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刺绣中各类型套针比较 严加平 李卉 卫芳 刘安兰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卫芳大师刺绣工作室 摘 要: 扬州刺绣作为刺绣针法技艺的物质载体, 同时也是研究刺绣针法技艺的重要实物佐证。在对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及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收藏、展示、售卖的刺绣实物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其中各类别的套针。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对套针中的单套针、双套针、散套针和写意散套针进行比较研究, 探求它们在运针方式中的区别与联系, 并进一步比较了四种套针针法的表现效果。该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扬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也对现代服饰品等设计中的刺绣装饰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 刺绣; 套针; 运针; 针法; 扬州; 作者简介:严加平 (1984-) , 男,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理论与服饰文化研究。收稿日期:2017-03-23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016SJD760071)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kinds of inlaying stitches in embroidery of YangzhouYAN Jiaping LI Hui WEI Fang LIU Anlan Art and Design Institute, Yangzhou University; Textile and Fashion Institute, Yangzhou Profession College; Weifang Master Studio of Embroidery; Abstract: Yangzhou embroidery, a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embroidery stitch skills, is also an important material object corroboration to study embroidery stitch skills.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Yangzhou Embroidery Research Institute, Yangzhou Arts and Crafts Gallery and the embroidery objects collected, displayed and sold in Yangzhou masters studio, this paper deals chiefly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inlaying stitches in the embroidery work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is paper compares different kinds of inlaying stitches to fi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in the way of operation, furth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of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of four kinds of stitches ( single inlaying stitch, double inlaying stitch, dispersed inlaying stitch and freehand dispersed inlaying stitch) .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realistic meaning for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Yangzhou embroidery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t 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embroidery adornment gimmick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Keyword: embroidery; inlaying stitch; needle manipulation; needling skill; Yangzhou; Received: 2017-03-23在中国封建传统的社会制度下, 社会分工讲求男耕女织, 所以学习和掌握女红技艺成为女子的必要功课, 普通家庭女子以“善织巧绣”为业, 而富家女子以“闺房绣楼”为贞1。套针便是在此社会背景下出现于唐代, 因其针线皮皮套叠, 故被命名为套针。其针线在套接时有晕色过渡的特点, 适合表现物象自然灵动的色彩渐变和机理结构, 有着协调统一的作用。扬州刺绣于唐代时期开始绣制佛教绘画艺术, 后逐渐开辟画绣艺术领域, 绣品物象通过晕色过渡等表现手段追求象形、神似, 所以自套针出现以来, 一直是扬州刺绣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针法之一。通过调查研究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和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所收藏和展示的扬州刺绣精品, 发现扬州刺绣针法系列里的套针针法在历史时光的更迭中, 经历了单套针、双套针、散套针、写意散套针四个类型的发展演变。其演变历史充分体现了各时期劳动者的智慧与创造力, 时间脉络大致可以归纳为唐代时期大量使用的单套针、宋明时期“闺阁绣”中逐渐成熟的双套针, 20 世纪 60 年代朱凤先生创新并命名的散套针, 扬州刺绣中现今大量使用的写意散套针等四个主要阶段, 后期的针法均是在前期的针法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 各类型套针的运针方式比较所谓运针, 就是为了组织绘画形象而在绣面上进行有目的性的针刺技法和色线变化。