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内部夹杂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内部夹杂 缺陷代码 A1缺陷特征金属中含有的非成分及非性能所要求的非金属相。常见的夹杂主要有:1氧化物(Al 2O3、MnO 2、FeO、Fe 3O4、Fe 2O3等) ;2硫化物(FeS、MnS、MnSFeS等) ;3硅酸盐如硅酸亚铁(2FeOSiO 2) 、硅酸亚锰(2MnOSiO 2)和铁锰硅酸盐( mFeOnMnOpSiO2)等;4氮化物(TiN、ZrN等) 。产生部位夹杂物无规律混杂在金属内部,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和完整性。1集中分布,尺寸较大的颗粒及团块对金属的材料性能的影响较大;2分散、细小的颗粒影响相对较小一些;3高度弥散分布的杂质,可视为异质晶核使晶粒细化,在变形和热处理的过程中影响晶界的迁移,可改善结晶组织。原因分析夹杂来源于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熔体中各元素与炉气等介质反应产生的氧化物(Al 2O3、MnO 2、FeO、Fe 3O4、Fe 2O3、SiO 2等)和氮化物以及炉体、炉衬、罐衬、中间罐和炉料等带入的耐火材料残渣、灰分、脱氧产物和残留熔剂等。消除对策1熔体炉内净化、熔体炉外净化、吹氩搅拌、保护浇注、控温浇注等方法;2严格遵守浇铸制度;3后续工序加强来料验收。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表面夹杂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表面夹杂 缺陷代码 A2缺陷特征表面夹杂呈点状、块状、线状、长条状、柳叶状无规律分布在带钢表面。备注:点状、小黑条状夹杂容易与氧化铁皮细孔、赃物压入相混淆。产生部位 无规律分布于带钢表面。经轧制后,沿轧制方向有一定的延伸,其宽度变化较少,缺陷的头尾不确定。原因分析夹杂来源于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熔体中各元素与炉气等介质反应产生的氧化物(Al 2O3、MnO 2、FeO、Fe 3O4、Fe 2O3、SiO 2等)和氮化物以及炉体、炉衬、罐衬、中间罐和炉料等带入的耐火材料残渣、灰分、脱氧产物和残留熔剂等。经轧制后露出带钢表面。消除对策1熔体炉内净化、熔体炉外净化、吹氩搅拌、保护浇注、控温浇注等方法;2严格遵守浇铸制度;3后续工序加强来料验收。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分层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分层 缺陷代码 A3缺陷特征分层是材料内部的开裂,在带钢截面上有明显的结构分离,呈两层或多层重叠在一起,是铸锭时产生的缩孔、气泡等在热轧时未能压焊在一起,残留下来形成的缺陷。它产生在带钢宽度方向的局部位置上,一般不出现在表面上(极少数也有暴露在带钢表面的) ,并顺着轧制方向成为带状。往往表现为单面或双面鼓泡,并呈一定长度的延伸带,光泽度有变化的还能够及时被发现,但通常大多是被压在一起,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只有从断面上或在深冲后出现裂纹时才能发现。备注:分层是材料内部的开裂,这种缺陷在酸洗后的带钢表面上较难识别,进入轧机往往造成开裂断带。产生部位模铸坯是在初轧时缩孔没有切除干净的部位;连铸板坯产生在头尾坯。分层是带钢内部的一种缺陷,分离面平行于加工表面,纵横断面上均呈现为长裂缝,裂缝中有少量非金属夹杂和偏析存在,破坏了金属的完整性。原因分析1钢坯中由于缩孔夹入非金属夹杂物;2模铸坯凝固时产生的缩孔或因发生气体形成的气孔、内裂、气泡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等,轧制时延伸、拉长而未能压焊在一起而残留下来,就形成这种缺陷;3可能是钢坯卷入带状炉渣,在酸洗时发生渗氢,带状炉渣的分子析出,随后形成气泡,随着轧制厚度的变化,破裂而表现出来。备注:主要是与氧化铝系夹杂物有密切的关系,向钢罐中投入固定 N 用的铝的一部分形成氧化铝,没有上浮,在激冷区的内部发生粘着偏析,在轧制中伸长成线状的缺陷。