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维沟通 调适开学后的异常心理 孙开飞 建湖县实验小学城南校区 摘 要: 学生在暑假、寒假后的开学初, 会有恐惧、恋旧、焦虑等异常心理, 这些心理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此教师要多管齐下, 与家长交流、学生沟通, 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从而调适学生开学后的异常心理。关键词: 小学生; 开学初; 异常心理; 调适策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暑假或寒假之后的开学初, 学生对自己的班级、教师以及未来的自我, 都满怀憧憬和希望, 这是教师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假期过后, 尤其是经过暑假、寒假等这样的长假后, 学生在开学后通常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心理, 这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教师应当了解长假后学生异常心理的表现, 分析其成因,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调适其异常心理, 帮助学生在学期初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异常心理的外在表现(一) 恐惧在经历了一个漫长假期之后, 有些学生不能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 而产生诸多不适, 以致在心理上害怕上学。主要表现在:提到上学就无精打采、情绪低落, 甚至会出现心慌、头痛、胃痛等躯体症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约有80%的学生在开学后一到两周内会伴有恐惧、焦虑等心理, 而部分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 很快就会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借助外力加以引导, 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二) 恋旧暑假结束后, 学生升入更高年级, 此时, 许多学校一般会对学生进行重新编班, 成立新的班级, 而班级、年级的变化和任课教师的调整, 致使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与教师的行为方式, 进而对过去班级及过去教师产生强烈的留恋情结。例如三年级学生孙某, 2016 年 9 月份从农村小学转到笔者学校, 其父母是之前就读学校的教师, 因此, 自我优越感比较强。转校后, 一方面失去了原来熟悉的伙伴关系, 又不能迅速建立起新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全新的学习环境, 加之父母不在身边任教, 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因此, 在转校后的初期, 整日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面对现在的环境, 表现出的多是失落与萎靡, 甚至在身体方面出现恶心、呕吐等强烈反应。(三) 散神精力不集中是大部分学生在开学后的常见表现。在假期中, 许多学生每天做的事情是玩游戏和看电视, 每日生活基本处在自由散漫的氛围下。然而, 突然回到课堂, 生物钟无法立刻调整过来, 容易产生上课精力不济、哈欠连天、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课堂氛围难以调动, 因而难以保证课堂学习效率。比如笔者班级的王某、徐某同学, 父母常年在外工作, 因而这些学生暑假期间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可是, 在暑假的后半阶段, 其父母为了补偿孩子, 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为期 8 天的旅游, 直至开学的前两天才回到家中。王某、徐某开学后, 仍沉浸在旅游的各种趣事中, 加之旅途劳累, 上课出现打瞌睡、开小差、发呆等心不在焉的现象。二、异常心理的成因与危害学生在长假之后出现异常心理, 一方面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导致其适应能力及转换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 因而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与生活。(一) 家庭因素学生在假期中的生活不具有规律性, 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娱乐和休闲缺乏一个合理的规划, 甚至许多家长抱有假期就应当让孩子放松的心理, 一味放任孩子的行为, 于是学生的假日就变成了电视日、游戏日、赖床日。经过这种舒适无比的生活方式后, 开学后, 学生就会难以适应紧张、有规律的学校生活, 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例如上文案例中的刘同学, 暑假期间, 父母仍需上班, 在家里处于无人照看的“留守”状态, 加之家长的纵容, 任由其整日沉迷游戏,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致使暑假作业一字未动家长也不闻不问, 开学后刘同学仍留恋于假日生活, 导致其一上学就感觉头晕、恶心, 而放学回家后症状就立刻消除。(二) 学校因素尽管我国强调素质教育, 提出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等亦对以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批评、指正。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的学校教育, 仍然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待遇等功利目标相联系, 教学仍是以高强度的练习、紧张的课堂节奏、密集的学习活动为主, 学生心理上仍然是“压力山大”。加之许多小学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 学生出现问题, 一致认为是学生的态度问题、习惯问题、思想问题, 然后以高压、严禁等方式来“堵漏”, 而不是从心理方面查找原因, 并加以疏导。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缺乏趣味性, 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使得学生难以从心理上认同当前的教学行为, 进而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三) 个体因素由于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 导致其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 学生暑假、寒假中的散漫生活与开学后的紧张学习, 就会形成鲜明对比, 致使学生心理上出现各种不适;同时新形成的班集体, 也会使得部分学生担忧开学后与新教师、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而名目众多的考试, 也会使一些学生对即将来临的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心理。开学后的异常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产生诸如焦虑、抗拒、狂躁等不良情绪, 在生理上会伴有失眠、厌食等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理解力下降等异常表现。这些异常心理如果不及时调适和排除, 既会影响小学生自身的学习, 也会波及其他正常状态的学生, 使他们也会假借理由逃避学习。