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茶尺蠖: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 7 头以上。 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应掌握在 l 龄2 龄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 龄前幼虫期。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赛丹、溴氰菊酯、除虫脲。茶黑毒蛾: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 4 头以上;第二代幼虫量每平方米?头以上。3 龄前幼虫期。 Bt 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联苯菊酯、除虫脲。假眼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15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27 头,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 (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 80以上。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赛丹、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茶橙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 头4 头,或指数值 68。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 克螨特、四螨嗪、灭螨灵。茶丽纹象甲: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 15 头以上。 成虫出土盛末期。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茶毛虫: 百丛卵块 5 个以上。 3 龄前幼虫期。 茶毛虫病毒制剂、Bt 制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黑刺粉虱: 小叶种 2 头叶3 头叶,大叶种 4 头叶7 头叶。 卵孵化盛末期。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茶蚜:有蚜芽梢率 4 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 20 头。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 5 月上中旬和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 吡虫啉、辛硫磷、溴氰菊酯。茶小卷叶蛾: 1、2 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 3 头以上;3 代4 代每平方米幼虫量 15 头以上。 1、2 龄幼虫期。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茶细蛾:百芽梢有虫 7 头以上。潜叶、卷边期 (1 龄3 龄幼虫期)。苦参碱,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茶刺蛾: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 10 头、成龄茶园 15 头。 2、3 龄幼虫期。参照茶尺蠖茶芽枯病:叶发病率 4 6。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 46时。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茶白星病:叶发病率 6。 春茶期,气温在 1624 ,相对湿度 80以上;或叶发病率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茶饼病:芽梢发病率 35。春、秋季发病期, 5 天中有 3 天上午日照25 mm5 mm;芽梢发病率35。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素、百菌清。茶云纹叶枯病:叶发病率 44;成老叶发病率 1015。6 月、8 月至 9 月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 1015 施药防治。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茶园有哪些害虫?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茶园中以茶树为主体结构,构成了茶园的生物群落,群落中有茶树、杂草、以茶树为食料的害虫、以昆虫为食料的害虫天敌,形成了一条以食物为基础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食物链。