消除对策1从炼钢连铸着手解决;2在酸洗前将头、尾截取试样,通过肉眼或放大镜,检查其断面,发现有开裂的,挑出报废。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翘皮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翘皮 缺陷代码 A4缺陷特征 表面呈粘附翘起的疤皮,表现为舌状或鱼鳞状,有闭合的,也有张开的,也有小部分与带钢基体相连。产生部位 主要分布在带钢的边部。原因分析1皮下气泡经轧制后破裂延伸造成;2在连铸过程中,渣子卷入,轧制后形成翘皮;3由于坯料留有残余结疤,在连轧过程中结疤仍粘附在带钢表面没有脱落造成。消除对策 1提高冶炼和浇铸质量;2严格来料的验收,对不合格的要对缺陷进行彻底的清理,清理合格后方可投产。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氧化铁皮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氧化铁皮 缺陷代码 A5缺陷特征表面氧化物呈压扁状散开,表现为带钢表面粘附着一层纺锤状、鱼鳞状、线状、细条状、块状、点状(散砂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缺陷。严重情况下不能附着上锡。氧化铁皮的结构可分为:1、最外层是很薄的 Fe2O3层;2、中间是稍厚的 Fe3O4层;3、内层最厚,是维氏体的 FeO 层。就外观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1、纺锤状的氧化铁皮;2、点状氧化铁皮(或叫散沙状氧化铁皮) ;3、线状氧化铁皮;4、鱼鳞状氧化铁皮。产生部位 在带钢的任意部位均可能出现。原因分析1纺锤状的氧化铁皮:产生的部位无规律,是由于热轧时除鳞不完全,一次氧化铁皮局部残留而被轧入带钢内;此外破鳞装置的喷嘴发生堵塞或其它故障,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一定部位上会连续或断续地产生,在程度上,缺陷的宽度比前者宽。2点状氧化铁皮:热轧时由于与空气接触而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轧辊辊面较粗糙,轧入带钢内形成散沙状缺陷,其深度较浅;在轧制温度较高的部位,缺陷的程度较深,散布于整个带钢表面,情况较严重时就表现为鱼鳞状氧化铁皮。3线状氧化铁皮:钢锭表面有气孔、管状气泡暴露在表面而被氧化,或者在加热炉内加热时,S、Cu、Si 析出于板坯组织的晶界,这部分因热脆而产生裂纹,裂纹处又被氧化,生成窄而深的线状氧化铁皮,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较小。4鱼鳞状氧化铁皮:由于带钢的温度很高,经过热轧精轧破鳞以后重新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很多,被轧入带钢内成为鱼鳞状氧化铁皮,产生在带钢的整个表面,其深度很浅。总结起来氧化铁皮的产生原因主要有:1钢锭表面有气孔、管状气泡暴露在表面而被氧化;2坯料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炉内氧化气氛过强,因故二次氧化,表面氧化铁皮太厚,不易清除;3轧制低温钢,表面氧化铁皮不易破碎和清除;4热轧时除鳞装置效率低,或发生高压水喷嘴堵塞等故障,氧化铁皮等未吹干净而被轧入;5热轧轧机入口堆积过多的氧化铁皮;6热轧精轧轧辊的振动,或辊子损害严重时,表面含有的氧化铁皮被轧入产生;7冷轧酸洗效率低,拉矫时破鳞机破鳞不够充分,或酸洗时带钢速度过快、酸液的温度和浓度过低,氧化铁皮未洗净。消除对策1热轧:1、控制好加热炉加热温度及炉内气氛以及坯料加热时间;2、及时清除在热轧轧机入口堆积的氧化铁皮,防止氧化铁皮掉落在带钢表面被轧入;3、维护好破鳞设备。2冷轧:1、应严格加强来料的验收工作;2、提高酸洗的拉矫破鳞效果;3、控制好酸洗工艺,尤其是酸洗操作的速度、酸液的温度和浓度。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鳞状剥落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鳞状剥落 缺陷代码 A6缺陷特征带钢表面粘附有松散金属片,且部分地剥落下来,剥落后成为凹坑。