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章 信息与社会1.信息:(广义)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它们的运动状态的反映,即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能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狭义)能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差异的、能为某种目的带来的有用的、可以被理解或被接受的消息、情况等(标准)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2.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数据: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信息=数据+时间+处理知识:信息一般是知识的 know-what 和 know-why 的范畴3.信息资源分类:数字、电子、网络4.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客观性、依附性、动态性、时效性、可传递性、价值的不定性、 可共享性5.信息社会(含义)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特征)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服务性政府(矛盾与问题)信息污染,信息安全,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伦理,信息焦虑6.新的信息环境的特点和举措(1)各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2)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培育信息消费要求,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7.信息人才培养改革面向更宽广的信息职业需求,关注信息社会的影响,课程体系变革,教学内容充实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合作共赢,国际化。第 2 章 信息政策与法规1.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概念和特点信息政策、信息法和其他信息法规、条例、规章等的统称。其核心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二者在制定机关和程序、表现形式、调整范围与方式、稳定性、本质属性与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2.作用规范,指导和调节,评价,预测,教育。3.地位 国家政策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构成要素。4.制定原则(1)目标:权益上的平衡,经济上的效率。(2)原则: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在政策导向上有所侧重;政策与法规分工协调;立足现实与发展长远相结合。5.存在的问题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的信息反馈渠道;研究基础薄弱,缺乏指导性;与国际的衔接不够,缺乏兼容性。7.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的三个层次与信息基础相关联,与信息资源相关联,与信息传播与服务相关联8.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政策: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法规:也称信息立法。国家立法制度包括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9.信息政策法规的实施信息政策的宣传、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通过两种方式:执法,守法。第 3 章 图书馆1.图书馆定义一种社会机构或服务,对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加工、保管、传递,对文献中的知识或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交流,以便用户能从文献实体、书目信息、知识三个层面上获取资源。2.图书馆的定位不再只是信息储存、传播与服务机构,还从事信息生产活动3.类型国家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公共图书馆、科学、高等院校4.国家图书馆职能:提供必要的中心图书馆服务,领导国家信息系统中的图书馆成员,积极参加国家信息系统和制定全面发展规划。5.公共图书馆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6.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的主要职能(1)文献收集与管理中心(最主要)(2)文化传播中心(3)促进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手段(4)教育职能的加强,促进终身学习(5)与博物馆、档案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合作(6)参与电子出版(7)促进社会公平(8)关注社会问题与灾害救助7.图书馆员新要求专业化程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者,传播者,服务者,导航员,分析师。第 4 章 档案馆1.作用(设置原因)巩固国家政权,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公民权益,丰富休闲生活。2.职能: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统一集中永久保管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基地,满足科研的中心、存贮中心、利用中心。3.What:建筑,机构,服务,文化中心,证据中心,信息中心,教育机构。4.When:1632 意大利档案学家波尼法西奥最早提出。西欧各国档案馆的建立标志着西方国家档案馆事业的开始(法国为代表)5.Where:外界环境的适合性,利用的便捷性,未来空间的拓展性6.性质:科学文化性,永久保存性,社会服务性。7.功能(1)基本功能:接收档案,保管档案,提供档案利用。(2)社会功能:积累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社会记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档案信息,宣传与教育功能。8.分类中央级档案馆和地方级档案馆,综合性档案馆和专业性档案馆,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业档案馆、事业档案馆9.几种观点(1)一核心论:存史、利用、法律凭证、集中档案分别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2)多核心论:存史、保管和宣传教育,收集、保护和利用。存史、利用和保管分别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3)双核心论:存、用并举。第 5 章 出版与发行机构1.概念(1)出版:将内容公诸于众,核心业务是以编辑加工和复制的方式生产书报刊、音像制品、数字出版物等产品。(2)发行:泛指书报刊、音像制品、数字出版物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3)媒介融合: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语言三种基本的时间、空间和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2.媒介融合对出版业的影响导致出版业在内的媒介产业的变革: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机构融合。