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沈积雄 太原理工大学 摘 要: 近年来, 受高等教育普及化态势影响,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对象基数不断增长, 相关工作开展面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后勤管理作为高校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 承担着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生活等服务保障的重任, 是教育发展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本文在对高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作出分析与简述的基础上, 重点就其优化对策进行了研究。关键词: 高校; 后勤管理; 问题; 优化; 理性分析看, 高校后勤管理在历经几十年的创新探索之后, 社会化改革格调基本确立, 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时, 市场竞争模式下, 师生对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及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关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其改革创新机制建设志在必行。以此为背景, 学术界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 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 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得益于农商业改革成功经验借鉴, 高校后勤管理不断推陈出新, 并通过现代管理理念、技术的融入, 服务水平稳中有升, 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客观来讲, 受多重因素影响, 高校后勤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后勤管理工作实践中, 有些高校既有运行机制缺失, 对服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存有一定欠缺或不合理, 直至师生极度不满才后知后觉, 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有些高校拘泥保守, 创新改革意识及能动力匮乏, 过多地关注以往成绩创造, 却忽视了可持续发展, 很难与创新时代接轨。此外, 高等教育普及化态势下, 部分高校偏重于规模建设, 并将绝大部分资源集中于此, 对后勤管理的支持不足, 如员工福利待遇、培训教育等滞后, 直接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未有坚实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下, 高校后勤管理发展止步不前。如上这些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 其治理与改革势在必行。2 高校后勤管理的优化对策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 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是十分正常的, 但需客观、理性、科学应对。作者基于上述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后勤管理优化对策, 以供参考和借鉴。2.1 革新工作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驱,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实践效果。以当前高校后勤管理而言, 其正处于新旧模式交替的特殊时节, 要想实现优化发展, 首先应革新工作理念, 即服务第一、管理育人。本质意义上, 后勤管理的基本定位在于服务, 是为了保障高校教学、科研等正常进行。但事实上, 受多重主客观因素影响, 高校后勤管理的“行政”色彩浓重, 服务意识薄弱, 时常触发师生反感情绪。新时期, 高校必须要精准定位后勤管理功能及价值, 立足师生需求, 辩证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服务第一”意识, 以寻求师生最大支持与认可。同时, 后勤管理同样承担着育人的职责, 充分发挥工作特性, 将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 后勤人员必须要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 藉此指导, 恪守言行, 尽忠职守, 有效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职责, 用诚挚的态度、精致的服务、到位的管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规范和引导其行为。如此, 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增强其后勤服务认同感, 还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实现。2.2 加强人才建设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重因素。坚实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是高校后勤管理优化的重要基础, 其相关建设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 完善人才引进。高校需在人事聘任上独具慧眼, 明确后勤管理岗位要求及职责, 综合审查人才素质, 择优录取。同时, 高校还需进一步完善岗位制度, 包括待遇、轮岗、返聘等, 既要发展人才, 又要保留人才,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能动力, 使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大的职业价值;二是, 加强员工培训。培训是高校加强后勤管理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 应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高校应根据量化岗位考核标准, 审视后勤管理不足或问题, 发现其中人员影响因素, 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教育, 及时更新员工思想理念, 强化其服务意识、效率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等, 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改革愈发深入, 师生对后勤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持续进行。2.3 创新运行体制市场经济时代, 高校后勤管理俨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社会化改革趋势毋庸置疑。新形势下, 高校应强化自身创新意识, 加速后勤管理社会化变革, 规范服务机制, 改善工作环境, 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此过程中, 后勤服务公司应准确划分与高校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坚持校企分离原则, 理清产权分配, 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基于校企良好关系建设, 双方应就权责分配进行协商, 立足师生服务,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 包括执行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改革制度等, 彼此制约, 严格落实。具体而言, 社会化改革背景下, 应实行后勤精细化管理, 将“权、责、利、效”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 追求精心态度、精致服务、精实执行, 继而获得师生认可与支持。此外, 校企双方还应严格执行监督反馈制度, 综合考核每位员工表现, 及时纠察其中不足, 有针对性地组织改革或培训, 给予表现优异者适度奖励, 营造后勤管理服务良好氛围,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2.4 注重内部交流后勤管理即服务, 是基于主客体互动交流的系统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后勤管理而言, 只要与师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深入了解他们的切身需求或满意程度, 改革才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 高校后勤管理组织部门可根据调研内容需求, 合理选用走访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 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近距离交流, 及时解疑答惑, 增进彼此理解, 从而夯实管理服务发展基础。信息化时代, 高校后勤管理组织还可设置公众账号, 如 QQ、微信、微博等, 分享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进程以及成绩等信息, 实现管理透明化、服务大众化, 并采用匿名方式积极搜罗师生反馈意见或建议, 经过理性加工处理之后, 从服务主体的角度重新审视后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及时纠察其中不足, 继而有针对性地予以修缮和改进, 制定长期可行的改革发展规划。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 进一步缩小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 进而打造和谐校园环境。3 结语总而言之, 新时期, 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 加之各高校后勤管理实践存在差异, 本文做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 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参与此课题研究, 综合考察高校后勤管理实践, 理性审视其中存在问题, 总结影响因素或诱因, 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对策, 助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使之在人才培养一途上创造更大价值。参考文献1张源.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7 (14) :238. 2吴娱.论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 2016, 26 (2) :167. 3王铁.论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8) :74-75. 4黄文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有关问题的探索J.价值工程, 2015, 34 (9) :242-24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