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补体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1. 溶菌 、溶细胞 、 炎症反应 、 调理吞噬和免疫黏附102.调理作用 、 免疫黏附 、 补体旁路途径活化、组成C5 转化酶 103.C3a、 C5a、 C4a104 C3 、 P 因子 、B 因子 、 C5105. 是肝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期蛋白 、 是一种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 具有活化 C1 同样的生物学活性 、能与微生物的糖类配体结合二、单项选择题201B 202.C 203.C 204.A 205.E 206.C 207.A 208.A 209.E 210.D 211.B 212.C 213.D 214.B 215.B 216.D 217.B 218.C 219.D 220.C 221.C 222.D 223.A 224.C 225.C 226.E 227.A 228.E 229.B 230.C 231.D 232.A 233.B 234.C 235.E 三、多项选择题301.ABD 302.ABDE 303.ABCD 304.BCD 305.BC 306.CDE 307.ABDE 308.ABCD 309.ACD 310.BDE 311.ABCDE 312.ABCDE 四、名词解释401.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b)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402.过敏毒素:C3a、C4a、C5a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403.免疫黏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可通过 C3b 或 C4b 黏附于具有 CR1 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404.补体: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五、问答题501.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502.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调节因子 作用C1 酯酶抑制物 抑制 C1 酯酶活性C4bp 加速 C4b2b 衰变,辅助 I 因子介导的 C4b 裂解H 因子 促进 I 因子 C3b 的灭活或从 C3bBb中置换 Bb,限制 C3bBb 的形成I 因子 灭活 C3b、C4bS 蛋白 干扰 C5b67 与细胞膜结合503.补体系统具有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 (2)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 (3)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 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b)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免疫黏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可通过 C3b 或 C4b 黏附于具有 CR1 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4)炎症介质作用:C2a 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3a、C4a、C5a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C3a、C567、C5a 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积累,增强炎症反应。504、比较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点.P82一、经典途径:激活物质 IfG1,IfG 2,IfG 3,IfG 4,分别与行形成复合物。1、识别阶段(单位) C1。2、活化阶段(单位)C 1,C 2,C 3。3、膜攻击阶段(单位) C5C9,4、C5667 嵌在胞膜上.激活物,Ab IgG 1,G 3,IgM。二、替代途径(旁路激活途径):1、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准备阶段。2、旁路途径的激活。激活物:LPS,肽聚糖,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3、激活效应的放大。途径的后期归为一条相同的 C5bC9 的溶膜复合物形成的途径。50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补体生物学功能有:1.补体的溶胞功能 补体介导的对外来微生物细胞的溶胞作用是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御经典激活途径 替代激活途径 MBL 激活途径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肽聚糖、脂多糖、凝聚的 IgA 或IgG4MBL 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起始分子 C1q C3 C2、C4参与的补体 C1、C4、C2、C3、C5-C9C3、C5-C9、B 因子、D 因子C2-C9、MASP所需离子 Ca2+、Mg 2+ Mg2+ Ca2+C3 转化酶 C4b2b C3bBb C4b2bC5 转化酶 C4b2b3b C3bnBb C4b2b3b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2机制。2补体活化与炎症应答:过敏毒素与炎症的应答;趋化性;免疫粘附与调理;其他的炎症作用。506、列出膜结合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机制 p85膜结合性调分子名称及机制:其广泛存在于血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宿主自身组织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破坏作用。(1) 、膜辅因子蛋白(membrane cofoc protacn MCP):主要作用是协助 I 因子裂解灭活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结合的 C 4b/ C3b,从而抑制 C 3 转化酶的形成,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旁路途径激活物表面缺乏 MCP,因而粘附在他们表面的 C ab/ C 3b可保持活化,并易与 C 2/B 因子结合。