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启动“孝心”工程,培养“爱心责任”八里姜学校 李 成 我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树立了“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启动了孝心工程,构筑了“以孝心教育为支点、以爱心教育为特色、以责任心教育为目标”的“三心”德育教育体系。改变了过去我校德育教育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学生中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的现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责任” 。下面我把一年来我校“启动孝心工程培养“爱心责任”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介绍如下:一、构建“孝心工程”的背景1、社会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亲的自然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心和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俗话说:“百事孝为先” 。孝敬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心的重要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门正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标语就是要爱你的妈妈” ,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 、 “爱人民”或“爱科学” , 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真意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呢?” 这句话更明确了培养孩子孝心的重要性。可以说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心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2 现实状况现在的孩子,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只想着自己,从来不替别人着想,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现象:保护环境意识不强,随地乱扔果皮纸屑;节约意识不强,有浪费现象;不知道父母生日,每天缺少与父母的问候语和道别语;不会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体谅父母、尊重长辈,认为享受父母、家人的关爱是应该的;不懂得爱护公物;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讲诚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律意识淡薄;通过自查我们觉得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中最有共性、也最具代表性、最有待于通过学校教育改变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针对目前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势在必行。二、 “孝心工程”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孝心工程”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是:通过孝敬教育,抓孝心培养,把青少年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把教育学生“在家尽孝心,在外献爱心”和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校外做个好公民”作为“孝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从“自我封闭” 、 “自私自妄”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三、启动“孝心”工程, 培养“爱心责任”的具体做法(一)创设孝敬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教材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只能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有关孝心方面的内容。而学科课程中与孝心有关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有时教师运用起来显得牵强,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另外,孝心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只写在书本上,而应该付诸行动,要把孝心变为学生自觉地行动。实际上孝心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在看似平凡的小事中亲自去实践,让孝心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我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八心”孝敬模式: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忌盲从,不迁就,谏父母真心;重推恩,能迁移,献社会爱心。课程开设依托晨会、班队与思想品德课,间周一次。由班主任任“孝敬课”辅导员,做到孝敬课教学计划、时间落实。孝敬课教育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围绕尊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这一主题进行;第二阶段:主题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承担对他人的责任;第三阶段:主题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承担对集体的责任;第四阶段:主题为:奉献社会,献身四化,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四个阶段的内容相互联系,紧紧围绕个人的责任问题层层深入,不断提高并且将孝敬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紧密地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间交流时,有的同学说:“孝敬教材中的子仲负米、陈毅探亲,他们的孝感天动地,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孝顺长辈,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伟大,但至少我们能让父母放心、省心、舒心、替父母洗件衣服、盛碗饭等。 ”学生通过教育,他们开始反思,他们开始学习,他们开始行动。(二)设立“孝敬日” ,布置孝敬作业,建立孝敬课实践笔记为了把孝敬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决定:把每周日、学生父母的生日、每年的母亲节(5 月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6 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孝敬日” 。要求每个学生,在“孝心工程”活动期间和“孝敬日”承担至少一小时的家务劳动或社会公益劳动作为一项必做的家庭作业布置给每位学生,促使学生以各种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孝心和爱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当一天父母”的易位型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生活。