其形状主要呈凸起状,发生变形后呈环状、带状或呈现其它各种形状,很少有连续出现的,宽达 10mm15mm 不等。产生部位 分布在带钢的表面,位置不固定。原因分析1主要是板坯表面形状不良,表面清理不良引起的板坯表面缺陷;2热轧工序中带钢被机械损伤;3由于坯料留有残余结疤、翘皮、氧化铁皮或夹杂物,在连轧过程中脱落造成。消除对策 主要进行来料控制,严格来料验收。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孔洞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孔洞 缺陷代码 A7缺陷特征 带钢表面穿透,局部材料断裂,钢基体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产生部位 带钢的任意部位。原因分析1由于浇铸中的夹杂、氧化铁皮、气泡、缩孔等在以后的轧制过程中随着厚度的减薄使带钢局部破裂;2鳞状剥落严重时产生;3辊子上附有较大的固态异物;4由于轧制不均而导致局部周期性韧性撕裂。消除对策1从炼钢、连铸工艺控制着手解决;2若发现有异物粘附在辊子表面要及时清除;3调整轧制参数,消除轧制不均匀的现象。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气孔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气孔 缺陷代码 A0缺陷特征 呈圆形、椭圆形或蜂窝孔状的空洞。气孔所形成的裂纹及其内壁的夹杂物较少,热加工采用高压下比可能焊合。产生部位热加工延伸后变成不规则黑线条,平行于轧制方向。1纵向试样观察呈细裂缝,有弯有直,数量、长度和宽度都不一定,分布无规律;2横断观察为管状,呈孤立的针头小孔(又叫针孔) 。原因分析1钢液脱氧不充分,含有过多的气体,凝固时气体溶解度较低,大量析出凝聚成气泡未能溢出钢锭外;2注钢速度过快带有空气;3钢液飞溅氧化返回后产生气体;4耐火材料潮湿产生蒸汽等。消除对策 防止的措施是充分脱氧,真空处理,保护浇铸,合理控制浇铸的温度和速度。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结疤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结疤 缺陷代码 AA缺陷特征结疤是非金属夹杂形成的成片的覆盖物,表现为产品表面有疤状金属薄片,呈舌状、块状或鱼鳞状不规则分布,结疤大小不一,深浅不等。大面积的结疤也叫鳞皮。结疤延伸至一定长度称为条状结疤,条状结疤的宽度不一;程度较轻的是原来严重剥落的部分经过轧制成为线状的粗糙表面,其形状呈山脉等形状。产生部位 在带钢的边部较多,有时也会出现在中部。原因分析1在浇铸的过程中有非金属物带进;2钢坯内部靠近表面的杂质或者气泡在热轧时破裂;3钢坯内含有低熔点和难变形的析出物,热轧时这些部分的材料发生分层而形成结疤;4板坯在表面夹杂、分层等缺陷处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或经火焰清理后的部位不光洁,在轧制的过程中延伸成一定长度形成条状结疤;5热轧时,堆积在加热炉中的氧化铁皮粘附在板坯表面,而在高压水除鳞时未能彻底清除,形成结疤。消除对策1在炼钢工序、连铸工序加强冶炼和浇铸工艺的控制;2加强对板坯质量的检查,热轧严格验收板坯,对表面状态不良的板坯进行彻底的修整,对不合格或经清理不满足要求的板坯不予投产;3进行表面清理(火焰清理)时提高清理效果;4若由于加热炉中氧化铁皮粘附在板坯表面形成的结疤,在及时清除炉内氧化铁皮的同时,适当提高高压水除鳞的效果。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混晶 发布日期编制 翁佐贵 审核 批准缺陷名称 混晶 缺陷代码 AB缺陷特征 钢材内部缺陷之一,表现为金属基体内晶粒大小混杂,粗晶细晶混杂,细晶粒夹在粗晶粒之间,或表层为粗晶粒中心为细晶粒,也可能相反。产生部位 产生在钢基体内部。原因分析 钢的加热不均匀,各部分的塑性加工不一致;或奥氏体的部分再结晶区即中止塑性加工等。消除对策1控制好热轧板坯的加热温度;2热轧轧制时,控制好终轧温度,防止出现在奥氏体的部分再结晶区即中止塑性加工的现象。冷轧部 1420 单元产品表面质量评定手册项目编号大分类 来料缺陷责任部门 质检站小分类 针孔 发布日期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