,随着时间的变化,那种诗歌理论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诗歌创作。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