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 文 试 卷( 一 ) 基 础 知 识1.下列加点字词音、形、意全都正确的一项( )(3 分)A.禀赋(bn) 妙手偶得 潜滋暗长:生长B.脱臼(ji) 瑞瑞不安 锲而不舍:恒心C.韶华(sho) 坦荡如砥 不可名状:描绘D.按捺(ni) 历历在目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2.古诗文默写。(6 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_。(无题李商隐)(2)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3) 成语“任道重远”出自于十则里的“_,_。”(4)_,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5)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不以千里称也(马说韩愈)。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矛盾,现代散文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B.约客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和徐照(字灵晔) 徐玑(灵渊) 翁卷(字灵舒)并称为“永嘉四灵”。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文章成功的运用了驳论点和波论证两种反驳方式。D.小说的要素包括: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 分)A. 杂然相许(赞同) 故使人问之(因此)B.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继承) 三省吾身(自己)C. 成人之美(好的) 何以效之(验证)D. 一食或尽粟一担(有时) 漫卷诗书(随便)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_。(2)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6.根据语意,仿写句子。(2 分)老师与我们相处了三年,结下了深厚情谊,在你即将与老师分手之时,请你仿照所给的句子再写一句话,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例句:您不是种子,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仿写:_。7.干一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8 分)(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射击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3 分)项目一:_项目二:_项目三:_(2)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射击改环节的理由。(3 分)项目名称:_主要环节:_理由:_(3)编演课本剧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编写课本剧,年级组派你去邀请一位剧作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见到剧作家时,你会怎样对他说?(2 分)_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B.班上征求和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学习园地的意见。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D.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二 ) 阅 读 与 探 究(一)古诗词鉴赏。(5 分)浣溪沙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9全诗思绪都围绕“_”字来抒写。10“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_,暗含着_的悲叹。11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_(二)文言文阅读。(6 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A 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13.下列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画竹,兰为长B有时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其如土石何?D去任之日 我之谓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_15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_(三)议论文阅读(11 分)读书三境界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 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 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 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 (th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 “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 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 ”至其深,“品”至其灵性 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 ”的份上后,往往将“吞”“ 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 ”文字,“啃”新意,“品 ”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 “品”之。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 ”“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 “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16、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品”的具体含义是:(3 分)“吞”_“啃”_“品”_17、作者认为“吞”“啃”“品”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 分)答:_118、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B 本文阐释了“吞书”、“啃书”、“品书”的内涵和三种境界对不同的读书人的意义。C 作者善于取譬说理,说理透彻,深入浅出,使读者心悦诚服。D 本文在阐释道理时态度平和,言辞中肯,使人易于接受。19、你在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3 分)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