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一、 引 言 在西方,哲学与语言学常处于相互交织、同生共长的关联之中。在古希腊毕因论阶段,两学科就融于一体,前者常包含后者,很多哲学家也是语言学家,他们在追问世界本质的同时也在追问语言的本质,并且早就建立了语法学。巴门尼德之所以提出毕因论,是因为他发现了主系表结构中的系词包含了表语所表示的事物的本质性特征。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也有很多有关语言的论述12。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词性得出了有关世界的十大范畴,通过分析语言中 SP 模板,建立了诸如毕因论、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345。经典形式逻辑基于 SP 模板论述了全称、特称、肯定、否定命题,建立了 SAP、SEP、SIP 和 SOP 之间的逻辑矩阵关系。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既是哲学议题,也是语言问题6。近代认识论阶段的普遍唯理语法、实证性历史比较学派、进化论语言研究、机械论语音定律等,无不受到那个时代哲学观的影响。20 世纪的语言哲学更是直接将哲学研究的方向导向语言分析,试图通过它来解决哲学难题,被公认为语言学大师的索绪尔、乔姆斯基也为这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 当今,语言学家们在撰写语言学史时都十分重视追寻各流派的哲学基础,即每一语言学派都是以各自的哲学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789。但我们也注意到,各语言学派也不一定完全单向地借用现成的哲学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当前被全世界学者公认为语言学前沿的认知语言学,虽说是以“体验哲学” 和后现代哲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10,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很多新观点也进一步丰富了体验哲学、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二、 CL 对西方哲学的贡献 本文主要论述认知语言学家为解释语言现象所论述的七种理论或观点,它们都是当前哲学界论述不详或尚无述及的内容。它们也可扩展或引入到哲学界,用于解决西方哲学中的问题。 隐喻认知理论 雷可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1正式出版,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包括语言学、哲学、文学、艺术、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掀起了隐喻研究的高潮,随之出现了一场“隐喻革命 ”,有关隐喻研究的国际研讨会纷纷召开,各类文献更是浩如烟海912。显然,这对坚持将隐喻视为哲学敌人的哲学家而言,是追求客观真理路途中的绊脚石,对认为哲学优于文学的哲学家可算得上是迎头一棒。 亚里士多德等所建立的传统形而上哲学以追求客观真理为宗旨,认为真理是绝对的和永恒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隐喻又都是“假话” ,混淆了联盟范畴概念。如“ 他是猪” 这句话,在现实世界中这句话永远不会成真,因为人是人,猪是猪,这两者的哲学范畴绝对不可混为一谈。但这句话却在日常生活中可谓耳熟能详,普遍使用,人人都可理解。这就是传统哲学要将其排出视野之外的原因,传统哲学家对隐喻采取贬斥的态度13。很多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自鸣得意,带着“养尊处优” 的虚荣心,自诩 “哲学王”,一直在讲真话,找真理,求普世,认为自己比文学家高一等,因为文学家公开承认自己的创作多基于虚构、想象、幻觉、隐喻等手法。自从法国哲学家德理达基于解构主义14的立场主张消解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界限,认为两者的话语具有相同本质,共享同一领域以来,哲学中也出现大量隐喻。庞学铨曾将哲学称为“充满隐喻的诗”15;黄华新和徐慈华主张在“可能世界 ”范围内探讨隐喻的生成机制 16;罗蒂指出,隐喻包含在全部哲学语言中17。 雷可夫和约翰逊于 1999 年又出版了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进一步论述了哲学家在论述时间、因果、心智、自我、道德等议题时借助了几个根隐喻建立起的论述体系。他们认为,正是隐喻才使得哲学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如果将所有隐喻从哲学论著中剔除出去,哲学理论就会失去存在的可能。他们的名言是:“There is no philosophy without metaphor.”18 笔者认为,CL 对隐喻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后现代哲学家取消哲学与文学差别的主张,也是对后现代哲学家关注非理性的一个有力补充。 范畴三论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相似性 ”19,后经美国心理学家罗丝等于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为“原型范畴论” 2024,挑战了由亚里士多德建立并流行了两千多年的“经典范畴论”25,为哲学第四转向中的“建设性后现代论” 奠定了理论基础 26,从而为多元论、多视角、多维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CL 将原型范畴论运用于分析语言各层面,如语音、音位、词汇、词法、句法、构式等,这比起经典范畴论所倡导的二值逻辑明显更具解释力9,27。兰艾克27、泰勒28 等深入思考了 prototype 的含义,发现其有两解:典型样本;抽象典型,因而提出了“图式范畴论” 。 在图 1 中,A、B、C都是同一范畴中的三要素,A 为抽象性图式结构,B 是 A范畴中的“原型样本 ”,C 是基于 A 和 B 的“扩展成员” 。一方面,B 和 C 都受制于 A,同时 C 还要参照 B,但相对于A 来说影响较小,故两者间用虚线表示。泰勒主张将图 1中单向箭头换成双向箭头,以表示同一范畴中三要素之间具有互动性影响关系,但他将 prototype 视为 schema 的同义语。我们基于他们的观点做了修改,拟构了图 2,保留哲学界常将“原型 ”视为典型样本的习惯,且还可在右边继续扩展出同一范畴中更多的成员。图 1 图式范畴论图图式范畴论修正我们认为,图式范畴论比原型范畴论更为优越,因为后者对“原型” 论述不明确,未能明确表明它是“图式性”的还是“样本性 ”的;而图式范畴论明确规定:“ 原型”为典型样本, “图式 ”为一个抽象的、概括的结构,这对于一个理论来说十分重要,更符合“哲学须在抽象层面思考问题” 的要求。正因为图式范畴论是基于抽象图式建立起来的理论,且具有一定的调变性,因此它更具解释力,例略,详见兰艾克29、王寅30。 SOS语言表达中既有客观意义,也有主观意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CL 正是在批判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客观主义语言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语言不仅具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且将其核心原则概括为“现实认知语言” ,即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进行“互动体验” 和“认知加工”之后逐步形成的。 “互动体验 ”,即充分注重客观现实世界的基础性,强调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主义;“认知加工”,即突显辩证法中的人之主观能动性,当为语言和哲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要素。我们拟将这八个字提炼为“体认” 二字,也就是学界常说的 CL“体认观” ,符合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可用于解释语言各层面的绝大多数用法。这就是王寅近来提出“体认语言学” 5 的主要理论依据。我们还反思了后现代译论过分强调读者和译者地位的观点,那种认为“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 “爱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则将人本因素导向了另一极端,并不可取。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澄清其谬误性,因而提出了“体验人本观” ,以期能从理论上纠正后现代哲学中的激进人本观,翻译还是要基于原作者在原文本中所反映的原意图,不可过度张扬译者的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反复思考了哲学史中有关“自然vs 人 ”、 “客观 vs 主观 ”、 “感性 vs 理性”、 “存在 vs 思维” 的关系,并将西方哲学中围绕这一关系的争论简史梳理如表 1 所示: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哲学主要基于“单向运思模式” ,要么强调感性到理性,要么强调理性到感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建构论 ”中提出“主客互动论”31之后,部分后现代哲学家,如德里达、哈贝马斯等认为其对人本因素强调不够,又提出了“主主互动” ,认为真理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共识,这便是”共识真理观 ”、 “主体间性”,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激进人本观 ”。王寅针对这种观点提出了“SOS 多重互动理解模型”,对其加以纠正,强调人们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包含“客主、主客、主主、主语、客语、语语”之间的多种互动关系32。这对于人类概念的形成、语言的使用、人际间交流都有较强的解释力。 ECM 许多认知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为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式的成因建构了许多模型,如兰艾克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27,泰尔米的力量动态模型33,雷可夫的 “形式空间化假设”34,尚克和阿堡森的“脚本理论 ”35,庞塞和桑伯克的言语行为动态分析方案36。但这些模型都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突显分析的单层面性而忽视内部要素的层级性;强调动态性而忽视静态性;重在解释句法成因而忽视其他层面。为了弥补上述几种模型之不足,王寅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37,以期能为语言的诸多层面,诸如词汇化、词法、句法、语义、交际、词义变化、隐喻和转喻等做出一个统一的解释,其基本思想如图 3 所示:图事件域认知模型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命题主要由一个表示名词的事体和一个表示动作的行为构成,类似于上文述及的传统逻辑学中 SP 模板,王寅所倡导的 ECM 则根据生活经验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一个行为 A 可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类行为,它可由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子动作构成。同样,一个事体由很多个体构成,事体可包括人、事物、工具等事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又可分别带有很多特征性或分类性信息 D 或 C。这样,一个事件域就可能包含若干要素,它们存在层级性关系。如:在第一层级上,一个事件主要包括动作和事体;在第二层级上,这两个要素又包括很多子要素;在第三层级上,各子要素又包含若干典型信息。该模型外框用虚线,意在表明一个事件与其他事件存在若干可能的联系。根据亚氏传统逻辑观,只要符合 SP 模板的知识就是正确的,代表着真知、真理,我们拟将其修补为人们是以“ 事件域” 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的,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储存于心智之中。ECM 是人们在对许多具体生活经验逐步概括出的抽象概念结构,它还可用于解释语言结构的成因,对比本文不再详述。该模式不期与计算机编制人机对话软件的思路相吻合,姚振军发现 ECM 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工程本体中所运用的构造工具“Protg”的理论框架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普适性。他还尝试基于 ECM,结合 SCA 分析了三则房地产广告,探讨以“事件 ”为语用分析单位的具体操作程序 38,进一步丰富了“新认知语用学 ”的研究内容。 识解:解读主观性的钥匙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以追寻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真理为终极目标,而后现代哲学家却大唱反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多元论的高调,将人类的主观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诸如尼采的“真理及谬误”观,德里达的“延异、撒播、痕迹 ”观,哈贝马斯的 “共识真理” 观,费亚阿本德的“ 增生原则”、 “什么都行 ”,奎因和罗蒂的“ 新实用主义” 等,震撼了人们久已麻木的神经,唤醒了人们对绝对真理的反思。CL 不仅接受了他们的多元论思想,反对二值逻辑,而且还深化了他们的研究。兰艾克27,29及克劳夫特和克鲁斯39等在分析语义理解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识解观 ” ,它原是针对人们对同一场景为何有不同言语表达而提出的。兰艾克将其细分为五项: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突显。王寅尝试运用识解五要素分析了唐诗枫桥夜泊的 40 篇英译文为何会产生差异的认知原因,成功地将 40 篇译文中的差异都纳入到识解五要素之内40,这为译界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人们都承认,在我们的理解和表达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并没有针对主观性做过仔细和深入的论述,更没有人提出过详细方案来解读它。笔者认为,CL 从语言研究角度提出的分析思路亦已超出语言研究之局限,它可用来解释人类的主观差异究竟来自何处,怎样描写它。因此,CL“识解观” 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可用于解释语义,而且也为后现代哲学中研究主观性、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分析方案。笔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