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临清城市兴盛的因素研究 房鑫 崔重重 牛俊杰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摘 要: 明清时期, 随着运河的疏通, 位于卫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临清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迅速崛起, 发展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 且繁荣兴盛长达 500 年之久。究其原因, 除了藉运河之便的地理条件优势之外, 当时的其他因素, 如明成祖迁都北京而大兴漕运, 在临清建仓储粮、设关收税, 明清两代政府推行的一系列促进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等是决定其盛衰的根本原因。关键词: 明清; 临清; 兴盛; 因素; 作者简介:房鑫 (1991-) , 女, 山东聊城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区域历史与环境变迁研究。收稿日期:2017-05-10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2017-105) The Factors of Prosperity of Linqing Shangdo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FANG Xin CUI Chong-chong NIU Jun-jie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Abstract: With the Canal dredg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nqinga town which located in the confluence of Wei River and Beijing-Hangzhou Canal rise rapidly.Become one of the five commercial port cities in north of China and Continued prosperity for a 500-year history.The factors of prosperity of Linqing in addition to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he other factors are fundamental reason of Linqings prosperity.Such as Yongle emperor moved the capital to Beijing, built granary and set up the tax authorities, the Ming and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e and handicraft industry, etc.Keyword: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nqing city; prosperity; factors; Received: 2017-05-10一、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对运河及运河城市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研究内容涉及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如傅崇兰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1, 较为全面的对运河城市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运河与运河城市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密切相关的, 运河城市是运河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而运河又推动了运河城市的发展。王云的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2, 论述了漕运对山东运河区域经济的巨大影响, 正是漕运的兴盛使得这一区域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许檀则对运河城市的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3王瑞成认为城市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物质产品丰富和聚集以及聚集效率提高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城市而言, 物质产品的聚集及聚集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 一种是商业途径, 另一种是通过行政系统的调集和分配。4周嘉以空间作为切人点, 从现代城市空间研究理论出发, 探讨了临清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和职能的扩张。5杨正泰从地理条件的变化分析了临清城市兴盛与衰落的原因。6由此可见, 当代学者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 然而对临清的研究, 以往学者多从仓储或漕运等某一方面对临清城市的影响进行探讨, 对临清城市兴盛的社会因素尤其是政策因素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史书、地方志等史料进行查阅和梳理, 围绕漕运、仓储、政策、税收、城池修缮等一系列社会因素, 对临清城市兴盛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同时深刻剖析临清城市发展变迁的特点。二、区位优势的形成临清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北邻直隶, 西近河南, 又位于卫河与运河的交汇处, 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以致在明清时期成为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虽无高山大川, 然汶卫交渠, 千樯云集, 关察五方之客, 闸通七省之漕, 固南北之咽喉, 近畿之锁钥也”。7临清崛起于明永乐中,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最为兴盛, 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明清之际临清受战乱遭到破坏, 康熙年间逐步复苏, 至乾隆年间, 临清已重新发展成为有着“富庶甲齐郡”8美誉的商业重镇。元代建都大都, 北方钱粮军饷等供给皆依赖于江南。据元史记载:“元都于燕, 去江南极远, 而百司庶府之繁, 卫士编民之众, 无不仰给于江南”。9当时南粮北运主要通过海运进行, 但海运的风险较大, 船队经常遭遇风浪或触礁沉没, 损失较大, 因此元政府尝试用运河运输漕粮。然而南来的漕船只能运到山东的东平, 由东阿至临清的一百余公里须舍舟而陆, 道路险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元政府于元二十六年 (1289) , 开挖了南起须城安山, 北抵临清御河的会通河, 引汶水入卫, 从此汶、卫交汇处的地理形势大为改观, 中洲一带迅速兴起, 发展成会通镇。但是元代开挖的会通河岸狭水浅, 且水源不稳定, 不仅难负重载, 运道也经常中断, 故元代漕粮仍然主要依靠海运进行。