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林业文化资源保护措施与对策研究以登封市古树名木保护为例 张少伟 杨海蛟 王少周 高素玲 于晓莹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登封市文物管理局 摘 要: 对登封市重要的林业文化资源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研发现:登封市共有古树名木 1 048 棵, 其中以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有 871 棵, 主要以侧柏、银杏、桧柏为主, 其余的 177 棵主要分布在各乡镇, 以国槐、皂荚、桑树为主。就登封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了该市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技术措施。同时,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 就古树名木重要林业文化资源保护的体制和对策提出建议。关键词: 林业文化资源; 古树名木; 保护; 登封; 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河南林业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1421021101672012 年 11 月,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情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 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要求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 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挖掘林业文化功能, 丰富林业文化内涵是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更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林业文化资源。它主要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珍贵稀有的树木以及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和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生长历史悠久, 见证了大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因其数量稀少, 不可再生, 并且见证着地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承载着地域的历史和文脉。因此, 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林业文化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登封市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存在问题, 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技术措施, 并就古树名木保护的体制和对策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一、登封古树名木概况登封市所辖区域内共有古树名木 1 048 棵, 其中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嵩岳寺、观星台、会善寺、永泰寺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保存从秦到清代古树名木有 871 棵, 主要以侧柏、银杏、桧柏为主。其余的 177 棵主要分布在各乡镇, 以国槐、皂荚、桑树为主。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登封市古树名木在保护均衡差异性、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全民参与保护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保护均衡差异性较大经过调查, 登封市古树名木保护差异性较大是保护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分布在县城内的古树名木保存普遍好于乡镇;分布在文物保护单位或者风景区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好于文物单位外的;有专职保护机构或人员的好于没有专职保护的;涉及申遗范围内的保护较好, 申遗范围外的投入保护的力度相对较弱。(二) 经费和专业人员保障措施相对较弱日常管理经费不足、专业管护组织和队伍力量薄弱是制约登封古树名木保护的瓶颈。虽然通过申遗投入了大量经费, 但持续投入的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像古树名木这种需要长期坚持保护的繁琐工作, 尽管主管部门都在努力争取, 但到下级乡镇往往很难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少、工资待遇低, 缺少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是制约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的关键。(三) 缺少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首先, 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统计不完善, 基本信息更新慢, 未见最近三年的统计, 缺少最新的古树名木生长信息。其次, 统计好的古树名木查询不方便, 没有统一的检索工具和管理养护的提醒设置。再次就是对乡镇负责管理的古树名木基本信息内容统计不够完整。(四) 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淡薄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宣传报道不足, 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作用和意义认识有待提高, 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宣传不够, 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二、古树名木保护的措施(一) 认识古树名木生理生态特性古树名木大多是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而保留下来的结果。要正确看待古树名木对自然地质地貌和气候微环境的适应性, 尽量减少对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干扰, 积极营造与古树名木生长适宜的环境。正确认识古树名木生长到一定年限出现光合速率下降, 植株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能力降低, 抗逆性减弱等现象, 围绕古树名木的生理生态特性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二) 树立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 把古树名木保护宣传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制定古树保护的宣传方案, 积极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古树名木保护结合起来, 丰富古树名木保护的途径和办法。(三) 古树名木保护的技术措施1、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的环境。第一, 增加设置隔离设施。通过设置栅栏或者围网, 创造古树名木独立生长的环境, 拆除周围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设施, 保护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第二, 改善土壤水肥环境。通过中耕松土, 改善土壤透气性, 特别是对于地处低洼排水不良地带或者水位较高位置的树木, 要注重排水, 增加土壤的透水性。注重通过施肥改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 特别是有机肥的使用, 使用时需注意选用充分熟透的有机肥、选用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在做好有机肥使用的同时, 还要合理选用辅助无机肥和叶面喷肥。2、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一般长势较弱, 植株本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易遭受病虫危害。因此, 要注重通过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声波防治进行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 以避免对古树名木造成再次伤害。3、注重对古树名木的加固和支撑。对树体发生倾斜或者树体稳定性差的植株和主侧枝分枝角度大、易裂开的植株, 要注重通过增设支撑或者加固等方式来保护古树名木。支撑的方式选择的固件要持久耐用, 接触部位要增设衬垫, 防止损伤树皮。在生产实践中, 可采用分枝高度与易裂开侧枝高度一致的幼树作为支撑, 这样既较好地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同时又增加了古树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丰富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方式。4、腐烂和空洞的治疗与修补。