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四个赶出” 传导压力压势 吕万成 31657 部队政治工作部 深刻指出,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强力正风反腐、治弊肃贪, 带来了令人激奋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也要看到, 当前正风肃纪压力“上热下冷”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影响了惩治“微腐败”的效力, 必须打通各种梗阻, 使压力压势真正传导到基层末端。一、把思维惯性赶出去, 在强势灌注中传导压力剖析正风肃纪态势下基层“微腐败”的深层原因, 主要是一些同志的灵魂深处, 对郭徐流毒影响的清理不够彻底, 没有完全从过去一些陈旧落后的思维理念中走出来。从基层不良风气的表现看, 有八种思维惯性需要彻底刹住: (1) 涉及个人利益, 不找人打个招呼心里就不踏实。凡遇入党考学、士官选改、职务晋升等敏感问题, 仍然习惯性地托人打电话、发短信, 疏通关系。 (2) 对外协调办事, 不带点礼品总觉得开不了口。每逢节日走访、请地方帮解问题时, 总想着拎点礼物、带点实惠, 或者请到一起聚聚, 以方便沟通交流。 (3) 来了客人, 不安排招待就感觉不够热情。只要同学战友特别是老领导来队, 总想安排吃顿饭喝点酒、到景点转转, 甚至还送点土特产, 否则就感到面子上过不去。 (4) 当个官有点权, 不占点收点就找不到感觉。与官兵在一起, 总想耍点小特权、占点小便宜, 让战士给自己办点小私事、搞点小保障, 不然心里的那点所谓优越感就升不上来。 (5) 领导交办的事, 不想法子办妥就感到没法交代。有的明知违反政策规定, 也不愿讲真话、不敢提意见, 盲目顺从、机械落实。 (6) 为别人办了事, 没有点回报就觉得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出了力、担了责, 还动用了自己的相关资源、欠了人情, 办成后有所补偿是应该的。 (7) 在基层打点擦边球, 总感到是小事小节算不上事。认为正风反腐重点是“关键少数”, 基层就那么点小权小利, 算不上什么问题。 (8) 基层干的是全时制、苦的是一家人, 占点公家便宜、用点部队资源总觉得可以理解。自以为基层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 平时也顾不上家, 在炊事班拿个菜蹭点饭、让战士带带小孩搞搞家务, 也是迫于无奈、无可厚非。可以说, 这些陈旧落后的思维惯性不剔除, “微腐败”就铲除不了, 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头脑风暴”。一要用系列讲话铸魂。从思想源头上强固信仰初心。当前, 要突出学好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纪律规矩重要论述, 切实把官兵思想统一到“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坚定决心上来, 着力强化压力传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使命担当。二要用新规禁令明心。新规禁令一出台, 就要第一时间印发部队、第一时间宣讲辅导、第一时间督导践行。如某集团军在年初部队调整改革展开前, 安排 10 名机关处长宣讲改革纪律和政策法规, 把条条杠杠讲明白, 保证了改革纪律的落地生威。三要用反面典型醒脑。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要以上级通报的典型案例为鲜活教材, 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 在感悟“高墙下”“铁窗内”的人生落差中, 让官兵受到震撼, 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二、把粗放模式赶出去, 在精准发力中传导压力分析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 我们感到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压力下传方法上的粗放机械, 突出的是:规定界限模糊不清, 造成执纪界定操作弹性;针对问题概略瞄准, 以致利箭脱靶难以聚力;检查督导大而化之, 导致纠风治弊成效欠佳。要真正把压力压势传导到基层, 必须摒弃粗放模式, 向“精准”要效益。一是界限设定要精准。就是要把“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讲清楚, 使基层官兵有章可循、一目了然, 而且越到基层越要具体明了。去年以来, 上级纪委梳理印发了“100 个负面清单”, 为官兵划清了底线、设定了禁区, 在不少领域消除了模糊地带, 对“微腐败”现象起到了警示作用。二是问题指向要精准。