且元代临清并不位于卫河与汶河的交汇处的会通镇, 交通优势远不及明清时期, 因而临清的发展较为缓慢。明初建都南京, 北方的军需除了主要靠海运外, 部分也经运河运送。明洪武二年 (1369 年) , 临清迁至中洲纸马巷10, 次年于临清建仓储粮。111924 洪武二十四年 (1391) , 黄河在原武决口:“洪武二十四年, 河决原武, 绝安山湖, 会通遂淤。”12漕粮只得陆运至德州下河, 临清优越的转运地位被德州取代。直到永乐九年 (1411) , 明政府采纳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意见, 重疏会通河, 永乐十三年 (1415) 完成。同时也对大运河南北各段进行治理, 使全河畅通。漕粮悉由大运河运往京、通二地, 从此“海陆运俱废”。13由涡、颍等水往来南北的商客行旅纷纷改道大运河, 自淮安、清江经济宁、临清赴北京。从此大运河成了漕粮运输的主渠道, 大大改变了山东西部地区的地理条件, 位于卫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临清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随之迅速兴起。永乐十九年 (1421) , 明成祖迁都北京, 使得国家的政治中心远离经济富庶的南方, 对漕运的需求大大增加, 临清在南北交通转输的地位日趋提高, 这也为临清城市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三、仓储的设立在临清有句妇孺皆知的俗语:“先有临清仓, 后有临清城”。明洪武二年 (1369) , 临清治所从曹仁镇迁至位于卫运交汇处的会通镇。洪武三年 (1370) , 明政府于临清建仓储粮, “建临濠、临清二仓以供转运”。111924 洪武二十四年 (1391) , “储粮十六万石于临清, 以给训练骑兵”。111924 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 粮食需求日增, 临清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俨然成为运河沿岸的粮食转运枢纽。明政府为加强漕运功能, 于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天津设置仓储转运漕粮, 称为水次仓。在五座水次仓中, “天津因海运废止已不如原先重要;淮安、徐州二仓偏于南方, 离北京和边防较远;德州仓受河南、山东粟, 储粮较少;临清东控青齐, 北临燕赵, 仓储南方诸省之糟, 供给易州、紫荆军需, 战略位置甚为重要。”6后又“移德州仓于临清之永清坝”。111924 宣德年间, “增造临清仓, 容三百万石”。111924永乐初年, 每年通过临清转输漕粮三四百万石, 永乐十七年 (1419) 漕粮曾多达五百多万石, 宣德年间更是多达七百万石之巨。以宣德年间的五百万石计, 不入仓储, 仅从这里经过的粮食还有二百万石。这二百万石粮食需船 6600 多艘, 需船工近 12 万人。这样每年从临清停留的船工就多达 48 万人次。上述只是官用漕船。每年过往的商船, 虽无详细记载, 但数量也不会太少。而且货物的装卸、转运也都需要人, 这些人在临清的聚集, 势必促进临清各类服务行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而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 这又促进了手工业兴起和发展。服务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使得临清产生了大量的服务业、手工业的从业者, 这也直接促进了临清城市的发展和兴盛。四、政策因素明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了政策, 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 也是临清城市繁荣兴盛的重要社会原因。成化二十一年 (1458) , 明政府推行“纳银代役法”, 允许班匠以银代役, 轮班匠不愿当班者, 可以出银代役, 南匠每月出银九钱, 北匠六钱。这样, 班匠对封建政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大为削弱。到了嘉靖四十一年 (1562) , 完全废除了工匠当班服役制度, 明朝轮班匠由力差全部改为银差, 南匠“不许私自赴部投当”, 一律以银代役, 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 称“匠班银”。纳银代役法的推行使得工匠生产的产品更多的投入到了市场, 这对于临清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万历年间,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规定一般民人不再亲自出力役, 官府需要的力役, 则拿钱雇人应差。向百姓征收的役银也不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 而是按照丁数和地亩来出, 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一条鞭法”的推行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使得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农民可以离开固定的生产生活地点, 客观上为临清的手工作坊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来源。明朝的漕粮运输先后使用过三种方式, 最早是采用“支运法”, 即在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地设仓收囤。各地应缴纳的粮食就近运至四仓, 再由运军分段接运至通州、北京, 节节接运, 故名支运。宣德年间, 支运法改为兑运法。明史记载:“江南民运粮诸仓, 往返几一年, 误农业。令民运至淮安、瓜洲, 兑与卫所, 官军运载至北, 给与路费耗米, 则军民两便。是为兑运。”111917各地漕粮先运至淮安和瓜洲 (今扬州邗江区) , 交给军队转运。成化年间, 漕运都御使滕昭又将兑运改为长运 (亦称改兑法、直达法) , 即由兑运的军官过江, 径赴江南各州县粮食生产区收兑公粮, 农民不再参与运粮, 但要增纳所谓的过江费用。临清既是民船的交粮的地方, 也是官军的接运之地。景泰年间, 在临清实行“开中”14, 令各地商人输粮至临清换取盐引。中洲附近粮船、盐舟云集, 军民运输繁忙, 临清的工商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兑运法实施后, 专责运送漕粮的卫所官军往往因为负担沉重而私自贩卖土产, 以补贴生计。明清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 允许漕粮运军携带一定的土特产品贩卖, 且所带土货的种类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成华年间, 海船准带的土宜为十石, 嘉靖末年放宽至每船四十石, 万历年间, 又增加至每船六十石。明政府对于民运的漕船也实行了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嘉靖年间允许民运白粮的船只免税带货四十石。15在政府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推动下, 临清的商业得到空前发展, 临清城市也随之繁荣兴盛。五、钞关的设置及政治地位的提高临清漕运的兴盛带动了临清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而使临清成为明清两代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永乐二十一年 (1423) , 山东巡抚陈济向明成祖建议:“淮安、济宁、东昌、临清、德州、直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