广东茶区北依南岭,南濒海洋,属于季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气温较高,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但也很适合害虫的发生。广东茶园中,为害茶树的害虫达 230 多种,有些还是特定的种类。常见的有 5060 种,为害特别严重的有 10 多种。其构成大致是这样:食叶性鳞翅目幼虫:茶毛虫、黑毒蛾、白毒蛾;油桐尺蠖、茶尺蠖、灰尺蠖、大鸢尺蠖、木撩尺蠖、银尺蠖、油茶尺蠖;茶刺蛾、丽录刺蛾、扁刺蛾、暗扁刺蛾、淡黄刺蛾、白痣姹刺蛾、红点龟形小刺蛾;茶蓑蛾、大蓑蛾、小蓑蛾、褐蓑蛾、油桐蓑蛾、白囊蓑蛾、黛蓑蛾、丝脉蓑蛾;茶蚕、茶叶斑蛾、鹿子蛾。卷叶类害虫:茶卷叶蛾、小黄卷叶蛾、茶细蛾、茶谷蛾、茶窗蛾。蚧类:椰圆蚧、角蜡蚧、龟蜡蚧、长白蚧、茶梨蚧、蛇眼蚧、红蜡蚧、矢尖蚧。粉虱类:黑刺粉虱、珊瑚粉虱、柑桔粉虱。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角盲蝽、绿盲蝽、茶黄蓟马、碧蛾蜡蝉、青蛾蜡蝉、白蛾蜡蝉、茶蚜、茶籽盾蝽。枝干钻蛀性害虫:茶梢蛾、茶蛀梗虫、咖啡木蠹蛾、茶天牛、红颈兰翅天牛、堆砂蛀蛾、茶枝木蠹蛾。螨类: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咖啡小爪瘿螨、茶黄螨、短须螨。地下害虫:大蟋蟀、铜绿金龟甲、大黑金龟甲、黑绒金龟甲、黑翅土白蚁。其它:地老虎、茶芽瘿蚊、螽斯。这些害虫中,经常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的是假眼小绿叶蝉、螨类。曾成灾的则是油桐尺蠖、黑刺粉虱、蛇眼蚧、茶黄蓟马、小黄卷叶蛾、茶角盲蝽。茶区有哪些病害?茶树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遭受病源微生物的侵染或环境条件超出茶树的适应范围,致使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生理、形态上发生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茶树病害。目前全世界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害约 380 种。其中大多数是真菌性病害,细菌与病毒引起的病害极少,线虫病害虽然不多,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此外,还有寄生性藻类,寄生性种子植物,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茶树上的病害,可发生在茶树的任何一个部位,除影响茶叶产量外,有些还影响品质。叶部病害:广东茶区常见的有:茶饼病、网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炭疽病、圆赤星病、白星病、赤叶斑病、褐色叶斑病、茶藻斑病、心枯病、茶芽枯病、红藻病、茶烟煤病等。枝干病害:常见的有枝梢黑点病、茶枝黑痣病、褐痣病、茶粗皮病、茶立枯病、茶膏药病、茶毛发病、茶黑腐病、茶线腐病、茶红锈藻病、茶赤衣病、茶枝癌肿病、茶梢回枯病、茶胴枯病、苔藓和地衣、菟丝子、桑寄生等。根部病害:常见的是根结线虫病、茶根癌肿、茶苗白绢病。这三者均发生于幼苗阶段为多。成龄茶树则有茶紫纹羽病、红根腐病、茶黑根腐病、根颈腐烂病。茶花病害:有茶花腐病。整株性病害:有丛枝病。生理性病害有:缺氮症、缺磷症、缺钾症、缺锌症等。山区和海拔较高的茶园,以茶饼病、白星病发生多而严重;平地茶园以茶云纹叶枯病多。管理较差的二、三类茶园,以红锈病藻病为害重;郁蔽度大的茶园发生毛发病的机会大。在熟地种茶或育苗,苗期的根结线虫及根癌肿一定多;低洼积水地种茶则易诱发根腐病。如何识别与防治茶小绿叶蝉?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是我省茶树首要大害虫。它以若虫、成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致使芽叶黄化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严重时,叶尖和叶缘红褐焦枯,芽叶萎缩、生长停滞,甚至全部焦枯,状如火烧。受害叶制成干茶,碎末增多,滋味苦涩,产量与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小绿叶蝉成虫体长 3.54.0 毫米,淡绿色至黄绿色,头顶中部有 2 个绿色小斑点,中胸小盾片有白色条带。前翅淡黄绿色,前缘基部绿色,翅端透明或微烟褐,卵新月形,长约 0.8 毫米,宽约 0.15 毫米,初为乳白色,渐转淡绿,孵化前前端可见一对红色眼点。若虫共 5 龄,初为乳白色,随虫龄增长,渐变淡黄转绿,3 龄时翅芽开始显露,5 龄时翅芽伸达第五腹节。小绿叶蝉在我省可发生 1213 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全年世代重叠。各虫态历期:卵期 78 天(早春达 20 天),若虫期 1015 天,成虫期 2530天,冬季成虫期长达几个月。若虫和成虫均趋嫩为害,多栖息在芽梢嫩叶背面。