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扣住细节 学好氧气氧气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在各种测试中频频出现考查与氧气性质有关的试题。这类试题考查难度虽然不大,但涉及氧气性质的考点却不少。若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仔细审题,很容易出错。例 1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错因分析 错选 B 是因为没能分清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的区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描述的是实验结论,并不是实验现象。错选 C 是没分清“白雾”与“白烟”的区别。正确解法 解答这类试题,要理清“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描述上的差异。实验现象感官能够直接体验到,实验结论必须通过检验或者推理得出。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结论则可以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另外,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区分好“雾”与“烟” 、 “光”与“焰”的不同。 “雾”是液体小液滴,而“烟”是固体小颗粒,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 “光”是固态物质直接燃烧出现的现象, “火焰”是液态或者气态物质燃烧出现的现象。 参考答案 D例 2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因分析 审题不清,没有分清“空气”与“氧气”的差异,是导致出错的主要原因。正确解法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并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1 L 水只能溶解 30 mL 氧气,水中生物就是靠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呼吸的。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氧气的浓度差异造成的。在空气中加热木炭,木炭处于红热状态,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参考答案 B、D 例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为火箭的高能燃料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 21的氧气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错因分析 错选 A 是因为没有理解“可燃性”与“助燃性”的区别;错选 C 是因为没有看清“质量分数” ,看到空气中约含有 21的氧气就误以为正确;错选 D 的主要原因是不明确反应物的量会对反应有一定的影响。正确解法 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助燃性,可作为火箭燃料的助燃剂,但氧气不可燃,不能作燃料;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空气中约含有 21的氧气, “21”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检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但是集气瓶中的氧气必须达到一定的含量,如果含量太低,则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参考答案 B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