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战略规划: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经过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三个重大变革: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空前的高投入和重点扶持;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数百所高校的调整合并;1998 年以来的高校大扩招所带来的高速发展与改革选择。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潮流,推动我国高校以跨越式姿态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新阶段。面对 21世纪现代大学新的挑战与发展前景,我国高校急需总结经验,理清发展思路,设计前进路径。遵循党的十六大精神,前瞻面对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抓机遇、创优势、出特色 ,高校 战略规划的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周济部长反复强调指出:“办学思想、宏观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要以超常规的谋划赢得超常规的发展”,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 、制定“ 三个规划”。为此,各高校都在着手制定战略规划或修订已有的规划。本文结合高校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的实际,谈谈对高校战略规划工作的初步认识。一、战略规划是时代需要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富有哲理的古训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兵无常势” ;“取乎其上,仅得其中;取乎其中,仅得其下”。90 年代中,美国提出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适应社会,包容变化。日本则提出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建立智慧型社会。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远景框架,并一以贯之;其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十分注重自身特色,力图保持优势,站在前沿,引领社会。进入 21 世纪,全球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教育从人的谋生技能的培养,向人的谋生技能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以人为本”、 “终身学习”正在成为各国公众的共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跨阶段性的新变化: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家经济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高校发挥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大学正在从社会与经济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高等教育在总体规模上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校需求旺,要求高,社会评价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以“一流” 为目 标取向,加 强学科建设,在竞争中提升学术水平,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与行动。由于形势与任务的变化,高校内部管理改革( 包括师资选择、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等)正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缴费上学,进校后自我塑造,自主性增强;推动大学教育内容、专业要求结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式等不断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办学模式与培养渠道多样化;民办高校崛起,二级独立学院的模式等开始试行。办学经费的投入筹集来源变化,在资金仍然紧张短缺的情况下,急需进一步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开始显现。前瞻 21 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正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使高等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部关于“深入领会十六大精神实质,一心一意 谋发展、认真扎实定规划” 的部署是十分正确的,亦充分 显示了制定战略规划是时代需要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时代需要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超前”事业,成果 “滞后”的行业领域,必须通过战略规划来整理思路,“登高望远”, “取乎其上”, “未雨绸缪”。分析高校规划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制约高校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上下对战略规划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问题;二是战略规划如何真正与实际工作结合的问题。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解决。二、高校战略规划工作的理论浅析(一)战略规划的内涵和作用广义而言,规划是某工作领域中一定时段内发展诸因素的综合谋划与部署。规划是系统工程,由全局性、前瞻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四要素构成。规划是总体设计,包括:规模数量、水平质量、条件支撑、投入来源、制度保障的分项设计与综合。规划的基本功能是定方位、绘蓝图、指路径。规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与背景、战略目标与定位、战略阶段与重点、战略措施与保障等方面。规划的实质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决定高校在 21 世纪发展环境中如何办学,打造何种品牌;规划的目的是理清办学思路,主动适应,与时俱进。回顾国际国内知名跨国企业制定规划的指导、牵引、规范作用的实践,我们认为:基于管理学原理而言,规划是战略管理发展取向、目标管理坐标设定、过程管理保障实施的综合反映。从认识论角度而言,规划不是前瞻认识的终结,而是思路,是理性的起步;规划是自身的大事,别人无法代替,照搬不来;规划是动态调整,是相对均衡;规划总是不完善的,既指导年度计划,但又要靠年度计划来调整、落实。从功能作用而言,规划是先进理论、国家政策与单位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规划是实践的总结,给实践以指导,赖于实践来修正、丰富、实现;规划具有指导工作、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二)高校制定战略规划的能力建设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的成长史,有的高校发展较快,后来居上;有的高校发展较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否制定一个前瞻求实的发展战略规划,并持续地抓出实效。要制定出一个好的规划,要求高校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培育自身制定规划的能力。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制保障能力战略规划的制定涉及到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和学校发展的微观层面,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领域。过去,战略规划一般是指定校办、高教所和学科办等管理机构牵头制定,作为一种临时任务,在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许多高校把制定战略规划作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从机制上保障战略规划的制定,这是十分正确的。目前有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这项工作,如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浙江大学发展规划部、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规划处等。