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辛苦,产生为家庭、父母分担忧虑的愿望,这种责任感的产生会使他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立位置,减少依赖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来自家庭的责任感,才可能渐渐演变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校内,则广泛开展家务劳动、生活自理能力技能比赛, “父母生病时” 、 “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主题班队会以及征文活动。校内外互相结合,教、学、做合一,融抽象的“孝心”教育于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思想道德的升华。从爱自己的父母到爱别人的父母,扩大到爱人民,爱祖国,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同时学校创设了三个“集体流泪的节日” ,即“母亲节” “毕业典礼”“教师节” 。三个节日都是在唤醒学生的情感上做文章。我们利用母亲节进行亲情教育,让“永不让母亲失望”这句朴素誓言伴随着孩子成长;我们利用“毕业典礼”进行爱校教育,在学生依依惜别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铭记;我们利用“教师节”进行学生情的教育,通过“我和我的学生” “我和我的老师”的学生同台演讲拉近心灵,沟通情感。在“孝心工程”活动过程中,学校明确作出具体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抓落实。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给家长写一封信(包括家长给学校回一封信) ,给家长生日寄一封贺信(或贺卡) ,寄一件自制的小礼物,以表达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班级做到“三个两”:即:召开两次主题班会(一次进行动员,一次总结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表扬、批评、总结) ;出两期活动专刊;总结两个典型人物,组织报告会,以典型促进“孝心工程”活动深入开展。(三)签订“协议书” ,印发“考核单” ,促进校内校外结合,强化“孝敬教育”对家庭和社会辐射功能。在孝敬教育过程中,我校大胆冲破学校围墙的束缚,树立大教育观念,把开设“孝敬课”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了“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新型教育机制。我校精心设计了“孝敬课”教育协议书 ,学校与家长以签订“协议书”的形式,规定了双方在“孝敬课”教育方面的各自责任。如: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以“孝敬课”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 ,向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改革和德育工作等情况,交流家长管教子女的经验等等。家长的主要职责是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在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等方面,为子女作出表率,提高家庭的思想道德品位;家长要及时督查子女的言行举止,发现子女有违孝敬课要求的不文明行为或其他问题,要及时教育、纠正,向学校通报等等。(四)建立责任心成长档案为促进学生多层面反思,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制定了学生责任心基本要求评价细则 ,根据这一细则设计了责任心成长档案 。责任心成长档案由“量表” 、 “特色评价”和“叙事”三部分组成。其中, “量表”是对学生生进行的阶段性评定,让学生对照细则进行评定;“特色评价”有自我设计、自我反思、同伴献言教师寄语四个内容组成,自我设计是学生在衡量自身责任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责任心目标;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在实现责任心目标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结果进行的相关思考;同伴献言是其他(教师)同学针对该人的责任心目标是否实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以及对学生今后责任心发展的期望。 “叙事”则是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记载自己的责任心成长经历。 责任心成长档案人手一册,每位学生都认真地记录着自身的成长历程。四、 “孝心”教育的社会效果与影响自从孝敬教育活动开展后,家长们也纷纷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看到我们大人干活累了,晓得给我们倒水喝,晓得给我们捶背;看到我们大人休息了,知道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听到我们大人讲话;便有礼貌地认真地听,也不插嘴;遇到有好吃的东西,知道先拿给我们吃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个爱父母的学生,同样会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班级由于开展了孝敬教育活动,班级风气正了,课堂教学秩序也有了明显好转。一年来,尽管组织学生开展孝敬父母的起点比较低,但毕竟为学生做人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孝敬课的开设,使学生明白了自己对家庭应承担了责任。孝敬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孝亲敬老”的情感很自然地发生了四个迁移。一是学生“孝亲敬老”的情感迁移到了尊师爱生上。去年 9 月以来,我们创造性地拓展了孝敬教育的一般做法,提出了“爱心传递”新举措,要求全校同学“当你接受到他人的爱心帮助,你必须在一周时间内向他人传递你的爱心” 。学校印发爱心传递登记表 ,要求学生至少每周一次记载接受他人爱心帮助和自己传递爱心行动的 100 字的实例,每月上交,学期考评,与操行评定、星级班级评定挂钩。此法一出,立即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积德” 、 “行善”之风。爱心传递的速度呈几何级数递增;爱心传递的数量一传二、二传四,越传越多;爱心传递的对象由父母到同学、到师长、到社会其他公民;爱心传递的地域由家庭到班级、到学校、到家乡;爱心传递的方向由单向到双向,接受爱心与传授爱心出现了“受授互动” 、 “一通百通”的可喜局面。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懂得自己对他人应承担的责任,懂得了能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二是学生“孝亲敬老”的情感迁移到了爱班爱校上。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在中高年级创建了“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主题的“值周班”制度。实施了自主管理实验,给每位学生一个管理岗位,每周全校的文明、卫生、纪律均由轮到值周的班级负全责,让学生充当“一周小主人” 。现在,每天都有同学活跃在全校各个执勤岗位上,礼貌示范、文明督查、卫生保洁,学生精神面貌和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学生们通过自我上岗为学生服务,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日后也会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自觉遵守规范,从而激发了爱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的豪情。三是学生“孝新敬老”的情感迁移到了爱社会上。一年来我校重点抓好“文明新风点”建设,学生的身影活跃在敬老院、街道上、公共场所,扫地、擦洗,拣废纸、扶老携幼,礼貌示范。培养了学生热爱人民,服务社会的优良品格,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的情怀。四是把学生“孝亲爱家”的情感迁移到爱党爱国的崇高境界上。为了把学生“孝亲爱家”的情感迁移到爱党爱国的崇高境界上,我们还通过开辟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举办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一个连自己父母、自己家长都爱不起来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