腐烂和空洞对古树名木危害极其严重, 轻的可能造成植物长势衰退、抵抗能力下降, 重则危及古树名木的生命。实际操作过程中, 通常采用引流、清除腐烂发病部位、空洞修补等方式修复治疗空洞。5、安装防雷设施。古树名木一般较高大,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极易遭受雷电破坏。因此, 对古树名木进行防雷保护是必要的。古树名木的防雷设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实用, 能真正意义上起到防雷的作用 (可参考GB500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其次要兼顾美观, 要与自然界和古树的色彩和形状尽量做到协调。三、创新古树名木保护的体制和对策(一)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制建设积极贯彻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出台适合地方特色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或者法规, 例如,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按照办法的要求, 确定古树名木的隶属关系, 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实行责任部门一把手和责任人负责制。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要制定管护办法, 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复壮古树名木。(二) 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网络系统平台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信息化, 构建古树名木保护的系统平台, 建立多级联动的保护机制。在充分做好古树名木的普查、备案和管理的基础上, 分别将古树所在位置、树龄、树种、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及有关古树名木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录入, 建立动态监管平台。系统中的古树名木由责任单位的责任人进行录入, 每年更新数据库中的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病虫害防治情况、肥水管理情况, 建立河南古树名木保护联动机制, 将古树名木的各项信息动态化, 建立保护档案, 定期维护巡查。(三) 将“互联网+”与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结合在一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 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工作, 将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通过二维码扫描识别功能结合在一起, 让公众了解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 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来。与此同时, 将古树名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结合在一起, 让民众在识别古树名木、了解古树名木的同时, 了解古树名木文化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四) 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补贴古树名木保护需要专业的工作者,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最好由受过高等教育的植物学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熟悉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代谢、光合作用特性、抗逆性、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等生理特性及病虫害防治原理, 了解植物分类基础, 会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信息开展专业的防护。同时, 要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野外工作补贴, 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安心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五) 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经费要深刻认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经费。只有经费落实到位, 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后期的养护才能跟得上。古树名木养护和保护不能搞突击, 用得着了加大投入, 用不到了就减少投入或者不投入, 要坚持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和持续性, 做到连续、持续的投入。与此同时, 还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当中, 通过领养、认养等方式, 争取社会资本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当中。(六) 加强各部门之间对古树名木的协同保护将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纳入古树保护的责任单位, 遇到开发或者土地性质变更要与开发商签订古树名木保护协议, 要求开发单位出具古树保护方案后再进行审批。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卫星定位, 将定位信息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避免规划中出现损害古树名木保护的情况。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登封市古树名木的调查, 发现登封市共有古树名木 1 048 棵, 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古树名木 871 株, 主要以侧柏、银杏、桧柏为主, 其余的177 棵主要分布在各乡镇, 以国槐、皂荚、桑树为主。调查过程建立了古树名木卫星定位档案, 明确各古树名木的位置;设置了古树名木调查档案卡, 为以后古树名木调查提供技术档案。在此基础之上, 分析了登封市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措施。就当前的林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和体制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古树名木是重要林业资源, 对古树名木资源挖掘和保护体现着城市的品味和社会发展水平, 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我国目前开展的工作还尚处于初级阶段, 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探讨和挖掘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遗传学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 很好地推动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刘国斌等专家为实现对古树的遗传鉴定和科学保护利用, 运用了 SRR 分子标记技术, 对北京怀柔板栗园的个体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 对古树的保护利用、种份鉴定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王徐改在古树名木复壮技术中初步使用了外源一氧化氮和精氨, 初步发现其对雪松和银杏有一定的复壮效果。分子标记技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开启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较少。特别是化学药剂的使用, 使用前必须要进行实验, 在使用时应谨慎, 避免因使用化学药剂而造成对古树名木的二次伤害。在做好对古树名木人为保护的同时, 还要积极应对, 做好台风、暴雪、旱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在生产时间上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本次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登封市的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并就保护的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建议。但古树名木保护系统平台的建设、“互联网+”识别认知系统的建立等工作还没有全面启动, 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因此, 登封市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林业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多可以探讨和研究的空间。参考文献1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Z.1986-05-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