(2) 、促衰变因子(decay accelerting factor.DAF):主要作用:可竞争性抑制 B 因子与细胞膜上的 C 3b 结合,抑制旁路途径 C3 转化酶(C 3bBbB)在自身细胞膜上形成。能从 C 4b2b 和 C 3bBb 复合物中快速解离 C 2b 和 Bb,使已形成的 C 3转化酶迅速自发衰变,从而阻止膜合物在自身组织细胞膜上形成。(3) 、同源限制因子:分布与外周血细胞,吸附在细胞膜上,血清中 C5b,6,7 与细胞膜结合受到 S 蛋白的调控,从而干扰溶胞作用。(4) 、溶膜抑制剂:广泛分布与个种类细胞上,是补体活化是保护病原细菌附近正常细胞的重要因子。507、列出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两种说明其调节作用机制.名称:C1INH;S 蛋白;I 因子;H 因子;过敏毒素钝化因子;C4bp 等。作用机制:S 蛋白 是单链的糖蛋白,它能结合 C5b,6,7 复合物以阻止 C5b67 与细胞表面结合。在液相中 S 蛋白能与 C5b67 的复合物继续结合 C8 成分成为 SC5b67,8,再结合 C9 成分成为 C5b678,9 复合物,从而阻止 C9 分子多聚物的形成;过敏毒素钝化因子 是血清羧肽酶 N,他能切下过敏素与 C3a,C4a 和 C5a 羧基末端的精氨酸残基,从而使过敏毒素失活。508、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补 体 系 统 是 有 许 多 蛋 白 质 成 分 组 成 的 , 大 多 数 为 球 蛋 白 , 少 数 为 和 球 蛋 白 , 多 数 补 体 成 分 是 有 多肽 链 组 成 的 。 也 有 少 数 补 体 成 分 是 有 一 条 肽 链 组 成 的 , 补 体 在 血 清 中 的 含 量 以 C3 为 最 高 , 补 体 激 活 后 许 多成 分 降 解 产 生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片 段 。 509、补体的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是通过何种成分引起的?其作用机制是什么?p88C3b 与 Ab-Ag 复合物能结合成 C3b-Ab-Ag。这种打的复合物能与有 C3b 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从而增强这些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吞噬作用,这种作用成为免疫调理作用,另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之后,可通过 C3b 而粘附到表面有 C3b受体的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可能有助于被吞噬清除。通过结合与转运 C3b-Ab-Ag 以最终清除这些复合物的作用就是免疫粘附作用。510、试述补体系统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一. 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1.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 2.调理作用 C3b.C4b.iC3b 均是重要的调理素,可促进微生物与噬细胞粘附并被吞噬及杀伤。3 引起炎症反应。 4 C3B9 免疫粘附 C1q.c4 中和溶解毒素 5 C2a 补体激活肽 二 .参与适应性免疫。 1.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 2.补体参与免疫细胞的增值分化 3.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4.补体参与免疫忆。511、试述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经典激活途径 替代激活途径 MBL 激活途径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肽聚糖、脂多糖、凝聚的 IgA 或IgG4MBL 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起始分子 C1q C3 C2、C4参与的补体 C1、C4、C2、C3、C5-C9C3、C5-C9、B因子、D 因子C2-C9、MASP所需离子 Ca2+、Mg 2+ Mg2+ Ca2+C3 转化酶 C4b2b C3bBb C4b2bC5 转化酶 C4b2b3b C3bnBb C4b2b3b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器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1 胸腺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树突状细胞102. 脾脏、淋巴结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103.T 细胞 、 巨噬细胞 、 红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B 细胞104.分为抗原依赖期和抗原非依赖期、经历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在骨髓发育成熟后进入外周淋巴器官105. 介导细胞免疫、 辅助体液免疫 、参与免疫调节106. B 细胞 、 T 细胞107. NK 细胞 、 B 细胞 、 单核细胞 、 中性粒细胞108. 产生抗体、 分泌细胞因子 、递呈抗原109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110.BCR 、 补体受体 和 Fc 受体 。111.T、 B112.NK 细胞 、 B 细胞 、 单核细胞 和 中性粒细胞 。113.Tc 、 TD 、 Ts 和 TH 二、单项选择题201.C 202.B 203.D 204.A 205.E 206.C 207.E 208.B 209.D 210.A 211.C 212.C 213.A 214.D 215.A 216 B 217.B 218.E 219.D 220.A 221.B 222.B 223.E 224.D 225.B 226.E 227.D 228.C 229.A 230.D 231.A 232.C 233.D 234.B 235.E 2236.C 237.D 238.C 239.B 240.A 241.E 242.D 243.C 244.E三、多项选择题301.BCDE 302.ABDE 303.ADE 304.ABCDE 305.ABD 306.ABCDE 307.ABC 308.CD 309.ACDE 310.ABCD 311.ABE四、名词解释401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3402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403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