三、异常心理的调适策略(一) 家校沟通, 及时调整学生习惯过于散漫的寒暑假, 会打乱学生已有的生物钟, 因此, 学生开学后的异常心理, 在放假前就必须采取措施积极预防。首先, 放假前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 要求家长关注学生在暑假、寒假中的学习与生活, 帮助学生制定假期学习与娱乐计划, 并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对计划执行、学生行为以文字形式加以总结;同时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一周不再安排大型活动, 如旅游, 使学生有一个收心和调整的过程。对于新入学或转学的学生, 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新学校的优势及特点, 使学生产生一个心理期待;家长也可以谈论新学期的计划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从而缓解、消除学生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其次, 开学后家长要多与教师交流, 介绍学生在暑寒假中的状况、开学前后的心理反应, 使教师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预防和调适学生开学后的异常心理。最后, 教师在布置寒暑假作业时, 要做到合理、适量和多样化, 将书本作业、劳动技能以及娱乐活动相结合, 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的同时, 提高动手能力, 开阔自身视野;开学初教师要适当放慢学习进度,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逐步适应新学期的学校生活。(二) 师生沟通, 有效优化学生心态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来看, 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尊重并理解学生, 学生喜爱并敬重教师, 那么整个班级就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自然能够心情开朗、心态阳光, 反之, 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抑、焦虑、厌学情绪等。因而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帮助学生克服开学初的异常心理。暑假、寒假结束后,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设想、教育目标, 设立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教育愿景, 比如学期初或新教师接任新班级时, 让学生共同研究制定班风班规, 并按照班风班规来规范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班级是自己的班级, 而不是教师的班级, 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 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学生之中, 听取他们对教师的评价, 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改正不妥之处, 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对有异常心理的学生, 教师不能不闻不问, 甚至歧视他们, 而是用积极向上的话语激励学生, 用正面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 用诚挚关爱的微笑打动学生,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愿意上学进而喜爱上学。(三) 自我沟通,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长假结束后学生产生异常心理, 其原因在于对新环境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新学期, 学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比如有些家长经常提出:“孩子在三年级时数学成绩很好, 每次考试基本都是满分, 升入五年级、六年级后成绩就下降了, 每次只能考六十多分, 这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知识难度的加深、习惯养成不到位所致;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开学后的适应期中未能调适好心理, 在后阶段的学习中就会动力不足。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在开学后, 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一省自己的心态, 能否正确面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 教师要多给学生分享名人成长的故事, 使学生明白困难与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二省自己与同学、教师的相处, 能否做到和谐与共。在学校, 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 更要学习做人, 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三省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的讲解是否真正理解, 自主研究是否已经深入进行。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不断的自我追问和反思, 益于学生自我完善, 进而养成健康心理。(四) 生生沟通, 营造和谐积极氛围斯卡纳金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 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 都将化为灰烬, 变成木乃伊。”如果学生从内心排斥学习, 那么教师、家长的所有努力都会成为妄想。因而教师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使班级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首先, 在开学前, 可以引导学生与好朋友交流, 谈谈新学期的打算和设想、学校生活中的趣事等, 以此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其次, 在开学后,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晨会以及开学第一节课等组织一些活动, 引领全体学生分享寒暑假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帮助学生进行“假期宣泄”, 释放情感, 使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转向学校生活。再次, 拟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引导新分入班级的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组织学生畅谈自己对新学期的展望和打算, 从而消除假期后的“野性”。最后, 教师可以开展假期作业展、写字竞技场、读书加油站等的活动, 以此树立典型, 正面鼓励, 激励学生努力向上, 传递班级正能量。总之, 对于学生开学后的异常心理, 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一个“心理调适期”, 多谈论学校学习生活的话题, 从而有意识地将学生从娱乐、游戏等的状态下引向学校和学习, 以乐观的态度给予学生信心及信任, 使学生能尽快步入新学期学习轨道上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