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 目 季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2006 级专 业 地理科学系 别 地理系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级 2006 级专 业 地理科学2010 年月课题来源:根据指导教师给定的范围自选题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季风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两方面入手,季风气候热量高度集中在夏季,这样则会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温度条件。冬季季风气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温、干燥,由于其温度低,使许多作物无法过冬,如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作为人类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其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小,只有在海南一带才能生长。这又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由于我国季风气候经常失调, 对于我国旱涝灾害关系极大。在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方面,从衣、食、住及对人类健康四个方面展开。只有充分了解季风气候特征才能因地制宜,让季风气候为人类服务。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现代的季风研究由竺可桢、 涂长望和黄士松开始 ,他们先后研究了中国大陆夏季风分类以及夏季风在中国大陆上北进过程。建国后 ,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 ,叶笃正和陶诗言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研究组对亚洲大气环流和季风的结构、 季节突变以及青藏高原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许多成果。中美政府间研究合作 “季风研究” 项目,出版了 东亚季风 。中日科学家合作下 ,出版了 3 本季风论文集。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正积极与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包括全球环境变化与食物系统计划、全球水系统计划、全球碳计划、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小组计划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季风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所需的热量方面,热量高度集中在夏季,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温度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冬季,天气气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温、干燥,由于其温度低,使许多作物无法过冬;农业所需的水分方面,季风气候夏季特征是高温、湿润和多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温配合沛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稻的主要产区。但是,气候随季节的变化显著,又常常造成夏季我国大范围或局地严重的洪涝灾害。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将从衣、食、住及人类健康四个方面阐述。课题研究的方法为:通过互联网,报刊等工具查阅有关季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相关信息,通过比较、归纳、分析、总结成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在研究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分衣、食、住、人类健康四个方面阐述,由于研究此方面成果较少,因此查阅了大量资料。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一)课题准备阶段(2010 年 1 月3 月)11 月中旬确定论文题目223 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的收集,课题目标的构建和课题内容的确立,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二)课题实施阶段(2010 年 3 月4 月)1前期分析阶段:通过对资料文献及信息整理,归纳总结,初步确立论文概况。2研究实施阶段:通过进一步的审查和总结,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最终撰写论文内容。 (三)结题阶段(2010 年 4 月5 月)4 月初提交初稿,经指导教师批改后完成论文,4 月末提交论文成稿。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电脑,书籍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无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我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重大影响,了解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根据季风气候的特征,因地制宜,让季风气候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该生以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为题进行研究,立意明确,研究内容充实,方法得当,同意开题。指导教师 (签字)年 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 (签字)年 月系(部)主任审查意见:_系(部)主任 (签字)年 月学 士 学 位 论 文题 目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学 生 王冰冰指导教师 王继富 教授年 级 2006 级专 业 地理科学系 别 地理系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年 4 月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王冰冰摘要: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农业所需的水、热条件两方面展开论述,农业所需的热量方面,热量高度集中在夏季,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温度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冬季,天气气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温、干燥,由于其温度低,使许多作物无法过冬;农业所需的水分方面,季风气候夏季特征是高温、湿润和多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温配合沛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稻的主要产区。但是,气候随季节的变化显著,又常常造成夏季我国大范围或局地严重的洪涝灾害。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将从衣、食、住及其对人类健康四个方面阐述。关键词:季风气候 ;农业生产;人类生活 ;人类健康影响季风本是一个经典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气候学概念,它概括发生于热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中低纬度带内某些地区(例如东亚和印度)的强烈季节变化现象。