纪委姓“纪”不姓“法”、更不姓“管”, 必须专司监督执纪问责, 对监督执纪的问题情形要进一步明细起来, 把“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搞清楚, 以便实施精准发力, 防止用偏劲使偏力, 管了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去年, 我们从上级通报的问题中梳理了 21 种典型违纪情形, 作为督查执纪的重点, 结合基层风气整治严肃查处了收受官兵钱物、侵占士兵利益、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 处分了相关人员, 形成了有力震慑。三是瞄靶点穴要精准。精准发力关键要找准穴位。当前, 基层风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衍生了“微腐败”的隐形变异, 如果还盯着“老靶标”使劲, 只能事倍功半。必须深入分析“微腐败”的新表现、新动向, 当前至少有九种变异苗头值得关注:过去主要是收送现金, 现在要关注收发微信红包;过去土特产要从家里大包小包带到部队送, 现在要关注快递直接寄上门;过去打扑克赌博, 现在要关注手机上网赌博;过去直接向战士索要物品, 现在要关注让战士代购物品“忘记”付钱;过去送烟送酒, 现在要关注送网游装备、虚拟货币;过去拿着东西向官兵推销, 现在要关注指定官兵到自己亲属开办的网店里购物;过去公车私用, 现在要关注安排部队驾驶员开私家车为自己办私事;过去外出旅游找同学朋友, 现在要关注让官兵家人提供交通食宿便利;还有要关注授意官兵办理指定银行信用卡、通信充值卡, 帮助亲属完成任务指标, 等等。这些苗头和问题, 看上去不像过去那么直接, 但对基层风气的影响不能小看, 且比较隐蔽, 查处的难度也较大。对此, 只有拿出针对性招数、精准点穴, 才能有效查处、形成高压。三、把双重标准赶出去, 在严肃问责中传导压力推动正风肃纪压力层层传导的过程, 也是权力责任渐次传递的过程, 必须严格严肃、标尺统一。但从基层部队实际看, 有的单位还存在一些双重标准的现象, 主要是“七个不一样”: (1) 存在同样问题不同层级查出来处理不一样的现象。比如违规使用手机、违规喝酒等同类问题, 营连查到一般是批评教育, 旅团查到一般是检查整顿, 军以上查到则从严处分。 (2) 存在同样问题干部战士受到处理不一样的现象。对战士从严从紧, 对干部宽严相济。 (3) 存在同样问题有没有人际资源处理不一样的现象。对待个别违纪问题处理, 掺杂了一些特殊的感情因素。 (4) 存在同样问题领导是否重视处理不一样的现象。领导未关注的轻描淡写, 领导有批示的罪加一等。 (5) 存在同样问题在不同单位处理不一样的现象。普遍情况是直属单位处理轻一些, 建制单位处理重一些。 (6) 存在同样问题在不同形势下处理不一样的现象。有的是运动式、应景式地抓执纪, 时紧时松, 做不到常抓常严。 (7) 存在同样问题涉及人数不同处理不一样的现象。问题一旦出自“大多数”, 往往会法不责众、从轻发落。这些双重标准现象, 反映的是执纪的宽松软, 削弱的是压力传导, 影响的是压势形成, 必须下功夫解决。一要立起硬杠杠。严格依纪依规监督执纪问责, 把问题情形、性质类别、轻重程度分清楚, 把“四种形态”的界限区分、实施时机、纪律标尺搞明确, 严格落实统一标准。二要放在阳光下。问题查处要按规定程序公开, 该宣布的宣布, 该通报的通报, 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执纪阳光操作、标尺不偏不倚。三要通上高压电。建立正查问题、倒查责任机制, 对执纪中弹性操作、标准不一的要勇于纠正, 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以此维护公平正义, 促进压力传导。四、把执纪包袱赶出去, 在完善政策中传导压力当前, 一些单位在执纪问责时, 心存顾虑、束手束脚, 这也是压力传导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一些单位领导背有思想包袱:一是政绩包袱抛不开。对单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害怕影响单位声誉和个人进步, 该给重处分的给了轻处分, 该严肃批评的变成了一般提醒, 能不上报的就不上报, 影响了执纪的威力。二是安全包袱放不下。担心官兵受处分压力大, 变成“个别人”, 成为“不稳定因素”, 导致牺牲执纪刚性消极保安全。三是安置包袱伤不起。干部受处分, 在规定期限内个人受影响是正常的。但由于不少地方规定, 受党纪处分转业进不了公务员, 导致一些单位领导顾虑很多, 往往降低处分等级,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力传导。解决这些问题, 一方面要完善评价机制。客观分析违纪问题的原因、性质、影响, 把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偶发因素、个别现象区分开, 把失职与失误、主观与客观、有为与不为区分开, 形成问责与容错相统一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 要规范惩戒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 官兵被问责、干部受处分已成为挺纪在前的常态, 需要规范相关惩戒标准, 包括协调地方修改相关政策规定, 既要维护纪律处分的威慑力、惩罚性, 也要给当事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避免处分影响期外再受“二次影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