有怕湿畏光习性,成虫产卵于芽下二、三叶节间嫩梢皮层内。春季产卵多,夏季少,适合于旬平均气温 1728 ,时晴时雨,即中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多。全年有两个虫口高峰期:第一虫口高峰在第二轮茶期,第二虫口高峰出现于 9 月,以第一虫口高峰为害性大。小绿叶蝉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是缨小蜂和蜘蛛及虫霉,但施药茶园,天敌减少。对小绿叶蝉的防治,应在加强茶园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农业措施,如及时除草、坚持分批多次采摘,冬季及时修剪等,以减少虫口;避免盲目施药;加强对天敌的保护。防治的重点是一定要控制好第一个虫口高峰,避免二轮茶受害。发生季节,应根据虫情预报,适时开展药剂防治,在大叶种上,当检查 100 梢(芽及芽下 3 个叶片)上有小绿叶蝉 50 头以上,而且是若虫居多时,即应喷药防治,通常用 20%优乐得乳剂 2000 倍或用 40%乐果乳剂2000 倍;菊酯类农药如 20%杀灭菊酯 6000 倍液、 20%灭扫利 3000 倍液也可以用。另外 90%巴丹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效果也好,但虫口回升快。加强采摘管理,在虫口发生多的茶园,在产卵期可采用狠采的办法,摘除卵粒,可起很大作用,能减少虫源。茶园铺草可抑制杂草,有保土、保水作用,对保护蜘蛛也很大作用,蜘蛛多的茶园,全年不须用农药,同样能控制小绿叶蝉的为害。怎样识别与防治茶园尺蠖?尺蠖,俗称量步虫,是鳞翅目,尺蠖蛾科昆虫。我省茶园尺蠖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油桐尺蠖、银尺蠖、灰尺蠖、油茶尺蠖,其中以油桐尺蠖发生最多,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先后在连平、英德、阳江、蕉岭等地一些大型茶场引发成灾,吃光不少茶树。油桐尺蠖也叫大尺蠖,是茶园发生的尺蠖体型最大的一种,以幼虫为害,食量大、寄主多,严重时将茶园芽叶全部吃光,形成光杆。这种虫成虫银灰色,体长 20 25 毫米,展翅 5070 毫米,翅面有黑色小点密布,前翅有 3 条较明显的黄褐色波纹,后翅有 2 条波纹,雌蛾腹部肥大,末端有一束黄色绒毛。幼虫的颜色变化很大,随栖息环境而变,成长的幼虫体长达 70毫米,头部中央凹陷,身体腹部第 4、5 节背面各有一对突起点,蛹头部有角状突起一对。卵椭圆形,长 0.70.8 毫米,初产时鲜绿色,后变淡绿,上有黄色绒毛覆盖。大尺蠖在广东每年发生三至四代,以蛹在被害茶树附近的土内越冬,次年四月出现成虫,广东省内以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受害较重。此虫的成虫白天喜欢栖息在茶园附近的高大树木或电杆或建筑物 1 丈以下的地方,幼虫从 4 龄开始食量大增,有保护色和拟态现象。大尺蠖的天敌有黑卵蜂、绒茧蜂、核多角体病毒等。其中以核多角体病毒对其种群发展影响最大。防治大尺蠖可以采用下述办法:1、生物防治。用多角体病毒制剂或苏芸金杆菌 HD1 制剂,两者均有市售产品。病毒多角体也可以通过自己采集而获得,在田间采回染病的虫尸,将虫尸加水磨碎,用其汁液喂饲幼虫,以便扩大增殖,之后将得病幼虫磨碎,掺入一定量的水喷于茶树上,幼虫吃了后便大量发病死亡。据试验每亩地有 68 条死虫就够了。茶园中,若大尺蠖发生病毒病流行一次,以后七八年都将难于再见到其幼虫。2、捕打成虫。重点在四月份越冬代成虫盛发期,清晨组织捕打。3、消灭虫蛹。可结合耕管、施肥等,用小齿耙将蛹收集或深埋土下。80 年代初温泉茶场曾在 3 亩地中收到这种虫的蛹 150 斤。4、喷药防治。这种虫对一般的农药抵抗力很强,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则有特效。如 10%天王星 60008000 倍液、20% 杀灭菊酯 5000 倍液、10%除虫精或 10%高效灭百可 5000 倍液。但这类药不宜多用,一年用一次就行了。怎样识别与防治黑刺粉虱?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昆虫,国内分布很普遍,可以为害茶树、柑桔、柚、油茶等多种植物,食性杂。幼虫定居 叶背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招致烟煤病的发生,阻碍光合作用,树势减退,芽叶稀疏,甚至枝叶枯竭。我省从 80 年代开始,已先后在乐昌、英德、陆丰、蕉岭等地引发成灾,蒙受巨大损失。这种虫成虫体长 0.951.35 毫米,除腹部橙黄色外,体翅均为紫褐色,前翅周缘有 7 个白斑,后翅淡褐色,无斑,体表薄覆白色蜡粉,复眼红色。卵呈香蕉形,长 0.21 0.26 毫米,乳白色至黄褐色,附于叶背。幼虫黑色,共 3 龄,一龄长椭圆形,长约 0.25 毫米、扁平光滑,有足,背面有 2 条稍为弯曲的白色蜡线。二龄幼虫长约 0.5 毫米,背面稍隆起,漆黑色,周缘的白色蜡圈明显,背侧有刺 10 对,足已消失。三龄幼虫长约 0.7 毫米,背面有刺 14 对。蛹椭圆形,长 1.0 毫米,背脊两侧具 19 对黑刺,周缘有 10 对(雄)或 11 对(雌)黑刺。这种虫在广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