就全球范围来讲,广义上的季风区应是指季节变化强烈的地区(陶诗言,1995),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对季风研究的不断深入,季风不再被看作是一种区域性的大气环流现象,而是作为大尺度环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活动不仅与局地大气环流存在联系,而且也会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而,现代季风的研究范畴已经由单纯研究季风本身规律拓展到研究与其它气候系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在季风区国家,尤其在许多亚洲国家,季风现象不仅是个科学问题,其发生发展与消亡更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季风研究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1一、世界季风气候的分布(一)世界典型季风气候成因分析1.东南亚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以 10 N 到北回归线附近最典型。 特点是, 热带季风发达, 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 赤道低压北移, 同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大陆形成低压, 两者共同作用, 西南季风强盛, 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 又因风来自暖流洋面, 水汽充足, 降水量大。 在这种水热和气流条件的洋面上, 容易形成热带气旋, 对东南亚影响很大; 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 赤道低压南移,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又使大陆上有高压发展 , 这里又盛行东北季风, 天气晴朗寒冷。 62.大陆性和海洋性季风气候无论温带或热带季风气候, 都有大陆性或海洋性的区别, 如东亚大陆和印度半岛大部分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而日本岛和菲律宾群岛则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 在回归线附近地区, 非洲、澳大利亚大陆多为热带干旱气候, 只有亚洲季风区例外, 因这些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 一年中仍有湿润的雨季, 即使在南亚次大陆, 干旱气候面积也不大。 可见季风气候对亚洲气候影响之大。3.北美、南美的季风性湿润气候严格地说, 美北大陆东南部的气候不能称为季风气候, 虽然冬季吹西北风, 夏季吹东南风且有天气变换,但只能认为有季风现象, 称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美洲大陆南部陆地很窄, 不能发育季风气候, 也只能称季风性湿润气候。欧洲以大陆西岸型气候最突出, 不存在季风。4.非洲西部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西非赤道以北的“季风” , 是几内亚湾全年盛行来自赤道以南的东南风经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同几内亚湾湿润气流年内交替的结果, 属于行星风系的作用; 澳大利亚北部的情况也是由于行星风系移动的结果, 其冬季风属于东南信风, 不是大陆冷高压形成的冬季风, 而夏季风是由于赤道以北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北风, 它和因热力作用引起的夏季风也不相同。 因此, 不能把行星风系因季节移动引起的风向季节变化且也能带来相应的气候变化的低纬的“季风”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混为一谈, 因为两者不论从空气属性, 垂直结构以及成因上都有区别, 这是非洲西部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与亚洲季风的不同之处。因此判断一个地区是否为季风气候要符合如下四条:(1)一、七月盛行风向至少要有 120 度角的变化。(2)一、七月盛行风的平均频率大于 40%。(3)一、七月至少有一个月的平均风速大于 3 米/秒。(4)在 5 度范围内一年当中气旋、反气旋控制至少转换一次。(二)世界典型季风气候的分布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它影响着地球上 14 的面积和 12 人口的生活。 2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以及青藏高原的影响,亚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风区,亚洲季风包括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两个子系统,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80 年代以前认为,东亚季风受印度季风的控制或只是印度季风的延伸,后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东亚季风由自己独立的冷热源驱动,与印度季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中国每年的天气气候,尤其是 5 一 9 月汛期的大范围降水分布、雨带移动以及旱涝灾害很大程度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夏季风活动与我国各地的降水有密切关系,每年夏季风到达各地的日期,常常是这些地区雨季开始的日期(高由禧、徐淑英,1962)。例如 1991 年梅雨季节在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持续两个月的特大暴雨和洪涝与当年东亚季风活动密切相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994 年 6 一 7 月间华南百年不遇的洪涝与季风的异常来临和持续加强有关。1998 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的自 1954 年以来的全流域大洪水,东北的嫩江和松花江也出现的百年不遇的洪涝,就与该年的亚洲季风有直接关系。因而季风的研究为制作和改进中国东部汛期预报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对国民经的尤其是业重意义。季风气候可以说对我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就以我国为例,从季风气候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来阐述。二、季风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农业所需的热量方面夏季,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高空在东经 7080E 处为一低压槽,沿海为一浅脊,地面气压系统在欧亚大陆均为蒙古低压所盘踞,它与海洋上的高压相配合使得我国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南和东南风。这时除了极地冷空气及其伴随的冷锋仍然可以影响到华北一带外,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压、热带气旋、东风波等成了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系统。热量高度集中在夏季,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温度条件。中国东部季风区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如下图。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 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我国水稻种植最北可以到黑龙江省的漠河,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冬季,我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在 8090E 高空多为高压脊,而沿海高空常为一大槽,脊前、槽后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加强了地面的冷高压(蒙古高压) ,温暖的海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