各时期所创造和创新出来的单套针、双套针、散套针、写意散套针四种针法, 同属于平针绣里面的针法。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中, 都是绣师在主观上将绣样分成若干层次, 以“批”为单位进行分层绣制, 其中每 1 层称作“一批”, 由边起为第 1 批, 在此基础上绣制的为第 2 批, 以此类推。“批”是刺绣中的专用术语, 在苏绣中也称作“皮”2。单套针 (图 1) , 又名平套针。运针方式为:第 1 批丝线从所绣物象的边缘处起针, 边口齐整, 每相邻两批丝线之间预留约一根丝线宽的距离, 用于留给第 2批丝线的绣制;第 2 批丝线落针于第 1 批丝线间, 套入深度达到第 1 批丝线的1/2 处;第 3 批落针于第 1 批丝线间, 紧接在第 1 批丝线的尾部, 入尾少许;接下来各批次的绣制方法以此类推。单套针一般针脚较长, 用线较粗, 花卉绣品多采用此针法进行绣制3。图 1 单套针示意 Fig.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ingle inlaying stitch 下载原图双套针 (图 2) , 其运针方法同单套针大致相同, 只是每批丝线比单套针套得深, 用针较密, 用线较细4。第 1 批丝线从所绣物象的边缘处起针, 边口齐整, 每两相邻丝线之间预留约一根丝线宽的距离, 用于留给第 2 批丝线的绣制;第 2批丝线落针于第 1 批丝线间, 接入第 1 批丝线的 3/4 处;第 3 批丝线与第 1 批丝线重叠, 并覆盖第 1 批丝线的 1/2;第 4 批丝线与第 2 批丝线相接, 接入位置达到第 1 批丝线的 1/4 处, 以后批批依次反复。用此针法表现花卉、翎羽等都较为合适。图 2 双套针示意 Fig.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 inlaying stitch 下载原图散套针 (图 3) , 是单套针、双套针的发展, 既有规律又多变化5。第 1 批以平针针法对应所绣物象进行排列出边, 外缘相对齐整, 内部绣线结构则根据绣理长短不一排列, 长线与短线相差为本身长度的 2/10 左右, 每两相邻丝线之间预留约一根丝线宽的距离, 用于留给第 2 批丝线的绣制。第 2 批以等长丝线间隔于第 1 批丝线留下的空隙中, 进行参差间隔排列, 每根丝线约罩过相邻的第1 批丝线的 8/10 左右。第 3 批使用等长丝线, 间隔排列于第二批丝线的空隙中, 与第 1 批丝线相压, 约与第 1 批丝线有 2/10 的重叠量, 可以遮盖第 1 批丝线的落针。此针法适合在画绣艺术中使用, 用于表现外缘相对整齐, 而内里色彩相对错落自然的写生物象。图 3 散套针示意 Fig.3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dispersed inlaying stitch 下载原图写意散套针 (图 4) , 根据所绣物象的边缘进行排列出边, 外缘的齐整程度根据物象特征而定, 没有固定模式。第 1 批丝线可长短相间, 出边位置无规律可循, 每批丝线间预留一根丝线宽度, 用于第 2 批丝线的套入;第 2 批丝线长短相间、参差排列, 间隔于第 1 批丝线预留的空隙;第 3 批丝线同样使用长短相间的丝线进行参差排列, 间隔穿插于第 2 批丝线的空隙中, 根据刻画具体物象需要, 可以与第 1 批丝线重叠、相接或相离。该针法适合表现氤氲淋漓的写意物象。图 4 写意散套针示意 Fig.4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freehand dispersed inlaying stitch 下载原图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针法中的线条等长不是绝对的, 绣师在实际绣制过程无法做到每批丝线绝对等长, 且遇到物象转折处, 也会刻意调整长度, 以保证物象轮廓完整自然。在运针方式上, 套针经历了由粗简到灵致的发展过程, 共同点为:都是以批为单位, 分批绣制, 批与批之间均有明显的套叠行为。不同点则表现在:1) 单套针、双套针和散套针的线迹排列顺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而写意散套针的线迹排列顺序则毫无规律。2) 在线条的长短排列上, 单套针与双套针的每批丝线较为一致, 散套针的线条长短只是在第一批丝线中则显得参差不齐, 而写意散套针的每批次丝线长短各不相等。2 各类型套针的表现效果比较2.1 晕色效果比较晕色, 是指相近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时, 由于没有明显的边界或过渡, 用色彩渐次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透视而形成的一种视觉效果。在扬州刺绣艺术表现中, 晕色则是一种借助针法穿插, 以丝线的色彩渐变组合为基础的表现手法, 其技艺的形成, 既来自于原生态技艺的自发成熟, 也来自于社会审美的重要影响。套针在绣面表现中擅于表现晕色、和色, 这一特征在扬州刺绣中颇为醒目, 渐成特色。其针法所表现的物象晕色过渡柔和、形态自然生动, 可以形象表现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事物的色彩和光影。对比单套、双套、散套、写意散套四个类型套针的针法 (图 5) , 分析发现, 在第一批丝线的长度范围内, 单套针所表现出来的晕色效果较弱, 在单位范围内共出现 3 个色彩层次, 双套针和散套针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层次均有 4 个, 而写意散套针在第一批丝线范围内则呈现了 5 个色彩层次。图 5 各套针比较 Fig.5 The comparison diagram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laying stitches 下载原图值得仔细推敲的是, 以上均是从理论角度对四种套针针法进行解释比较, 所绘制的示意图都是采用粗细和长度相等的丝线。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在统一的单位范围内, 双套针比单套针的晕色效果相较示意图更加明显, 散套针和写意散套针的晕色效果也更加优异。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一是套针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 用于套针的丝线质量不断提高, 可以进行更多次的劈丝, 用于绣制的丝线愈发精细;二是由于丝线经过多次劈丝, 为保证绣面平伏、丝线牢固, 绣制时的丝线长度必然要缩短;三是由于社会观赏品的社会需求增加, 消费者和绣师对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