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_一、单选题()1、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是指()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中国的振兴2、 2013 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 52 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不结盟运动是由印度等国发起的 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3、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A B C D4、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5、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 “冷战”出现6、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以流行歌曲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 “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 “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不离弃”。该内容反映了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世界形势的缓和7、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A “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8、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 年 4 月借“海湾危机” ,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 12 月提出“争取在 5 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9、1961 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10、1970 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有利于缓和和欧洲紧张局势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11、2009 年 3 月 11 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 “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12、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 ”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13、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丘吉尔曾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 ”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成为阻挠欧洲地区联合的主要障碍B试图建立由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C与欧洲其他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D欲改变其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14、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5、看下面的材料美国 苏联 日本 欧洲(德法英意) 中国1970 年 1 038 300(1) 433 412(2) 202 968(4) 619 999 91 506(8)1979 年 2 562 200(1) 901 616(3) 1 007 173(2) 2 264 188 263 190(8)*各国 (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C苏联大国地位严重削弱D中国 GDP 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16、2012 年 9 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不顾中国人民强烈反对正式宣布钓鱼岛“国有化” ,野田政府的“购岛”行为印发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强烈反对,中国各地纷纷举行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行动。此举大挫日本经济,使一些日本人士反思日本政府的做法,主张日中两国应借鉴法德模式处理两国关系。 “法德模式”是指A发展综合国力,科技强军 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制定统一的货币(欧元) D两国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作出的努力包括接受马歇尔计划 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欧洲共同体 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A B C D18、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朝鲜战争的影响 B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C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19、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 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20、1949 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指出:“在今日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政策的核心。 ”这番话旨在强调A德法应吸取多次战争的深刻教训 B德法战争决定着世界的形势C德法联合是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D德法和好是时代的要求21、2013 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 42 周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国 B改变了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C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2、读下表可以得出战争 朝鲜战争(19501953 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年) 伊拉克战争(2003 年)西欧(法国)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23、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 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24、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加强 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C “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25、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 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A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仍在坚持“门户开放”政策C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D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6、1961 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27、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 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29、美国当代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人的生存依赖于美国人重新肯定他们对西方的认同,以及西方人把自己的文明看作独特的而不是普世的,并且团结起来更新和保护自己的文明,应对来自非西方社会的挑战。 ”西方国家以下行动体现了这观点的是( )A美国支持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推动法德的和解与欧洲的复兴B美国与西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C美国和西欧援助东欧,促进东欧“政治多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D法德等国成立欧洲联盟,大力弘扬“欧洲价值观和道德观念”30、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五、()31、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材料二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