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黄薇 杨旭康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摘 要: 如今现代经济不断发展, 科技也在不断进步,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做为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认真深入思考。笔者就我国高校与民间的舞蹈教育现状, 讨论民间舞蹈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 列出了几点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举措。关键词: 高校舞蹈; 传承; 民间舞蹈艺术; 一、我国目前高校舞蹈教育的状况(一) 舞蹈课程的内容不能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结合在 70 年代末期, 我们国家的舞蹈教育进入了高校教育, 中等专业性的舞蹈学校也因此发展成了高校的教育机制, 并且因此形成了一种稳定趋势-注重技艺的教学, 忽视学术研究。于是我国高校的舞蹈教育衍生出或暴露出很多的弱点, 比如, 文化程度比较低、艺术综合能力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太过于简单等等。而如今, 这种状态人就持续着, 我们当下的举措就应该将高校的舞蹈课程有一个合理并且科学的安排。当下, 我们国家的高校舞蹈教学课程十分单一, 缺乏专业技能的课程, 而且很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也没有设置这方面的课程。所以, 这样的状况下, 会使学生迷茫的学习, 麻木的学习, 不能明确自己的目的, 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二) 舞蹈教育没有结合其他人文性教育舞蹈关乎的是四肢, 用肢体来展现艺术, 因此技能在舞蹈教学中要作为重点来培训, 然而, 与此同时, 还应该注重学生艺术欣赏的培养, 教会他们评价、观察, 让他们拥有审美的能力, 正如著名的舞蹈理论家刘青戈教授说的话:“舞蹈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理论与舞蹈和自然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是舞蹈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的内容。”所以, 舞蹈教育没有结合其他人文性教育的话, 学生很难多方面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只能僵硬的将舞蹈变成一种单纯的表演, 只会一味的追求舞蹈形态的丰富性。(三) 高校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不多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学科发展的状况受到该学科师资能力的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的表达了师资能力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作为舞蹈教育的工作者, 我们应该看到高校的舞蹈教育存在一定的密室统一化, 并且教学的思想比较僵化, 又很少有高校加以正确的指导以及缺乏足够的财力, 因此, 高校的舞蹈教育工作制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下去, 导致高校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不多。二、民间舞蹈的现状(一) 面临着消亡的风险社会在飞速的发展, 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进程, 各国在经济或者文化上都有了很大的融合, 因为各个国家文化的相互撞击, 我们国家民间舞蹈艺术将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的冲突, 还因为一些国人并不重视我国的传统舞蹈艺术, 崇洋媚外, 认为别的国家的文化很洋气, 便丢弃了我们本土的优秀文化, 这样的思想是极其恶劣的。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年轻人去传承这些文化艺术, 也不学习这些舞蹈, 那么我国传统民间舞蹈迟早会走向消亡, 而且, 政府也并不重视这一点, 已经是的越来越多的文化遗失掉了。但值得肯定的是, 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并且因此加大了我们国家在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建设, 让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舞蹈艺术都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二) 民间艺术家数量不断减少人永远是民间的舞蹈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随着时代与时间的推移, 民间的艺术家在不断地减少, 这是的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受到严重威胁。很多的民间艺术家很想将这些艺术传承下去, 但是没有后人去学习, 民间老艺人们即便拥有在精湛的技术也没有办法抵御时间的流逝, 他们渐渐老去, 后继无人, 艺术也便和生命一起消失。这依然需要政府的大力重视, 应该对我们国家青年人进行文化的传输, 让他们学会传承, 让精粹一代一代的发扬下来, 传承民间的艺术精神, 让其形成文化自信。三、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措施(一) 树立文化保护的理念要想传承, 首先要让高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在思想上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 让他们引起重视。五千年的风和雨,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 所有的精粹都寄存在各种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而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能由人传承下去, 在传承的时候, 学习先人的智慧以及他们给予的教诲。民间舞蹈艺术作为艺术的工艺品, 是老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无价的财富, 它承载着时代意义以及历史意义。在目前的高校舞蹈教育中, 真的需要老师将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融合在舞蹈教学的日常中, 让学生发挥出自主性, 形成自身文化自信, 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到别的国家中, 让世界领略中国文化。(二) 课程需要合理化目前,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 课程的设置通常不够合理。首先是教材陈旧, 虽说我们要传承, 但舞蹈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 让同学们接收到国际上的舞蹈发展动向, 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在课程的编排中, 应该注重合理性, 先易后难, 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当然在内容上应该多添加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 加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 增加他们的文化涵养。全面的教学有利于他们全面的发展。(三) 提高教师素质对于教学来说, 老师的基本素养起着关键性作用,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性知识, 除此之外文化知识也作为教师考核的重点,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在教学中有效的学习。老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 还应该以他们一起创新, 开拓新的知识或学习方法。当然, 学校也可以对老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并且将培训结果列入教师考核, 以此来不断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从而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总而言之,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 无论是政府、老师、学生, 都应该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 增强国人的自我使命感, 加强对我们国家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各项保护, 研究并探讨具有民族的审美习惯及民族风韵的舞蹈文化遗产, 并把它们列入教学当中去。21 世纪是个大时代, 也是我国的民间舞蹈艺术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作为我国高校舞蹈的教育者, 我们应该重视传承, 应该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同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结合, 为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更高效地传承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充分利用民间舞蹈的资源做出积极贡献。参考文献1曾焯.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J.大舞台, 2013 (6) :170-171. 2李庆华.浅谈高校舞蹈教育如何在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保护中发挥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09 (10) :29-3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