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列复习基本知识点及经典结论总结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的特殊函数,如果数列 的第 n 项 与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a一个公式来表示,则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如(1)已知,则在数列 的最大项为_(答: ) ;(2)数列 的通项为 ,其中*2()56naNna15n1ban均为正数,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_(答: ) ;b,na1 na1(3)已知数列 中, ,且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答: ) ;(4)一给定函数2nn 3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 ,由关系式 得到的数列 满足)(xfy ),0(1)(1nnafna,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 (答:A))*1NnanA B C D递推关系式:已知数列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 ,且任何一项 与它的前一项 (前 n 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an an1式子来表示,则这个式子就叫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数列的分类:按项数多少,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按项的增减,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按项有无界限,分为有界数列、无界数列。数列的前 n 项和: .asnn321已知 求 的方法(只有一种):即利用公式 = 注意:一定不要忘记对 n 取值的aan)2(,11ns讨论!最后,还应检验当 n=1 的情况是否符合当 n 2 的关系式,从而决定能否将其合并。2.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an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即 .(或 ).)2,*(1nNdn且 )*(1Nndan(1)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为等差数列。常 数a 中项法: 为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法: (a,b 为常数) 为等差数ann212n banan2列。前 n 项和公式法: (A,B 为常数) 为等差数列。BnAsn2an如设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 b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 为等差数列。naanL21*Nnb(2)等差数列的通项: 或 。公式变形为: . 其中 a=d, b= d.1()nad()nmdaa1如(1)等差数列 中, , ,则通项 (答: );(2)首项为-24 的等差数n03205na10n列,从第 10 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答: )83(3)等差数列的前 和: , 。公式变形为: ,其中n1()2nnaS1()2nSadBnAsn2A=d,B= .注意:已知 n,d, 1, n, s中的三者可以求另两者,即所谓的“知1三求二”。如(1)数列 中, , ,前 n 项和 ,则 , (答:na*1(2,)nnN32na152nS1an, );(2)已知数列 的前 n 项和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答:3a0na1S|T).*2(6,)17nNTn(4)等差中项:若 成等差数列,则 A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且 。,aAbab2abA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 、 、 及 ,其中 、 称作n1dnnS1ad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公差为 )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2,adad为, ,(公差为 2 )3,adad3.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 ;011()nadnand前 和 是关于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0.n21 1()()ndSan(2)若公差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 ,则为常数列。0d(3)对称性:若 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当 时,则有n mnpq,特别地,当 时,则有 .如(1)等差数列 中,qpnmaa2mp2mnpana,则 _(答:27) ;(2)在等差数列 中, ,且1238,1nSSnn101,3, 是其前 项和,则 A、 都小于 0, 都大于 0B、 都小于 0,10|anS1210,SL12,SL1219,SL都大于 0C、 都小于 0, 都大于 0D、 都小于 0, 都大于2,L125, 67, 12, 2,S0(答:B)(4) 项数成等差,则相应的项也成等差数列.即 成等差.若 、 是等差数列,则),.(, *2Nmkaknab、 ( 、 是非零常数) 、 、 ,也成等差数列,而nkanpbkp*()pnq232,nnSS成等比数列;若 是等比数列,且 ,则 是等差数列. 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25,前 2n 项和na0algn为 100,则它的前 3n 和为 。 (答:225)(5)在等差数列 中,当项数为偶数 时, ; ; .2n)(1ansnds奇偶 an1奇偶项数为奇数 时, ; ; 。 如(1)在等差数列中,S 1122,21nanns)1(21奇偶 奇偶则 _(答:2) ;(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 中,奇数项和为 80,偶数项和为 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6a n与项数(答:5;31).(6)单调性:设 d 为等差数列 的公差,则and0 是递增数列;d0 且满足 ,则 最小.1a1ansn“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n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 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 ;法二:因等差0011nna或数列前 项是关于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上述两种方法是运n *nN4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 ,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如(1)等差数列 中, ,na125,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 (答:前 13 项和最大,最大值为 169) ;(2)若 是等差数917S列,首项 ,0,a2304a,则使前 n 项和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 n 是 (答:4006)2034nS(9)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 .nmab4.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如果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an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等比数列的公比。即 (或)2,(*1nqNn )(*1Nanq(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其中 或a为 常 数 ) 0,n1na。如( 1)一个等比数列 共有 项,奇数项之积为 100,偶数项之积为 120,则 为_(答: ) ;(2)nn2 1n56(2)数列 中, =4 +1 ( )且 =1,若 ,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nanS1a1annab21nb(2)等比数列的通项: 或 。如设等比数列 中, , ,前 项nqm16a218nn和 126,求 和公比 . (答: , 或 2)nS6(3)等比数列的前 和:当 时, ;当 时, 。如(1)等比数列中,n1q1nSaq1()nnaqSn2,S 99=77,求 (答:44)q963aL特别提醒: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 项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 是否为 1,再q由 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公比 是否为 1 时,要对 分 和 两种情形讨论求解。qq1(4)等比中项:如果 a、G 、b 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即 G= .提醒:不是任何两ab数都有等比中项,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且有两个 。如已知两个正数 的等差中项为 A,等,()比中项为 B,则 A 与 B 的大小关系为 _(答:AB)提醒:(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 、 、 及 ,其中 、 称作n1aqnnS1aq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 (公比为 ) ;但偶数个数成等比时,不能设为2,aq5,因公比不一定为正数,只有公比为正时才可如此设,且公比为 。如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33,aq 2q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 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 12,求此四个数。(答:15,,9,3,1 或 0,4,8,16)5.等比数列的性质:(1)对称性:若 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都等于首末两项之积.即当 时,则有an mnpq,特别地,当 时,则有 .如(1)在等比数列 中,qpnma.2mp2.pnmana,公比 q 是整数,则 =_(答:512) ;(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中,若38472,5110 na,则 (答:10) 。569a3132310logllogaaL(2) 若 是等比数列,则 、 、 成等比数列;若 成等比数列,则 、n|n*(,)pnqNnkanab、 nb成等比数列; 若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 ,则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当nbna1232,nnnSS,且 为偶数时,数列 ,是常数数列 0,它不是等比数列. 若 是等比数列,且1q232,nnnSS an各项均为正数,则 成等差数列。 如(1)已知 且 ,设数列 满足alog a1nx1logloganxx,且 ,则 . (答: ) ;(2)在等比数列(*)nN1210xxL10220xxL10中, 为其前 n 项和,若 ,则 的值为_(答:40)anS 4,33SS20S(3) 单调性:若 ,或 则 为递增数列;若 ,或 则1,aq1aqna10aq10,aq为递减数列;若 ,则 为摆动数列;若 ,则 为常数列.n0n1(4) 当 时, ,这里 ,但 ,这是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1qbaqqSnn 10a,0abn的一个特征,据此很容易根据 ,判断数列 是否为等比数列。如若 是等比数列,且 ,则 nn n 3nSr(答:1)(5) .如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前 项和为 ,若 成等差数列,mnmnnmSqSnaqn12,n则 的值为_(答:2)q(6) 在等比数列 中,当项数为偶数 时, ;项数为奇数 时, .na2S偶 奇 211Saq奇 偶(7)如果数列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 是非零常数数列,故常数数列 仅是此数列既成等nan差数列又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