2.协同能力学校上下对战略规划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对战略规划的重视和关心直接关系到战略规划制定的成败。因此,战略规划的组织与制定者不能孤立地进行学术般的战略规划研究,必须促使全校的协同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具体而言,就是要激发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和参与意识;形成校内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全局观念;给予学校各级行政、领导人员、教师、 职工、学生以及用人 单位代表的参与机会;激励全校上下产生对校内革新、创造精神与改变现状的责任感;增强全校上下对美好未来的信心。3.技术能力战略规划过程是一个研究与决策的过程,不仅要求战略规划的组织与制定者具有战略规划方法方面的知识、数据储存和分析设备,掌握规划资料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建立以事实为根据的决策、评估程序和校内传递战略规划信息的平台和机制。4.决策能力一个战略规划要全面有效地实施,依靠于学校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特别是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与持之以恒的行动。其中,校长的责任尤为关键,在引导学校往理想的方向行进中起着突出的作用。可以说,校长的责任感和校党政班子和校长的决策能力是一切战略规划活动的基础。我国少数著名高校近二十年来之所以综合实力增强迅速,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很快,一个重要原因是在 80 年代初即确定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制定了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并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使学校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反映了规划的重要作用和力量,值得全国高校认真学习和借鉴。(三)战略规划必须立足校情,切合发展实际在制定学校战略规划时,不仅要从时代特征、国家意志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而且要认真摸清学校的家底,分析学校自身的特点,找出优势和劣势,明确定位和目标,确立发展的战略思想,寻求战略规划真正与实际工作结合的连接点。其核心是战略规划如何真正与实际工作结合。对此,重庆大学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战略规划与实际工作的更好结合,研究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和一个五年振兴行动计划。振兴行动计划以“积极 发展、打牢基础、把握节奏、追求跨越”为原则,突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科研及基地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分项确定发展指标。为使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到实处,提出了九大工作措施,并力求各分项指标与年度工作安排相结合,以便贯彻实施和评估检查。三、高校制定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一)制定战略规划应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家经济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高校发挥作用。大学的发展不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体现服务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服从于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不能仅仅着眼于学校自身的完善,为规划而规划。以重庆大学为例,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充分研究了年轻的重庆直辖市地处我国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密集地区之间,是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主要枢纽,重 庆市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对西部大开发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而我校作为直属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大学,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重庆唯一一所进入“211 工程”和“985 工程” 重点建设的大学。肩负着为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贡献的双重责任,应该成为西部及重庆市人才培养与科技能力增强的知识源和动力源,并通过有效、强力的人才资源开发,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为此,我们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扎根重 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走中央与地方共建,产、学、研相 结合的发展道路,使我校的战略规划尽量与重庆市的发展规划相呼应,与重庆市的中心工作相衔接。如,为以汽车、摩托 车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移民的研究等领域全面开展研究,在主动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科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二)制定战略规划应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反映特色高校战略规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部署。因此,其制定要在准确地把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抓住发展机遇,确立前瞻性的战略思想、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思路,提出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战略规划是学校成长的永恒主题,是头与身手的关系。战略规划除了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校情分析,要把“ 把握趋势”与“校情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与学校历史现实工作的结合,就只能是空规划。要把虚事做实,就要立足分析校情,突出特色和重点。分析校情就是要在一定的比较范围内分析学校的优势与劣势、特色和重点。因为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个性与特色,都有其发展的重点,都会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取 胜。可见,战略规划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而分析校情无疑是确定学校发展特色和选择发展重点的关键。(三)制定战略规划应分析背景,调动全校参与,形成共识制定战略规划不仅要把握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特别注意认真分析学校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正确看待长处和短处,特别注意潜在优势;把握经济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新需求以及社会对大学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 团结和调动师生员工的潜能与积极性。在具体制定战略规划时,要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总框架与时间表,同时提出主要指标和尽可能的量化指标和深化改革的措施,并从下到上充分听取意见,让校内各方关注和参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通过参与规划,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关心、投身学校的建设与振兴上来。同时, 战略规划要服务于、服从于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承前启后,兼顾左右,合理布局,划分 层次,拟定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