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指标和 指标。2. 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地区、国家)的同类指标之比。3. 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之比。4.某企业某年计划增加值达到 500 万元,实际为 550 万元,则增加值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5.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为 40 元,实际为 45 元,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6.某车间 5 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 10 10 11 12 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7.市场上某种蔬菜早、中、晚的价格(元)分别为 1.5、1、0.5,早、中、晚各买 1 元,则平均价格为 。8.在两个数列平均水平 时,可以用标准差衡量其变异程度。9. 。)(x二、判断题1.2007 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是一个时点指标。( )2.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指标。( )3.2007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指标。( )4.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是一个结构相对指标。( )5.某企业某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 4%,实际上提高了 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5%4%。( )6.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 3%,实际上提高了 3.5%,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3.5%1+3%。( )7.某车间 7 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 22 23 24 24 24 25 26,则日产量的众数是 24。( )8.三个连续作业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 0.5% 0.8% 0.3%,则平均废品率为。( )3 %3.08.5.09.当 时,则说明 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比 B 数列强。( )BA10.全距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11.某企业人均增加值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12.某企业月末库存额是一个时点指标。( )13.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离散程度。( )14.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15.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之比得到比例相对指标。( )16.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得到比较相对指标。( )17.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得到结构相对指标。( )1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仅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19.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相等时,可以用平均差反映平均水平的代表性。( )20.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相等时,可以用标准差系数反映平均水平的代表性。( )三、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有 80 万人口,共有 8000 名医生。平均每个医生要服务 800 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2.某商场某种商品价格第一季度是连续上升的。1 月份单价 20 元,销售额 12万元;2 月份单价 25 元,销售额 10 万元;3 月份单价 30 元,销售额 13 万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商品价格为( )。A. B. 0532015031C. D.3220533.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平均差比乙的平均差大,那么( )。A.甲数列的变异程度比乙数列大 B.甲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比乙数列小C.甲数列的变异程度比乙数列小 D.不能确定两个数列变异程度的大小4.已知 3 个水果商店梨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 3 个商店梨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众数5.某企业第一批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 100 元,产量比重为 10%;第二批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 110 元,产量比重为 20%;第三批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 120 元,产量比重为 70%。则平均单位产品成本为( )。A.10010%+11020%+12070% B.1023C. D. 10%10270310%7026.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比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 相对指标。A.结构 B.比例 C.比较 D.动态7.某商场计划商品销售额 7 月份比 6 月份上升 5%,实际上商品销售额 7 月份比6 月份上升 3%。则商品销售额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A. B. C. D.3%5103597%51053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仅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B.仅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C.既受变量值影响,也受次数影响 D.不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10.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一般水平 C.离散程度 D.平均水平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某地区平均每人粮食产量 B.某企业工人平均工资C.某班级学生平均成绩 D.某班级学生平均成绩E.某地区平均每人原油产量2.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固定资产 B.商品销售量 C.牲畜存栏头数 D.某年死亡人口数 E.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某大学历年毕业的学生数 B.我国某年耕地面积减少数C.某大学 2004 年 6 月 30 日在校学生数 D.某商店某月商品销售额E.2000 年 1 月 1 日 0 时出生的人口数4.如果变量值有一项为 0,则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5.可以反映现象代表水平的指标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E.众数6.可以反映现象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中位数 B.平均差 C.全距 D.标准差 E.几何平均数7.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平均亩产量 B.某班学生平均身高 C.某企业平均每人增加值 D.我国平均每人钢产量 E.某大学教师平均工资8.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相等时,可以反映平均水平的代表性的指标有( )。A.标准差 B.平均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 E.众数9.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计算方法不同 C.适用条件不同D.指标表现形式不同 E.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10.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 B.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C.反映现象的稳定性 D.反映现象的变异程度E.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五、简答题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哪些区别?请分别列出你所熟悉的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2.相对指标有几种?请写出其计算公式。3.说明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4.标志变异指标有哪些作用?有几类?适用条件如何?5.说明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优缺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6.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有什么区别?7.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有什么异同? 六、计算题1.某企业两个生产班组,各有 10 名工人,它们生产某种产品的日产量资料如下:甲班组 乙班组日产量(件) 工人数 日产量(件) 工人数比重%13 3 35 4035 4 57 4057 3 79 20合计 10 合计 100计算有关指标说明哪个班组平均日产量高?2.某企业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资料如下: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个) 生产工人数(人)6070 8 507080 15 1008090 5 8090 以上 2 65合计 30 295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3. 某厂 3 个车间 1 季度生产情况如下:1 车间实际产量为 200 件,完成计划 96%;2 车间实际产量为 300 件,完成计划 100%;3 车间实际产量为 150 件,完成计划 104%,则 3 个车间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96%+100%+104%)3 。另外,1 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 15 元件;2 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件;3 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 20 元件,则 3 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5+25+20)3。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4. 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表:比较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品种 价格(元公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公斤)甲 1.2 1.2 2乙 1.4 2.8 1丙 1.5 1.5 1合计 _ 5.5 45. 某汽车装配厂三个车间的废品率及产量资料如下:车间 废品率(%) 产量(辆)1 0.3 7002 0.2 6003 0.4 800合计 _ 2100计算:(1)如三个车间各自负责一辆汽车装配的全过程,平均废品率为多少?(2)如三个车间分别负责汽车装配的一道工序,平均废品率为多少?6. 甲、乙两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产量比重资料如下:甲企业 乙企业单位成本(元)产量比重(%)单位成本(元)产量比重(%)第一批 1.0 10 1.2 35第二批 1.1 20 1.1 25第三批 1.2 70 1.0 40比较成交该月份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并说明原因。7.有甲、乙两单位,甲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800 元,标准差为 124 元。乙单位资料如下:按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人)700 以下 100700800 200800900 4009001000 2001000 以上 100合计 1000计算有关指标,比较甲、乙两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小。8.某农作物的两种不同良种在 5 个村生产条基本相同的地块上试种,得到的结果是:甲品种在 5 个村的平均收获率为 499.5(公斤亩),标准差为 34.46 公斤; 乙品种在 5 个村的平均收获率为 499(公斤亩) ,标准差为 81.35 公斤。说明哪一种品种有较大稳定性,有推广价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