3.印刷媒介出版机构(1)图书:大众图书出版商、专业、教育(2)期刊:消费类杂志出版商、行(专)业类(3)报纸:全国性报社、地方性报社4.发行机构:实体、网络第 6 章 信息生产1.信息生产的内涵与外延人们通过观察分析或研究以揭示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规律活动或过程就是信息生产。信息生产是信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创新信息或知识及开发信息产品的活动与过程。2.主体:看似是人,但通常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业、广电业、影视业等传媒机构以及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3.信息生产活动的三个类型研究与开发,传媒业,信息服务业中的信息生产活动4.信息生产的几个理论问题(1)投入与产出:合理的投入是信息生产的保障。信息生产投入大、风险大。(2)信息产出的过剩与不足:如果为保护投入者利益确立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就会过剩,保护不够则会不足。 (3)信息生产的制度设计:核心是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其基本原则就是平衡知识产权拥有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5.研究与开发(R&D)(1)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2)组织与实施:附属部门 R&D,独立 R&D 组织,虚拟研发组织(未来重点:运行机制与治理机构,战略伙伴的选择方案与评价体系,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与风险管理制度)(3)我国 R&D 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投入强度过低,二是结构不太合理。6.信息生产活动:传媒业出版业、广电业、影视业7.信息服务业(1)二次信息的生产:亦称非原始信息、加工信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如文摘、书目、索引。(2)二次信息生产的特点:集中性、工具性、系统性。(3)三次信息的特点:综合性、针对性、科学性。第 7 章 信息采集与组织1.信息源: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2.信息采集: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采集原则:可靠性、实时性、准确性、易用性。采集渠道:大众传媒、出版发行、信息系统、人际关系、文献情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信息发布机构、互联网、各类会议、邮政部门。采集方法:内部信息索取、互通有无交换、委托采集、实物样品分析、实地考察、间接调查、网络查询、大众传媒采集、咨询采集。采集技术:查找、信息检索、信息获取。3.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与获取的需要,采用一定的规则、技术与方法,对信息进行揭示与序化的过程。三要素:采用一定的规则方法技术、揭示信息与序化信息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信息检索与获取。三层次:语法信息组织(外表形式特征) 、语义(内容特征) 、语用(效用特征)4.分类组织法:根据某一特定的分类体系和逻辑结构组织信息的方法。类型:体系分类法、组配、体系-组配。5.主题组织法:直接以表示文献主题的语词做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类型: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主题标引:是指对文献的主题进行分析,依据特定的主题词表和标引规则,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6.网络信息检索第 8 章 信息检索与服务1.应用:(1)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质量:参考咨询、资源建设(2)体现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地位:学科专家、辅助教学(3)面向科研人员的服务科技查新(4)面向企业的服务:竞争情报、行业情报业务 (5)面向政府机关和领导的业务:管理决策咨询、舆情监测2.益处:提高学习与研究效率、抓住机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第 9 章 信息传播1.传播概述(1)信息传播: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过程与活动,是信息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2)传播情境:传播行为发生的时间、空间、当时的情况就构成了传播情境。四种基本类型(物理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因素,时间因素)(3)传播技巧:传播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策略、战术和手法。形成于传播实践,是传播者对于信息符号以及信息传递的正确认识与合理把握,对于传播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有关知识的灵活运用。(4)根本目的: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他人建立共识。2.传播系统的要素信源 编码 信息 信道 解码 信宿 反馈 噪音3.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 模式) who,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香农韦弗:将人际传播过程看作单向的机械系统,噪音表明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两级:强调舆论领袖的作用施拉姆:强调传者和受传者的同一性及其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双向循环的过程编码与解码:斯图尔特霍尔的传播理论4.传播类型(1)人内传播: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基础(2)人际传播:多渠道方式灵活,信息意义更为复杂丰富,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属非制度化的传播(3)组织传播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和等级制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4)大众传播:传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传播信息;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制度化的社会传播。(5)跨国传播:国家的代言人;交流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了解上;信息流通不平衡;强国发起文化攻势弱国受威胁破坏;传播对象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界中当前或未来的领导者。5.传播功能(1)分类按呈现方式:显性、隐性按释放效应:正功能、负功能按应用区位:思想、交际按产生渠道:个人、组织、社会(2)主要的传播功能学说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罗宾森:避免不愉快行为、接受社会规范、美感、寒暄、允诺、节制自我、节制他人、感叹、表达社会属性、显示任务关系、非语言领域的参照、教育、询问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获得消息情报、社会化、动力、辩论和讨论、教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